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强亮

(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桂林 541000 )

摘要: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又被称之为“长生果”“金不换”以及“罗汉表”等,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着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然而,在其种植过程中,通常存在一系列如病虫危害、农药残留高等问题,进而对罗汉果事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基于此,将无公害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罗汉果事业中,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选用抗病性能高、优质、健康的种苗能够生产出无公害罗汉果,与此同时,通过施加有机肥、平衡施肥的方式,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罗汉果;生长习性;无公害栽培技术


罗汉果具有润肺去火、利咽开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方面。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罗汉果在癌症治疗方面存在明显的治疗功效,可以被作为癌症治疗的配方药或者中成药[1]。罗汉果多数生长为高温雨季,因此,极易发生病虫灾害,相关种植人员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降低上述灾害发生的概率,因此,致使罗汉果中残留大量的农药。超标的农药残留致使其制剂及中药材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对食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出现记性中毒等现象。因此,将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于罗汉果种植中,能够全方位保障药材的安全性。无公害中药材是指药材在药材质量、生产过程以及产地环境等方面,均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同时,通过有资格、认证的相关机构获得认证证书的中药材产品。

  1. 罗汉果生长习性及其发展现状

  1. 生长习性

据相关史记记载,罗汉果属于葫芦科生藤本植物的一种,是短日照作物的典型代表,大部分生长于海拔300m-800m的亚热带地区。在其生长过程中喜光但是禁忌强光暴晒,其每天日照时间不能低于7h,高于8h[2]。此外,罗汉果具有不耐高温及霜冻的特点,通常在气温20-30℃、年平均降雨量190cm左右的条件下迅速生长。倘若气温高于34℃,或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低于15℃,将会停止生长。最后,罗汉果在土壤肥沃、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背风向阳山坡、山岗处茁壮生长。

  1. 发展现状

我国广西大规模种植罗汉果,其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截止至本世纪20年代末,广西罗汉果总种植面积约为2万hm2,其中标准化、具有示范性生产基地的面积占据总种植面积的1/3。建立115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1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省级标准。除此之外,广西罗汉果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八成以上,经过不断的研发,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罗汉果饮料、视频以及甜苷等50多种产品,销售于世界各地[3]。广西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汉果加工、销售、出口一体化种植基地。

二、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苗来源不纯

通常情况下,罗汉果包含有性繁殖及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培育,然而,罗汉果通常雌雄异株,难以鉴定性别,同时,还存在植株变异的可能性,因此,大部分罗汉果以无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通常包括扦插、块茎培养以及压蔓等多种方式,植株在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中,其营养体通常会遭遇一种或多种病毒入侵,病毒因此会一代接一代的传播和积累,进而加剧病毒危害。

(二)种植园地的选择及处理缺乏规范性

在进行罗汉果种植园地的选择过程中,缺乏对于罗汉果生长习性以及当地气候、温度等因素的考虑,盲目选择种植园地,进而对罗汉果的栽培带来影响。例如,种植红薯、芋头、木薯等块根类农作物的园地并不适合罗汉果的栽培,倘若将罗汉果种植于此,将会发生线虫病等症状;灌溉条件不足或者缺乏排水的山谷地区也不适合罗汉果的栽培和种植[4]。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园地后,还应该对贫瘠、重沙土、重粘土等土地进行处理才能符合罗汉果的种植条件,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于种植园地开垦、土壤消毒等处理流程的重视,以及缺乏对种植园地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致使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难以落实。

(三)病虫灾害以及农残量超标

出现罗汉果农残留量超标的根本原因在于病虫防治方式过于单一、化学农药使用超标,然而,自然环境、温度、气候、园地经营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均可以成为病虫害的诱发原因。青枯病、芽枯病、病毒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等是罗汉果的常见病害,蚜虫、黄守瓜以及果实蝇等是罗汉果的常见虫害[5]。在防止罗汉果病虫害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遵循“治理为辅、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化学农药对于罗汉果的污染;此外,对于已经遭受病虫害的罗汉果而言,坚决拒绝使用单一的治理方法,应该使用综合性较高的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力度。

三、改善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相关措施

(一)选择高质量的种苗进行培育

通过选择高产、抗病性能高的罗汉果种苗进行培育,可以适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是实现罗汉果无公害栽培生产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广西栽培的罗汉果中国包含冬瓜果、红毛果、拉江果、长滩果以及青皮果5大品种。结合地区气候、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苗品种进行栽培,在种苗的选择过程中,必须确保其无损伤、无病虫害,确保所选择的种苗色泽鲜嫩、枝芽茂密以及植株健壮等。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园地

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对于种植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首先,应该结合罗汉果的生长习性选择最佳种植园地;其次,选择灌溉条件优渥、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地区进行种植;再次,种植园地周围尽量有阔叶混交林或者毛竹林等山林环绕;最后,种植园地周围20km内无排放污水、废弃的工厂[6]

(三)水肥灌溉

由于罗汉果具有喜潮湿厌渍水的特点,因此,应该科学、合理地分阶段进行水分供给,从而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首先,在罗汉果的栽培种植前,应该提前淋足定根水;其次,在罗汉果的幼苗时期,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浇水,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最后,在其藤蔓生长旺盛阶段,应该加大浇水量,花芽阶段适量减少浇水量,避免出现“跑苗”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罗汉果作为可以食用的食品,化学物质极其容易残留在果皮表面,甚至逐渐渗透于果实内部,因此,相关种植部门应该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创建有无公害生产基地。此外,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应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最大限度的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从而避免罗汉果栽培中出现农残量过多的可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首要前提是选择无公害且达到生产标准的种植园地,适应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由于种植环境不适所发生的病虫害。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有机化学肥料,倘若在必须使用化学肥料的情况下,应该科学、合理地选用低残留、残留期短的化学农药,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安全、优质的栽培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裕民.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2(01):64-65+68.

[2]韦荣昌,覃芳,郑虚,覃维治,刘国敏,黄小华,廖玉娇,闫志刚.罗汉果无公害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20,40(02):26-30.

[3]覃坤坚.罗汉果生态肥施用及果实蝇物理防治技术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

[4]朱慧玲.罗汉果皂甙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5]唐昀彤,侯小涛,杜正彩,郝二伟,张铁军,邓家刚.罗汉果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1,52(09):2843-2850.

[6]陈敏,王翠红.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止咳祛痰作用[J]. 中成药,2019,41(05):112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