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焦雅柔 马鹏博 马庆伟

河北金融学院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是转方式、调结构,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更好服务于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从放开价格管制和培育市场力量两个维度,在我国推进 以“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在完成利率改革、汇率改革的同时,还要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金融业态。本文将从金融改革的方向研究分析我国金融研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体制改革;对策分析;


  1. 我国金融改革的目的

金融行业深化发展,衍生出了众多新的金融业务形态,这些业务形态的出现,在无形中增加了相关政府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因此,为保障金融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各类业务形态得到良好的管理,作为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新时期金融体制的改革方向,从而制定出更好的金融体制改革措施,推动我国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

  1. 新时期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困境

2.1商业银行经营危机

未来一段时期,商业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一是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随着中国制造业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和实体经济去杠杆持续推进,银行业信用风险明显增大。二是银行利润增速放缓。2016年商业银行息差收窄、拨备压力加大,将成为影响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负面因素。

2.2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从国际层面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该危机最严重阶段虽然已经过去,但后续负面影响依旧导致世界总体经济基础薄弱。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没有明确的增长前景;另一方面,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受到债务危机影响,控制国际经济事物的能力被削弱。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直接金融影响逐年深化,各国在协调货币金融政策和经济利益上则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受我国经济增长呈下行状态、产能相对过剩等问题的影响,金融行业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和金融产业的操作风险都没有被完全控制,金融行业的内部控制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产生极大影响。

2.3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村金融发展也将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仍有待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在内的金融体系,但与目前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相比,无论是机构数量、种类,还是服务功能上仍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二是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尚不能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当前,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特点,决定了金融服务在规模上已不再仅仅是“小额、短期、分散”的周转式需求,也包括“长期、大额、集中”的规模化需求。

  1. 我国金融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3.1注册制改革

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后也实施了注册制,使注册制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注册制试点在降低上市门槛、多元化上市标准、推进定价制度和配售制度市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资本市场在入口端逐渐形成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在2022年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进一步消除不同板块之间的发行制度差异,2022年围绕全面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将不断完善

3.2资本市场改革

资本市场作为推进要素资本化及影响要素分配的重要市场,在优化要素分配结构、增强人民财产性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上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资本市场服务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资本市场“人民性”的重要体现。过去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较多侧重在融资端,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打造投融资并重的资本市场体系。

  1. 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对策建议

4.1构建深层次的金融市场

对金融行业来讲,要想在新时期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积极发展与之相应的债券、金融衍生品和股票等市场,建立起深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逐渐形成了以中小板、主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各地区产权交易市场等为主的多层次模式。当前,资本市场内部依旧是以主板市场为核心,其他类型板块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层次相对较低,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当前各大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需求。从股票市场方面来看,在已经拥有主板的情况下,应当要进一步促进二级市场的良好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为本身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上市提供有效的渠道支持,加快此类企业步入上市的发展进程。此外,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还应当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发圈发挥出来,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产权交易市场、新三板之间构建起市场推出机制和转板机制。

4.2强化市场监管

与近些年频繁显露出来的一些局部风险、资本市场发生的剧烈波动等,都表明了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体制性矛盾的存在。基于此,金融行业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以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监管风险发生概率,以此来保障金融行业相关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做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工作。金融监管部门应当以充足资本作为核心来建立完善的金融系统监管规则,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力度,做好金融风险的校正机制建设,以此来提升金融监管系统的法律监管力度,完善金融系统内部资本补充和不良资本冲销等方面监管力度,并加强对于金融行业企业与相关行业违规行为的问责和追究机制建设,建立起完整的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系统。

4.3 转变管理体制

对现阶段金融行业业务模式来讲,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应当逐步由以往较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统一性的管理模式。金融管理体制的此种变化,既受国内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影响,也借鉴了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经验。对金融行业来讲,转变金融管理体制,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信息、掌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最大化地防止金融管理风险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 龚刚敏,赵若男.  财经论丛. 2021(03)

[2]金融改革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来自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J]. 邓向荣,冯学良,李宝伟.  经济学家. 2021(02)

[3]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J]. 王世强,张金山.  经济纵横.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