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孙玲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一中学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乡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学密不可分。随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历史教师开始关注当地历史资源,试图将当地历史资源融入其中,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加贴近现实,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渗透策略

引言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普及、继承和发扬乡土历史文化,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乡土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一、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应用意义

(一)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多学科知识联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乡情的凝聚,还可以让部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多学科的联动学习,如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学习。

(二)实现乡土教材和历史教材的共赢

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乡土历史文化,同时通过完善区域乡土历史文化,对教材中的历史区域分支部分也有补充和完善作用。在传承历史文化的浪潮中,要保留乡土特色文化,尊重地区文化差异。乡土文化起源于历史文化,两者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通过完善和相互融合,促进乡土教材和历史教材的共赢。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初中历史教师学科资源较为匮乏。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初中学校因经费问题导致学科资料不足,且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上比较困难。二是学生不重视历史这门学科,课堂学习不认真,对历史知识无法系统掌握。三是由于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还不符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足够重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方法。

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结合本地乡土文化

乡土历史文化能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是因为二者存在相关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结合当地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根据历史教材具体内容针对性地深入教学内容。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了解某个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及发生的经过、结果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对中国当时社会和未来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还是制约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等。教育改革不仅是改良教材内容,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更重要。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乡土历史文化。比如,徐州地区的历史教师在讲述近现代历史时,可以充分利用徐州会战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通过视频播放徐州会战、淮海战役相关短片,展示图片等引出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历史课堂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二)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当教师利用当地历史资源来教学生历史时,首先应该介绍当地历史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引进当地历史资源对学生的重要性,这可以提高学生对引进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如果学生能正确理解当地资源的重要性,教师应把课程教学与在教学中使用当地历史资源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当教师在初中历史第二册中讲解《繁荣一时的隋朝》一章时,首先可以介绍隋朝的繁荣及其对当地历史发展的贡献。当学生对隋朝的历史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本地与隋朝相关的乡土历史文化作为家庭作业,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隋朝的历史。比如大运河流经山东的一段,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设立等等,教师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身边的事物。通过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创新

伴随着新时期学生视野的不断扩大,教师要重视教学形式的各种创新,要想有效地教授好历史课,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就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身边的乡土历史资源。教学形式创新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从课堂教学形式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更新现有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思路,使学生能够走出历史课本,从自己身边学习当地历史知识。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诸如制作微课等视频教学活动,展示一些不方便亲自体验的当地资源,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环游家乡,感受到当地历史的变迁。在实践教学层面,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在这些乡土边学习活的历史、生动的历史。

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历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历史、感悟历史,清晰地感受历史变迁。例如,讲授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体会生活的不同与历史的变迁。同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历史知识。通过这种不断的引导,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将乡土文化与历史课程结合起来,同时也增强了历史认同感和血脉归属感。

(四)合理运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实践教学

教师应重视历史教学在教学中的实用性,通过持续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样,教师在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时,也必须注意理论实用性。

例如,如果教师讲授《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这一课时,可借助本地独有的历史资源优势,指导学生在课前查找泰安地区开展大规模基础建设的相关内容,查阅乡土教材,或上网查询,或直接参观有关厂矿和博物馆,亲身体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化艰深的理性认识为浅显的感性认识,既促进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又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历史观,也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变迁和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和组成部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是本地乡土历史文化发展、弘扬和传承的需要,也是培养初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从表面上看,乡土历史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普及可以提高学生对乡土历史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接纳。从深层意义上讲,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初中阶段的教学之中,不但可以使有限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乐趣,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成效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金珠.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08):144.

[2]王健.探究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19(08):8.

[3]王珊.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10):154.

[4]闫玉林.探究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36-37.

[5]李翠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8(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