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影响要素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影响要素和对策

李博文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省 福清市 3503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供水系统既要满足居民的需要,又要满足工业的基本需要,用水的安全问题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水厂运行管理需要切实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优化对策,以期能够最大限度上使得水资源质量契合质量指标,为大众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水厂;运行管理;影响因素;安全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供水系统的建设也变得更加的重要,而由于在水厂运行过程中涉及人员、检测设备以及工序运转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将需要从各个影响因素着手强化对供水系统的管理,以此更好地降低水资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以下将对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

2 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供水管理执行力差

在污水处理方面,人为因素在供水单位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员工健康管理意识较低的情况下往往对水质处理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将使得水资源处理的卫生管理水平难以契合相关指标,甚至出现违法的情况。很多水厂对污水治理工作执行不力,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以此使得水资源管理的效果难以得到优化提升。尤其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很难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测。甚至在水资源检测环节缺乏专业人员也将使得某一环节的水质问题出现。

2.2 检测设备老化等客观因素

设备是水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对水质检测设备进行持续改进,提高检测质量,是提升水质检测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国内很多中小水厂对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检验都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甚至部分水厂的设备存在着严重的老化现象,这将给水质的安全检测带来了隐患。实际应用中,很多自来水厂采用的是比较劣质的不锈钢管材。在使用期间,若不及时维护,将会导致大量的细菌滋生,进而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2.3 水源地污染加剧

水源地的选取往往要考虑到城市的近、远期发展状况,以及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因此,一旦选定了水源地,就不会轻易改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也随之增加,这将使得城市污水的治理工作变得十分棘手。由于国内的污水治理技术还不完善,造成了大量的饮用水被污染,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致癌物质,这将使得水资源管理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优化提升。

3 水厂运行管理方案的优化

3.1构建完善的水厂运行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国内水厂质量控制指标,建立完善的水厂运营管理制度是具有必要性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自来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进一步落实对项目施工的技术指导和评审,使整个项目的总体规划系统得以完善,并确保各方面得以协调推进。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整个城市给水管网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优化。在水厂的管理和设计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更好地确保供水系统能够得以科学运转,进而为提升水资源管理的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再者,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供水企业运营管理制度、健全站长岗位责任制制度、财务制度、保管员工作职责制度等,使得水厂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能够得到有序展开,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效果。期间需要加强管网的日常维护,做好自来水厂的运行和记录,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此更好地契合水质管理工作的指标需求。

3.2 构建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

水厂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水质监控系统的方式,保证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期间需要还加强对供水企业的水质管理,做好日常水源的日常和检验。加强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查,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监控,以此使得水质管理质量能够充分落实到位,并根据有关的工程规范,开展水资源的监测,确保供水企业的工作质量体系的健全。其次,还需要做好目标管理,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所有的管理计划都能协调一致。在供水企业的运行管理中,要做好供水企业的质量信息控制,对出厂水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控,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监督。再者,还需要积极开展水处理技术的检测和取样工作,并根据国家有关的标准,对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技术等进行更新,确保水处理技术体系的健全,并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水质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唯有充分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指标,才能够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饮用水。

3.3 确保供水单位的资质

在供水企业的运行管理中,要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展开具体化的优化管理。期间需要切实做好供水规模、管理服务、水源管理、供水模块、人员管理模块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进一步保证供水企业的质量管理。各水厂还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适时地更新人员,控制水厂的用水规模,适时地进行纯净水的使用,以确保其整体生产和安全性的提升。水利行业协会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资质等级评定。积极做好有关工作人员的入职和培训以及考核工作,由此使其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契合水质控制工作的需求。

水价在国内外的水资源管理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水价体制也在逐步完善,由单一的水价管理向多元化的水价管理转变,由低价向商品水价的转变。在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中,水价制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改革水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协调我国水资源的运行,有效地解决我国的缺水问题,为解决我国的水资源贫乏问题开辟一条新途径。在水厂水价制定过程中,有关单位要对水价进行核算,并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以此确保水厂运行体制能够充分衡量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切实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季节、环境条件等情况从成本核算工作强化水价弹性化,优化水价设置模式,进而为达到水资源成本控制的目的奠定良好基础。

3.4 切实落实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在供水企业的运行管理中,还需要确保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并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确保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培养。供水企业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以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还需要根据水厂的实际情况,进行水资源使用的宣传,树立科学的用水理念,进而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用水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为防止水资源浪费现象出现提供必要基础。期间还需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卫生用水教育活动。国家要完善有关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对故意毁坏水源的罪犯实行法律规制。水厂的可持续性运营管理要求有关部门做好规划设计、水质管理、水源保护等工作,保证其运作机制和系统的完善,并积极做好有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做好自来水厂的宣传和运营,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水资源,从而提高水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厂运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水资源运用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将需要基于供水管理执行力、检测设备、水源地等方面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处理策略如构建完善的水厂运行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确保供水单位的资质以及切实落实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等方面措施,以此更好地解决日常水资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凸显水厂运行效益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伟.农村水厂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0):247-249.

[2]易竞豪,王敦球.农村供水水厂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经济,2017,27(11):48-52.

[3]欧阳昌磊.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建议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