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探讨

卢景龙

陕西交通建设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710117

摘要: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大众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机动车的普及率高达98%。但随之而来的道路拥堵、道路塌陷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成为困扰市政交通部门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当采用现代化技术施工,既要确保施工质量,也要确保道路安排的顺畅,为人民提供服务。基于此,以下对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探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道路建设的各项技术正日益成熟,但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却较为薄弱。建设中材料、结构、工艺、处理等仍然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加大了工程投入使用后路基路面损坏的几率,部分工程在建成不久后便会出现纵向、横向和斜向裂缝、起皮等病害,因此,施工建设应确保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路面质量。

1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不断来往,对各种交通要道的建设需求也是不断的增加。路桥建设发展越来越快。不过随之而来的则是,交通车辆的增加对路基路面质量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但这也是对我国建设施工的一种检验。为了能够确保路桥过渡段桥梁能够给广大居民的出行带来安全性,所以在路桥过渡段建设施工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加强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路桥工程软基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

2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问题及相关原因

2.1材料质量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材料是质量的关键,若材料不达标,压实处理后的道路性能远远不符合标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当前复合材料是我国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材料,由多种物料构成。在实际使用复合材料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不同材料的用量,以免混合料性能欠佳,影响压实处理。若材料配比不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要求,那么其混合料的整体性能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实际进行路基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材料质量、组分配比的重视和把控,以此为压实处理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道路施工质量。

2.2结构整体设计问题

桥梁结构设计,必须是对全部能够影响到建设施工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解决为基础,最后再确定路桥过渡段整体结构。与其他普通工程建设不同,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填筑,选择的是直径较大的粗性物质材料。同时还会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过渡板和加筋土,但是这些东西应用不当会造成不少影响。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定型搭板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设计人员的问题。

2.3工艺问题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环境、条件等情况,选择合理的压实技术,并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最终才能保证道路质量。反之,将直接影响压实技术的质量。若相关工作不到位,各环节之间存在问题,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必然偏离预期。如压实机速度偏快,会导致压实度失控,路面产生明显的不平整现象,甚至直接影响路面质量。

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地基处理施工

地基处理是有效提高过渡段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规避坍塌以及沉陷等方面问题。如果在施工中遇到膨胀土壤或软土地基等特殊地质,需要按照地质的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需要做好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施工现场积水能够得到妥善清理,以防对地基稳定性造成干扰。同时,需要通过对挤密桩以及桩柱结构设置等手段的合理应用,达到切实提升地基稳定度的目标,确保能够在完成桩柱等结构的设置之后,在科学展开桥台基础桩基施工操作,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2排水施工技术分析

所谓过渡段地基施工,主要就是指对软土层的施工,这一环节施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方法分别是换土法、排水固结法以及深层搅拌法等,使用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使用哪一种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有选择适宜的方法,才可以提高过渡段路基的承载力度,进而避免错台的发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会使用桩基础。如果是高路基的话,回填材料会导致周边软土层出现移动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地基结构就会被破坏。所以,在回填的过程中要从两边进行,使其产生有效抵抗,这样做可以避免对其中一侧墙体产生冲击,减少移位现象出现的频率。另外,在市政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过渡段的整体质量,即排水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雨天,施工现场的积水没有及时排放,不仅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困扰,而且还会影响路面。因此,路桥过渡段积水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分钟,在排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破坏桥下方的设备以及建筑物。

3.3搭板设计

跳车是较为常见的过渡段问题,因为受到路桥连接平整度不达标的影响,车辆在通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颠簸以及其他方面故障,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做好塔板设计的方式,将跳车问题影响控制在最小。需要按照路段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差异性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搭接方案。目前较为常见的搭接手段主要有两种:①按照路面与搭板之间的构造差异,通过进行反向坡度设计的方式,路面标准高度进行确定,进而完成搭接;②将搭板与桥台之间距离控制在最小,按照具体需求进行搭板设计。两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对搭板长度进行严格管控,需要保证塔板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以便达到有效降低相应阻力的目标。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相对较复杂,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所以还需要做好底部地基的高差分析,要对地基平整性展开研究,以防平整度问题对搭板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3.4应用超载预压技术

这种技术的显著优势就是可以提高桥台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控制施工进度的效果同样显著。但是,依旧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使用水泥粉喷桩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桥台位置的抗性非常低,影响使用效果。如果在处理过渡段软基的过程中,使用超载预压技术这些问题将会不复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过渡段桥台处理的质量,更好地对施工负载进行预压处理;另一方面,便携性高,方便操作。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想要把控施工进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工作,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并使用塑料排水板的方式,对桥台软基进行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延长预压时间,避免桥台路基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3.5防水和维护

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实施工程中,最注重防水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排水设计的时候需要多加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果在修建路基时出现问题,那么容易对原有的地层平衡造成破坏,使得桥梁出现变形。所以对路基的维护和岩土的稳定、周边岩土环境都需要有解决措施,来预防路基出现问题。

结束语

为保证该部分的施工水平,需要加大对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不仅要掌握正确的路面施工方式,做好施工操作质量管控,同时还要针对施工常见问题以及存在隐患,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方案,保证工程施工各项不足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碾压以及填筑等一系列的施工操作,做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宗格,周俊义,罗智能.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J].云南水力发电,2021,37(12):150-152.

[2]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1,35(03):564-565+608.

[3]李迎军.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20,46(09):168-169.

[4]丁磊,刘彦涛.基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8(11):106-107.

[5]肖小为.略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