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吴群

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广西 三江侗族自治县 545500

摘要伴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城市中占地需要也在逐渐上升,城市用地和农耕用地于一定程度之上出现矛盾。所以应当对于耕地以及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协调,建立起完善体系制度,而且将其当做建设指南,对于后续的土地整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供给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农村环境保护

1 土地整理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概念

1.1 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为在一定地区范围之内,经过一系列措施对于土地实施相应的改造整理,对于不合理恰当的土地布局以及结构进行改善,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进行整理与计划,进而使得有效的耕地面积增大,还能够提高耕地质量,使得农作物可以更好生产,促使对于资源可持续应用。

生态环境将会对于耕地以及农作物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生态条件为确保耕地质量以及产量的基本需要,进而使得土地整理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来,国家相关单位为了使得耕地的质量以及土地资源应用率获得进一步提升,对于农村土地方面提出一系列整改方案。

现阶段,增大耕地面积为我国亟需面临的重大困难,应当持续对于耕地与土地的面积进行调整,对于原存耕地以及整理工艺实施创新完善,进而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的效果,从而对于生态条件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1.2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一类艰巨任务,其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农村的生态条件遭受到当地政策、自然条件以及区域人文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通常而言,各地区的生态条件均都有着一定恢复能力以及自我调节水平,不过这类水平是极其有限的。只要某个地区的自然条件遭遇过度消费情况,将会对于本地区的生态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对于生态条件产生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部分公司盲目追寻经济效益,对于自然环境进行破坏,使生态条件遭遇破坏,群众应当对于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合理保护环境,做到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不可以对于农村生态条件实施盲目的开发,需要对于农村的生态条件进行合理保护,进而对全球生态环境实现有效保护。

2 农村土地的开发整理当中出现的问题

2.1 对于水环境造成不利作用

土地整理进程当中,除了对于土地的保护,还需要对于水资源实施处理与保护,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土地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所以在对于土地实施整理的进程当中,应当对于水环境实施整合,将水资源的分配以及结构规划好,确保于耕地进程当中可以供给充分的水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当对于水电项目实施建设,对于水资源进行规划的同时,一定得对于电力项目实施整理,并且电力工程将会对于耕地进程当中的水资源的应用产生影响。不过现阶段的水利与水电工程是不够完善的,难以对于土地整理进程当中的各类情况进行有效处理问题。水利设施建设进程当中,将会对于土地整理进程当中的水系构造产生一定破坏,所以应当对于耕地以及水利水电资源实施处理与完善,确保对于水电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应用与开发。

2.2 对于原有植被的作用

对于农村土地进行整理进程当中,难以避免地需对于农村区域的荒地以及植被实施处理。对于荒山的管理以及开发使得农村土地的应用率获得提升,不过对于农村土地整理将会使得农村原有植被受到一定破坏,从而对于本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植被遭受破坏之后,将会使得于原有植被当中生物缺少栖息条件,从而对于物种丰富度产生一定作用。对于农村环境进行改造的进程当中,关键是对于农村生产生活措施实施改造,把现阶段的农村生产措施改造为农业化的生产方式,农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农村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不过而且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丧失对于原有植被保护,进而使原有生态条件更加脆弱,还可能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情况,对于山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2.3 对于农村耕地作用

土地开发整理将会对于耕地的面积产生一定变动,而耕地面积为对于农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增大耕地的面积能够使得农村农业生产率获得进一步提升,对于农村经济状况进行改善,将农村耕地条件完善,不过这个进程当中,依旧存有大量很多问题。国家向来关注法制教育,不过部分偏远区域的法制教育是无法普及的,部分人会私自占据国家土地,将自家耕地面积扩大,这样将会造成土地功能遭遇随意的改动,对于农村土地的整理方案制定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国家未制定出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机制,使部分群众不重视对于耕地开展有效保护,出现随意荒废以及乱扔垃圾情况,造成耕地的质量降低。

3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关注对于农村生态条件的改善

为了对于农村土地的整理情况进行解决以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第一应当于思想上产生充分的重视,将其当做土地整理目标,不可以盲目地对于土地实施扩张以及改造。从古至今,群众在大自然当中对各类资源的大肆索取,均付出惨重代价。所以应当吸取已有教训和经验,在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之前,应当对于现实的土地状况实施勘察,并且事先开展规划处理,且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逐渐对于机制以及技术实施创新,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使得经济获得持续发展。

想要使得群众关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相关单位应当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土地整理以及农村生态条件的保护当做一项机制来对于群众的行为进行规范。而且在城市当中,也应当注意到对土地开展保护以及整理。

3.2 重视农田的防护以及土壤的改良

土地整理能够对于耕地的质量做到改善,耕地的质量又将会对于农作物产量以及农业化发展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对于农耕用土地实施适当的保养,将其酸碱性改良,疏松土质,并使其与农作物生长相适应。

3.3 对农村的水资源进行保护

想要对于土地开展整理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则应当对于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不可以由于土地整理而对于水资源进行破坏以及污染。在整理以及开发土地的进程当中,应当重视群众饮水情况、水资源供求情况以及水资源浪费情况。对群众饮用水,必须得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免于对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而且应当确保水生生物安全性,进一步确保自然生物多样性。

3.4 强化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生态保护观念

对于土地实施整理的进程当中,只是依靠着国家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需全部人员的参加。对于土地进行整改之后,后续保养以及耕种工作均与耕种工作人员是难以分离的,所以应当使得耕种工作人员基本素养得到提升。将保护环境宣传工作做好,使得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以及保护环境对于生产生活的关键意义。而且,能够经过简单易懂与贴近生活宣传片制作,应用群众易于接纳的措施对其开展教育,使得可持续观念长存心中。而且应当使得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到深刻理解。开展土地整理的时候,使得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可以协同发展,使得土地整理作用以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获得实现。

4 结束语

现阶段,对于农村土地的整理开发以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已变成关键的改造工程。虽说我国农村土地的整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已产生一定成效,不过依旧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生态条件也在持续恶化,一定得引发群众的重视,不可以由于个人利益而将人类赖以生存家园毁掉。所以应当对于土地实施一定整改,对于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使人与自然获得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吴慧洁.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9):17- 18,22.

[2]冯国清.浅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3):250.

[3]徐翠兰,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7):3837- 3839.

作者简介:吴群(1980-),女,苗族,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