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活动小组在锚地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QC活动小组在锚地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李荣

中交三航局交建分公司

【摘要】本文论述QC小组活动讲究实效,从实际出发,在锚地工程建设中运用PDCA循环,从人员、环境、材料、工艺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解决混凝土工程收缩裂纹、气泡、麻面、蜂窝等外观缺陷;运用改进施工机械、制作导向工装的方式解决预制板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轴线偏差、桩头破损、一次性成桩率低的问题。小组活动有效的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

【关键词】QC小组活动 PDCA 工艺改善 质量提高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应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质量管理小组由各类管理人员自主参与,进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改进和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能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激发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改进质量,提高客户满意程度的有效方式。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基础,是一种遵循逻辑的工作程序,是目标控制论的基本方法,提供一种质量改进提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PDCA循环就是通过不断的循环前进,每一次都能逐步提高工作质量。

QC小组活动中,要求基于现场采集的数据、信息等各种事实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和决策。真实的数据可以反映现场实际情况,能更好地准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那种凭感觉、凭经验、主观臆断的工作方法。

1 QC小组活动与工艺工法

工法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在工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把现场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与安全、环保、质量想结合联系汇成一整个系统,进行科学的有效管理。QC小组活动基本原则中的遵循PDCA循环、基于客观事实和应用统计方法,能有效的改善促进工法的开发、优化。

1.1 在混凝土工程中的运用

项目部成立质量小组后,为了有效的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提高工程质量,在质量小组的管理下成立了QC活动小组。

锚地工程包含12段承台结构物,每段结构物包括承台、高挡墙、低挡强、护轮坎等。在对前几个施工完成的结构进行外观检查的时候,发现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收缩裂纹、气泡、麻面、蜂窝等外观缺陷。针对锚地承台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缺陷的现象,为了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建优质工程,QC小组提出“关于提高锚地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课题。

为了保证实测结果客观性,对每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构件进行缺陷项目的调查。

表1 1#承台结构物缺陷统计表

序号

缺陷

频数(点)

频率(%)

累计频率(%)

1

收缩裂缝

6

10.52

10.52

2

气泡

21

36.84

47.36

3

麻面

15

26.32

73.68

4

蜂窝

12

21.06

94.74

5

表面不平整

3

5.26

100

合计

57

100

/

根据现场所出现的问题症结,运用因果图,从人员、环境、材料、工艺、设备方面分析问题。人的因素:无岗前培训、工人基本技能不合格、施工前无技术交底、操作错误多、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环境因素:拌合站供应混凝土不及时、温度较高,混凝土失水较快等。材料因素:原材料质量差、水灰比控制不稳定、模板未打磨刷脱模剂等。工艺因素:振捣方法、振捣顺序控制、下料顺序、振捣时间控制、养护不及时、拆模方法等。最终确认主要原因为模板链接不密实、浇筑前未打磨干净,水灰比不稳定,施工控制不严格,养护不及时等四个。

项目部按照“5W1H”方法制定相应对策表,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列入表中,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有步骤,明确地点、负责人、时间等。主要措施对策如下:

人的因素对策:项目部工程部对混凝土浇筑工序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图文培训和视频演示等方式对浇筑工人进行培训交底,会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合格则需要再次培训。对现场技术员进行教育,使其增强质量意识,并将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做成小卡片,方便现场携带,和现场进行对比检查。

环境因素对策: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与拌合站沟通,确保车辆及时,保障混凝土浇筑时的连续性。

材料因素对策:试验员和材料员对每批进场原材严格把控,在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现场技术人员严格验收模板工程,未验收合格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

工艺因素对策:现场技术人员全程对混凝土浇筑进行监督,保证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按照交底进行,确保振捣位置、振捣时间;浇筑完成初凝后及时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养护,并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抗压强度确定现场拆模时间。

针对水灰比不稳定的控制问题,按照N+1原则,除在拌合站控制原材料的含水率、含泥量的解决方法外,补充了施工现场除试验人员外,严禁私自加水的要求。

6261096fe94a3_html_19b56147a8a27936.jpg6261096fe94a3_html_a5f22722d3ce9a85.png

图1 活动前高挡墙存在裂纹 图2 活动后高挡墙已无表面裂纹现象

6261096fe94a3_html_1bb03f2158c3fdc3.gif

图3 小组活动前后承台缺陷对比图

小组活动进行对策施工后,进入检查阶段,进行效果检查,确认课题目标完成情况。小组活动对项目部锚地混凝土外观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无收缩裂缝现象出现,气泡、麻面、蜂窝大幅度下降出现频率,表面不平整也很少出现。

此课题的圆满完成提高了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1.2在预制板桩施工的运用

锚地工程包含预制板桩566根,作为港池后方挡土墙,地层包含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因锚地工程临近居民区,所以板桩施工采用静压法施工。桩长7.85m,桩体结构要求相邻两根桩之间必须咬合紧密,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在施工过程出现桩间距过大、桩头破损、板桩墙轴线偏差、咬合不密实等现象。

QC小组活动遵循全员参与、持续改进、PDCA循环等方法,吸取有经验的施工班组工人作为小组成员,现场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先后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总结归纳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施工机械性能不满足施工要求。②土层承载力差。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施工机械性能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对策:更换新夹具,避免老夹具的破损、掉边;在夹具与板桩之间放置厚纸板,缓解施工过程中刚性夹具对板桩桩头的破坏;对操作人员进行再次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在施工中不使用大频率震动。

土层承载力差的对策:轴线偏差采用经纬仪进行远处测量,在板桩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采用工字钢制作导向工装,将导向架一头固定在已施工完的板桩上,以第一根板桩作为导桩,用工装的宽度来限定板桩的轴线偏差,用工装的长度来保证板桩之间的咬合密实。

6261096fe94a3_html_cf0a09717873bf38.jpg6261096fe94a3_html_260480421ad68fee.jpg

图4 改进后的工装

6261096fe94a3_html_1e6dba473fbef1ca.png

图5 活动前后板桩出现问题的对比图

通过QC小组的活动,明显的提高了预制板桩的施工质量,从每日10根的成桩提高到每日50根,一次性成桩率大大提高,节省了施工费用,节约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预制板桩施工的一次性合格率。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追求精品工程,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初衷和使命。活动过程严格遵循“持续改进”原则,锚地工程将“PDCA循环”原则充分的融入到安全、质量、进度管理上,从小、从细、从工序入手,改进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

锚地工程的QC小组以项目员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内部自我管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小组成员不仅包含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技术员、质量员,更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吸收了现场作业班组的工人作为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集思广益、讨论分析,学技术规范、学质量管理,博采众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活动方式,认真的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中真实的数据来说明事实,用团队的力量来分析解决问题,不断的提高了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加深员工质量的意识,加强了工程的质量。

2 结语

将QC小组活动运用到施工质量管理中,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PDCA循环管理的QC小组活动理念,不但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全员施工技术水平,使质量意识、改进意识、进取精神得到显著的提高。更好的贯彻执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打造质量强国“中交样本”的质量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董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23)

[2] 郝宏峰.质量管理小组刍议.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年 第5期

[3]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里小组活动准侧T/CAQ10201-202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