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人文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负性情绪 ,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光华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新冠肺炎患者10例,采样时间2020年04月~至今,分析护理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均对10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1)负性情绪,希望水平;(2)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较护理前,护理后患者多项数据有明显改善趋势,(P<0.05)。论: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新冠肺炎;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


引发患者出现新冠肺炎原因,与患者自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密切关系。当患者出现新冠肺炎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等。随着疾病发展推移,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脓毒症休克等。因此,应当及时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干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传染风险,详情如下。

627c9bc7ca900_html_84809334151fe28.gif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样本为新冠肺炎患者10例,采样时间2020年04月~至今,分析护理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均对10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纳入标准:(1)研究已获得患者本人及家属支持。(2)临床资料无缺损。排除标准:(1)精神状态差患者。(2)认知异常、多种慢性疾病、智力障碍患者。(3)治疗配合不佳患者。10例患者当中,男患者(5/10)50.00%,女患者(5/10)50.00%,年龄17~63岁,平均(40.00±0.15)岁,P>0.05。

1.2研究方法

人文关怀护理:(1)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治疗环境以及告知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紧张感。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2)定时对病房内进行打扫,保障病房具备适宜温度、湿度、光线。同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通风,减少院内感染问题发生。(3)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详细讲述新冠肺炎疾病知识预防方法、治疗目的等,同时当患者出现疾病疑问时,应当进行解答,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同时为患者展示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4)由于新冠肺炎患者需要隔离治疗,因此易产生孤独感。对此,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视频方式,帮助患者与家人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

1.3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其中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水平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627c9bc7ca900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表示,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负性情绪,希望水平 干预后SAS(21.61±0.87)分、SDS(33.87±0.76)分、希望水平(29.15±7.09)分;干预后SAS(66.35±1.54)分、SDS(51.41±1.33)分、希望水平(39.62±7.36)分;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有明显改善意义。

表1 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对比 (627c9bc7ca900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

希望水平(分)

干预前

10

66.35±1.54

51.41±1.33

39.62±7.36

干预后

10

21.61±0.87

33.87±0.76

29.15±7.09

T

--

79.99

36.21

3.24

P

--

0.00

0.00

0.00


2.2生活质量水平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数据如下:心理功能(89.53±8.85)分、生理功能(85.83±8.29)分、社会功能(86.25±8.55)分、物质生活(89.23±6.69)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数据如下:心理功能(70.52±7.21)分、生理功能(71.26±7.23)分、社会功能(74.32±6.59)分、物质生活(71.68±6.32)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显著提升。

表2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627c9bc7ca900_html_a11b20ab9e05d1ba.gif ±s)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干预前

10

70.52±7.21

71.26±7.23

74.32±6.59

71.68±6.32

干预后

10

89.53±8.85

85.83±8.29

86.25±8.55

89.23±6.69

T

--

5.27

4.19

3.49

6.03

P

--

0.00

0.00

0.00

0.00


讨论

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均为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新冠肺炎具有较强传染性、普通人群易感、临床表现多样化等临床特点,因此,当患者确诊为新冠肺炎时需要隔离治疗[1]。此时,患者在对新冠肺炎疾病认知不全、无法得到家人陪护以及对于新冠肺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等问题影响下,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以及出现严重睡眠障碍、精神压力等,影响患者后期治疗效果,对此,应当及时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数据相较,干预后患者多项数据改善意义显著,(P<0.05),人文关怀护理其护理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对患者基本需求进行满足,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拉近医患距离,保障良好医患关系形成[2]。同时结合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降低内心压力,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活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调动患者机体疾病防御能力,提升患者预后水平及希望水平,有较好护理效果[3]

综上所述,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新冠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洁,于丰,刘义兰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隔离病房的人文关怀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07):903-908.

[2]马清华,王贤华,邢艳蒙.人文关怀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1):46-48.

[3]何涤凡,罗胜利,雷华艳.人文关怀护理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