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研究

刘岳林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烟台 253034

摘要:山东非遗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目前对于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存在一定的难题,集中体现在学习周期长、缺乏相应的传承、产业化水平低等方面。基于此,应当从人才培养、产业延伸、时代需求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关键词:非遗舞蹈;传承;保护

山东地区也是先秦时期齐国、鲁国所在地,号称“齐鲁礼仪之邦”,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山东非遗舞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的展示,对于了解当时的风俗文化具有一定价值意义,随着现代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兴起,山东非遗舞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传承和保护。然而目前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存在一定问题,阻碍了其发展。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有所帮助。

  1. 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1. 非遗舞蹈学习周期长

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山东非遗舞蹈其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极具相应的开发价值。然而正是由于山东非遗舞蹈历史悠久,在舞蹈表演往往往有着过高的要去,往往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设计。从训练到表演时间跨度长,投入资本比较大。一般而言,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需要从孩童时候就要进行,涉及人员的选拔、训练、表演等多个环节,耗费时间长。山东非遗舞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进行传承和保护。因此,长时间的训练给山东非遗舞蹈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实现传承与保护。除此以外,山东非遗舞蹈往往讲究艺术的完美、严谨,要通过婀娜的舞姿来体现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底蕴,因此,任何技术性的失误都会导致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一旦放弃对山东非遗舞蹈技术性和价值性的要求则会丧失其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进而导致其原始性价值的丧失。但是这种技术性追求同样也会加重非遗舞蹈的训练周期。因此,学习周期长直接影响了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

  1. 缺乏相应的传承

据历史考证,山东非遗舞蹈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之地,具有一定的深厚底蕴,历史价值极高,对于舞蹈技术的传承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山东非遗舞蹈传承难度比较大。从目前的舞蹈学习来看,大部分人学习的舞蹈基本上都是现代性舞蹈,简单、省时、成本低,比较容易上手,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而山东非遗舞蹈不仅对舞蹈者本人有着过高的要去,同样还对环境有着一定的需求,这就必然给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技术性的传承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只有通过大量的经验制作才能够取得成功。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主要采取人工化的技术性传承,即采取师徒传承或者家族传承,因此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能够进行一定规模化的学习和继承。由于山东非遗舞蹈传承时间长,因此,往往要求传承者能够进行全职状态的学习和传承。但是由于受到现代生活压力的影响,许多人并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进行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从而导致部分山东非遗舞蹈技艺缺失,传承中断,阻碍了山东非遗舞蹈的发展。

  1. 非遗舞蹈未形成产业化

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必然要求围绕以山东非遗舞蹈为核心的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的构建促使山东非遗舞蹈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发展,促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从目前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来看,基本上采取的原子化的传承与保护形态,由部分老艺术家进行独立的培养和训练,产业化聚集度不足,未能有效进行产业化方式的运作。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首先,对于山东非遗舞蹈产业化的构建认识不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认为现代产业化的推进往往依托于工业化的生产,因此山东非遗舞蹈产业化将会导致其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属性缺失,不能够保持其具有的历史文化性,最终沦为同质化的工业产品。事实上对于产业化的构建并不完全依托于山东非遗舞蹈的产业化,而是要整个产业体系的产业化,使其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其次对于山东非遗舞蹈缺乏相应的监督。山东非遗舞蹈产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进行一定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只有通过这种行业标准的制定才能够保证山东非遗舞蹈传承的真实性,价值性。目前市场上部分舞蹈培训机构为了能够获取经济利益,往往打着传统舞蹈的幌子进行相应的招生和学习,给山东非遗舞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传承与保护。

  1. 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1. 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必然建立在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和开发才能够保证山东非遗舞蹈得以传承下去,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焕发出我原来的光彩。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山东非遗舞蹈技艺的学习与一般性的舞蹈不同,其具有2000多年的价值底蕴,学习内容繁琐众多往往要求学习者能够持之以恒,谨慎认真,能够主动地对山东非遗舞蹈进行系统地学习。因此,需要对培养人才进行一定的筛选,保证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完成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其次,构建相应的补偿机制。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物质性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人只有满足了一定的物质化条件,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精神层面的需求。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的往往学习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看出效果,容易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部分学习者半途而废。并且目前山东非遗舞蹈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缺乏相应的吸引力,难以对他们产生价值上的共鸣,因此,应当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保证学习者的物质性条件,促使其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减少外在环境对其干扰。

  1. 开发相关产业,延伸非遗舞蹈产业链

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系统化的进行,其中就包括服饰道具、影像制作、活动组织筹划等一系列的环节,具有深厚的产业价值。因此,在开发的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发其相关的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促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市场资源进行相应的保护与开发。一般而言,资本市场具有逐利的冲动,在看到巨大的市场情景,市场一定会加大对山东非遗舞蹈的资本投入,从而有利于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在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要开发其市场价值,要通过产业链来提高对其传承与开发的意识。比如,把山东非遗舞蹈和旅游行业结合起来,开发相关的产业,提高其市场曝光率,延伸其产业链。

  1. 山东非遗舞蹈要与时代相接轨

山东非遗舞蹈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但是其历史的构建是建立在以往的历史基础之上。因此山东非遗舞蹈是当时时代化的产物,是对当时人民群众生活面貌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时代限制,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现代生活的面貌。时代化的产物必须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传承下去,获取人民大众的喜爱。山东非遗舞蹈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在保持其已有的本质特色的同时,要适当的增添现代化的元素,促使其能够为现代年轻人接受。在现代化的时代,生活节奏比较加快,人们比较喜欢简约化的、难度不是很大的舞蹈,渴望自己能够展示,显示个人魅力。因此,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和保护上应当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不能够过于因循守旧,要注重对山东非遗舞蹈表现形式上记性相应开发,便于不同的人群进行学习、利用开发。比如,可以把山东非遗舞蹈与节奏感比较强的现代舞蹈进行融合,开发出具有一定韵律感的山东非遗舞蹈,便于学习和研究,提高社会对其认识程度。

  1. 总结

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做好基础性的支持。对于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而言,关键在于构建相应的产业链。通过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将其纳入到市场化中去,从而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认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推进产业体系的构建。除此以外,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市场化对其的冲突,要保证其价值性。因此,要保证强化相应的人才储备,保证其历史价值得到传承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山东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丽,张露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鸭绿江,2019,(16):139-140.

[2]吴晶晶.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4):267.

[3]苗青.基于动漫产业视角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措施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3):108.

作者简介:

刘岳林 1998年8月生 籍贯: 山东烟台 性别 :女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助教 职务: 专职教师

研究方向:舞蹈 邮编:253034 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东关颐景园16号楼3单元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