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风景园林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浅析 城市风景园林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式

覃谟萍

身份证号码: 45021119840118****

摘要:风景园林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质量提高以后,人们对更好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大的追求。在居民生活中,风景园林是一种精神需求方面的满足,这样就使得现在的园林景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时候要不断发挥它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园林景观的价值。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之前要进行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施工中的园林植物进行选择,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配置。

关键词:风景园林; 植物选择; 配置方式

引言

城市化进程需要各行业共同推进,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凝聚民众,城市的绿化关系到城市整体风格与布局,是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不断引进,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园林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通过良好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了。园林设计不是简单的种花植树,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人文、习俗进行设计,这项工程较为系统,也更为复杂,特别是在施工中,一定要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生长与地质条件的植物。文章主要就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原则,进一步提出植物配置方式,使园林设计规划和植物搭配遵循一定美感,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和环境特色的园林景观。

1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注重审美的原则

风景园林中一大重要的作用就是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活动空间进行完美的结合,而其景观的设计也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其中包括植物与建筑的搭配,植物与植物的搭配等,而植物的选择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的天然风景,将其缩小化呈现在人们的活动环境当中,树木的树形、草坪的分布以及花卉的颜色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而言其审美需求的出发点,大部分是来源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之中,需要注意了解色彩、树形、线条、质地以及比例等事项的统一,在配置的过程中既不能过于刻板单调,又不可以杂乱无章。在配置的时候,注重植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做到不影响整体效果。

1.2 注重生态化建设

风景园林的建设是对大自然景物的一种缩小化,但是并不是对自然景物进行照搬。城市的风景园林有着其独特的性质,其对于生态功能的要求也是极为高的,首先风景园林设计的同时必须满足城市居民观赏、休闲、通行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风景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建设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为园林生态系统对于空气的改善、灰尘的吸收以及水土的稳定都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这要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必须要具备这种特性,并且将这种生态功能最大化。在满足着两个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对风景园林进行改善,对其植物进行选择。例如在进行大道的设置时,以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种树木,这样有利于形成节奏与韵律,给人舒适惬意之感。

1.3 注重调和感和均衡感

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做到配置的对称式或者不对称式。因为不用的植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因此需要注重植物的体积、色彩、质地、枝叶、数量等,如果植物的体积不大、质地柔软、枝叶疏且色彩较淡,则该植物则会给一种轻盈简便之感。而如果该植物的体积较大、色彩较重、枝叶繁茂、质地较为硬朗,则会给一种厚重深沉之感[3]。除此之外,植物之间的混搭需要给人以协调之感,不能过于跳跃和唐突,因此需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变化和差异。

2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园林设计需要利用植物造景,还因为植物所具有的净化作用能够净化自然空气,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所以在园林周围造景时,务必要按照相关的选择与配置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工作。需要强调的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原则与要求,按照特定的步骤、原理和方法进行配置。下面就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工艺中关于植物的配置方式作详细介绍。

2.1 明确园林设计目的,合理选择植物品种

风景园林设计中,在选择植物品种之前一定要明确好园林的设计目的,有目的性的选择植物的品种与形式。在园林整体空间设计中,要先进行植物群体的设计,只有完成了植物群体设计与配置以后,才能继续对植物单体形式进行设计和配置。也就是说,风景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的选型与配置顺序是:先按照园林设计目的选择植物品种,然后作整体的植物群设计,最后再对单体植物进行配置。

2.2 单体植物配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群体中的单体植物,其成熟程度应在75%~100%。设计者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进行设计,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幼苗大小,以及最终成熟后的外貌,以便将单体植物正确地。

第二,在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单体植物冠径的相互重叠基本上为各植物冠径的1/3~1/4。

第三,排列单体植物的原则,是将它们按奇数,如3、5、7等组合成一组,每组数目不宜过多,这是一条基本设计原理。奇数之所以能产生统一的布局,皆因各成分相互配合,相互增补。相反,由于偶数易于分割,因而易相互对立。紧接着应考虑组与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单体植物的排列原则同样适用。各组植物之间,应如同一组中单体植物之间一样,在视觉上应相互衔接。这样会增加一个布局的整体性和内聚性,因为中组不同植物似乎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此外,在设计中植物组合和排列除了与该布局的其它植物相配合外,还应与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

设计者在完成群体和单体布局后,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的某些部分是需要变更的。在布局中可以采用群植或孤植形式配置植物。但必须与初步设计中选取的植物大小、形态、色彩以及质地等相吻合,同时还应考虑阳光、风及各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因素。

2.3 植物配置方法

首先考虑的是植物大小之间搭配。应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它们的配置将会对设计的整体结构和外观产生最大的影响。一旦较大乔木被定植后,小乔木和灌木才能得以安排,以完善和增强乔木形成的结构和空间特性。较矮小的植物就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展现出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由于大乔木极易超出设计范围和压制其它较小因素。因此,在小的庭院中应慎重地使用大乔木。大乔木在景观中还被用来提供荫凉,故在种植时应在空间或建筑物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其次,考虑的是植物的品种搭配。在设计布局中应认真研究植物和植物搭配,在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在使用针叶常绿植物,必须在不同的地方群植、避免分散。这是因为它在冬天凝重而醒目,太过于分散,务必导致整个布局的混乱感。在一个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平衡关系,针叶植物所占的比例应小于落叶植物。最好方式就是将两种植物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在视觉上相互补充。第三,在考虑植物色彩因素时,也应该同时考虑植物叶丛类型,这也是植物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设计的季节的交替关系,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应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第四,则是考虑植物的质地。在一个理想的设计中,粗壮型、中粗型及细小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应均衡搭配使用。质地太少,布局又会显得杂乱。比较理想方式是按比例大小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因此,在质地选取和使用上还应结合植物的大小、形态和色彩以便增强所有这些特性的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植物不仅对于环境的改善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精神思想上的熏陶,在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一片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综合其生态功能与审美需求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严焕.试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园林造景季相设计[J].现代农业科学,2013,34(5):56-57.

[2]温华丽.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广西南宁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60(3):43-44.

[3]卜复鸣.经久不衰的古典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赏析[J].园林配置方式,2013,33(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