走进群文阅读,领略群文魅力——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小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走进群文阅读,领略群文魅力 ——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小记

张艳华

广西贺州市八步龙山小学 542899

金秋十月,我们学校宣布本学期开展主题教研成果展示活动,语文组的教研主题是群文阅读,11月初开始正式比赛。经过紧张忙碌的研课、磨课、备赛、赛课,活动已落下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下面以一篇随笔,小记我们三年级团队的研课收获。

一、初尝群文,如履薄冰

我们的研课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反复研讨,确定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之所在,没有适宜的“议题”就没有高效的“群文阅读”。从选题开始,我们就经历了波折。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习作单元的“细致观察”为议题,是因为三年级孩子刚接触习作,还像无头苍蝇摸不着头脑,正好借此机会,我们希望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观察的方法,为指导孩子们习作服务。但是经过试课我们发现,对三年级孩子来说,阅读速度、识字量、写作速度等都是他们语文学习上的一块块“拦路石”,而我们的主题又是“群文阅读”,我们没办法用几篇阅读材料就把观察的方法讲懂讲透,孩子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阅读几篇文本后,感受作者的观察方法,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上。而且这样的课没有群文阅读的味道,与常规的习作指导课区别不大。

所以,我们只能摒弃原来的议题,另立炉灶。在请教了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后,我们重新开展研讨,转变思路,找到了新的议题——“童话中的反复”。

(二)精心选文,确定目标

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以“童话中的反复”为议题,以梳理故事情节结构图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探究童话故事反复结构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孩子们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实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决定以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切入点,带读两篇选文 《小壁虎借尾巴》和《田鼠太太的项链》。

由于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的习作目标是编写童话故事和续写故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们把这次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借助结构图进行比较性阅读,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并了解反复结构基本特点。

2.学习运用反复的方法创编童话故事。

3.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三)不断修正,踟蹰前行

一节课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群文阅读,我们的认识是粗浅的,仅限于看过的一两个课例。没有以往的积累,议题选定后,我们就积极地去查阅群文阅读的相关资料,努力地去思考这样的课型应该怎么设计,课堂活动应该怎么开展......于是,在根据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我们迅速完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然后马上着手试课,发现问题再进行研讨、修改。为此,我们常常牺牲了午休时间,下班后又集中研课。最令人苦恼的不是时间、精力的损耗,而是在研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否定、质疑,常常让我们怀疑自己:这是群文阅读教学吗?我们的方向走对了吗?我们就在这样不断质疑、不断修正中踟蹰前行,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三研三改,最终才形成比赛中所呈现的课例。

二、精心打磨,略有所获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经过研讨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教具、试课、再次研讨修改、再试课……才有了我们年级组李港香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例——《童话中的反复》。在六个年级组的角逐中,我们的课例获得了一等奖。

课例的形成只是我们这次研课所得的一方面,我们认为,更大的收获在于就在这样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合作交流更加默契,理性思维更加严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把握更加准确,对于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的环节也更加明确清晰。同时,试课班级的学生也从中受益,有不少学生学会了用反复结构的方式去创编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教学的大门似乎被我们撬开了一丝细缝,我们也初步尝到了群文阅读果实的甘美。

正是由于此次的主题研究比赛,我们开始了群文阅读的探索、研究,对群文阅读教学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我们认为开展群文阅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依学情,定议题

“童话中的反复”这个议题的灵感来源于孩子的习作。三年级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这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孩子们根据给出的词语进行童话故事的创编。但是,我们发现孩子创编的童话故事写得并不好,结构凌乱、缺乏趣味性。而第四单元有多篇童话都采用了反复结构的写法,这些童话故事中很多都带有反复的故事情节,这是三年级孩子好掌握的,我们可以抓住童话故事反复的特点来教孩子们如何去创编童话,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于是我们最终确定了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童话中的反复,目的是通过教会孩子们感受童话“反复”的结构特点,帮助他们去创编童话故事。

2.依目标,定内容

我们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要通过借助结构图进行比较性阅读、探究、交流这样的课堂活动,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了解反复结构基本特点,学习运用反复的方法创编童话故事。同时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根据这个目标设定,我们精心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孩子通过梳理的情节示意图了解反复的特点是“情节相似、反复出现”,再让他们举一反三将学到的方法拓展到另外两篇童话中。接着利用微课总结反复的方法和好处,让孩子学以致用续编《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空缺的故事情节,落实“学习运用反复的方法创编童话故事”的教学目标。

3.依理念,定教法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老师不能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围绕议题自主阅读、深入思考、比较归纳、分析综合、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根据这个理念,我们设计了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活动中轻松地达成目标。课堂上,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三、不惧磨炼,收获成长

回顾这次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历程,心中滋味万千。我们都在研课磨课当中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对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今后,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教研之路,“磨”出收获、“磨”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