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法在电解池中的应用

/ 2

模型法在电解池中的应用

宋正华 楚雅洁 韩青 陈宁 万新萍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 450001)

一、背景分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建模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构建模型是形成科学认知概念、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因素。

本文以高中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提升为出发点,以电解池高考试题为媒介,研究模型法在电解池中的应用。电解池知识是高中化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解质、原电池等核心概念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一个较好的发展化学建模能力知识载体。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相关知识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考查角度多样:主要涵盖基本原理、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浓度变化、两极产生的实验现象以及与氧化还原有关计算等;2.考查形式灵活:既有独立的客观试题,又会穿插在实验题、化工流程题和反应原理题中;3.考察信息新颖:以新颖的科技前沿将电解池试题呈现出来。这些特点导致学生容易失分,其实电解池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变化。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停留在电极、电解质溶液等外观形式,并没有深入理解电解池的本质,如电子的得失和定向转移引起的各种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对生成物微粒的影响等。基于电解池知识特点及学习难点,结合当代学者的主流观点,本文通过构建电解池的基础认知模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

二、模型建立

概括电解池的基础模型为图1所示,学生只有掌握基础模型才能对电化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625e3335838ee_html_520066dbe8c583dd.png

从装置角度分析:包括电源、阴极、阳极和电子导体(导线)、离子导体(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及离子交换膜)等装置要素;从思维角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电极材料,然后在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上,分析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反应过程和实验现象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和电极反应式书写。

据此我们确定电解池问题解决思维模型为:1)借助题给信息,确定阳极与阴极材料,2)分析电池材料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确定氧化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产物,3)书写电极反应式,确定离子迁移方向和离子浓度变化。

思维模型图如图2所示:

625e3335838ee_html_d74ebecf1c580f40.png

2

三、实例分析

例1.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5H5)2,结构简式为625e3335838ee_html_6b1d5291a3142b6a.png )。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性有机溶剂)。

625e3335838ee_html_e189f9a537ddb65c.png

3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信息可知:

625e3335838ee_html_2cae4689ffc92c9e.pngShape1

Ni

4

借助思维模型分析所给信息,即找反应信息,铁变成产物二茂铁,为还原剂,作为阳极材料失电子;此时Ni为阴极材料,Na+→Na,在阴极放电,由于反应过程用到金属钠单质,所以离子导体必须为非水体系,同时Na+迁移向阴极,Br-迁移向阳极。

该题思维模型是:

625e3335838ee_html_38546c4a30797f0c.png

5

例2.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如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当通电时,Ag+注入到无色WO3薄膜中,生成AgxWO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625e3335838ee_html_3d97bc88867cc225.png

6

A.Ag为阳极 B.Ag+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总反应为:WO3+xAg=AgxWO3

625e3335838ee_html_d6cba31419ad06f3.png

7

借助思维模型分析所给信息,Ag变成产物AgxWO3,为还原剂,作为阳极材料失电子;此时透明导电层为阴极材料,WO3→AgxWO3,WO3在阴极放电生成WO3-,离子导体为固体电解质,可传导Ag+,Ag+移向阴极与WO3-结合生成AgxWO3,使器件变色。

该题思维模型是:

625e3335838ee_html_15de287a111c6189.png
8

例3.采用惰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25e3335838ee_html_ef396c64c56fab52.png

9

A. 阳极反应为2H2O-4e-=4H++O2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pH未变

C. 电解过程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D. 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生成的O2与b极反应的O

2等量

625e3335838ee_html_17f70db0060d03f9.png625e3335838ee_html_f0465381d6f128fa.png

借助思维模型分析所给信息,O2变成产物H2O2,为氧化剂在b极得电子,根据信息质子交换膜可断定溶液为酸性,故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H++4e-=2H2O;此时a极为阳极材料,根据信息放出氧气可确定为H2O→O2,故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H+从阴极室迁移到阳极室,且迁移H+数目等于转移电子数,所以阳极室pH不变;且由电极反应式可知O2反应量要多于生成量。

625e3335838ee_html_5007178c984baaeb.png
题思维模型是:

11

结论

本文以电解池高考试题为载体、以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为目的,构建了以题目信息、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证据、以化学原理为理论支撑的电化学原理和实验结论推理模型。该模型在学与教的实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维臻,王磊,等 . 电化学认识模型及其在高三原电池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4(1):34-40.

[2]朱妍蓉,包朝龙 . 基于认识模型建构的电解池复习教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23):23-28.

[3] 邹国华.学习进阶视域下电化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功能分析[J].化学教学,2017(10):22-26

[4] 孔祥斌.基于模型建构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应用”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2):72-76

[5] 许嘉铭,代榕,等新旧人教版教材选修模块 “电化学”内容的比较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17):32-37

[6]孙海艳,王建民.“宏微结合”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2017(3):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