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基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基础研究

韩成强 邹元杰

身份证: 37120219861012 **** ,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身份证:37120219880728****,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地基基础工程进行概述,其次探讨了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最后就提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土建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这两项施工内容加以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相应的技术优势,确保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满足整体工程的实际需求,尽最大限度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及其安全性。

1地基基础工程概述

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工程是开展后续施工的基础。房屋建筑地基通常可分为人工型及天然型。对于天然型地基,常选择在地质条件优越处;而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则需要借助人工地基,并通过机械和人工措施对地基进行有效加固,从而在减少岩层含水量的同时,提高地基载荷能力,保障地基的稳固性。由于我国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各种地貌特征使得地基工程缺少施工技术应用的一般范式,增加了地基工程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对地形地貌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工程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地基质量无法达到标准,容易导致建设的房屋无法满足耐久性要求,并且地基容易出现物理损害,结构出现变形现象,这对于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期,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分析施工地的主要气候、环境及地质状况,从而制订基础加固措施,并对异常气候和相关自然灾害做出科学预案,进而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静力压桩技术

当前,我国大多数大型建筑物在对地基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广泛应用桩基技术进行相应的工作。这一技术主要是将建筑物的主体以及深层地基基础的硬质基础层进行相应的连接,使用该技术后,整个上层基础的压力就会得到大大的降低,软土层出现基础变形现象的几率也会得到大大的降低。而桩基技术是在地基基础的基础层进行整个夯实工作。传统的堆叠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噪音产生,而大量的噪音对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基础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推荐使用静力基础桩基法进行相应的工作。在实际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整个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音问题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得到解决。

2.2土钉墙支护法

在加固地基的过程中,土钉墙施工工艺的主要内容是墙体钉的放置和实施,为了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要做好土钉墙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开展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检查、勘察,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地进行平整。其次,根据施工位置和施工数据钻孔至数据测量位置,然后调整钻孔位置,设置钻杆,要注意避免位置错位和跑偏。最后,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在钢网上喷涂混凝土。

2.3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中,排水固结施工技术是一项典型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含水量过大的地基基础处理中十分适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排水固结系统的合理选择与应用。首先,如果软土层比较薄,或者是土壤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且施工周期比较长,可以将厚度一定的砂垫层铺设在地面上,这样便可达到良好的排水固结效果。其次,如果土层厚度较大,土壤渗透性不佳,就需要通过沙井法来进行排水固结处理,让沙井和地面上的排水垫层之间连接成一个排水系统,这样便可加快排水速度,达到良好的土体固结效果。再次,如果地基土的剪切蠕变较大,排水固结效果不佳,则需要在沙井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压系统的设置,这样便可让地基土孔隙内的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差,进而自然地从饱和地基土中排出,让地基得到良好的固结压缩效果。

2.4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现代住宅建筑地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体操作时,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前应清理工地,使地面平整。根据房建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对泥质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准备。为了有效地防止采掘过程中发生塌陷事故,应采取预先埋设保护缸等措施。在开挖施工之前,必须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具体要求确定挖孔洞。钻探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计划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在挖土、安装及其它建筑物连接完毕后,要清理现场,记录孔的位置、直径、孔深等数据,为后续工程的施工连接提供可靠的资料参考。潜水钻机是一种旋转式钻孔机,其防水电机变速机构和钻头密封在一起,由桩架及钻杆定位后可潜入水泥浆中钻孔。注入泥浆后通过正循环或反循环排渣法将孔内切削土粒、石渣排至孔外。

3提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完善整体,加强整体工序管理

为了有效推进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对于所有的施工工序都需要采取严格的检查措施,这样才能有效进入下一工序。但实际上工程建设的工序较复杂,甚至很多工序具有隐秘性特征,需要强化应用相关建设经验对其进行科学判断。因此,相关工序验收工作也是地基工程建设的核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对地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把控,不断规范采购、运输和验收等环节,降低出现劣质工程的概率。

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地基挤密施工。在建筑施工中,挤密桩技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其施工原理为夯实地基基础,增强地基承载力,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重锤施工是利用率较高的挤密方式,采取击打形式将钢管插入土中,而且经过侧向挤密增强地基密实性,完全拔出钢管后进行回填。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挤密技术有粉煤灰水泥地基、砂石桩等,应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合理选用挤密技术。以软弱土质为例,应利用碎石桩与砂石桩,采用高压水冲击的方式,建立紧密性较强的桩体。(2)地基修筑过程。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要利用合适有效的技术,而且要改善修筑手段,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当实际开展施工时应当严控挖掘深度,避免地下水对地基基础产生较大的不良作用,提高基础稳定性,并减少污染环境的可能。

3.3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

首先,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支持下,我们可以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各项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份保障;除此之外,通过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3D模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整个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完相应方案之后,便可以通过实验以及模拟来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避免了后期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结语

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同时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工程是施工的基础,优质的地基工程建设可以保障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和建筑的稳定性,因此,需要不断探索相关建筑基础工作,加强研究相关的技术和创新实践措施,进而有效研发新技术,不断为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育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论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1,43(4):181.

[2]张东刚,张震,李帅,等.CFG桩复合地基工程质量验收常见问题分析及探讨[J].建筑科学,2021,37(3):115-123.

[3]尚海静,杨明玲.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评《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J].工业建筑,2021,5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