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彤 彭一邶 张莎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75


摘 要:随着当代大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加,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在迅速增长,专业心理辅导已经不能满足群体的需要,朋辈心理辅导有助于弥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数量不足的缺陷,并全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将绘画艺术疗法应用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在营造良好团体氛围及有效规避防御心理、探寻潜意识上具有良好效果。通过对绘画治疗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表明其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绘画艺术疗法;大学生;朋辈心理;心理辅导


0引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容忽视。对大学生开展全面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需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对初入校园的迷茫、课业强度的增大、考研、就业形势紧张等情况,心理压力随之增加,专业心理咨询已不能满足大群体的需要,故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简易易行的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中发展势如破竹。大学生团体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期的过渡期,心理发育不够健全,情绪压抑或者有难言之隐时往往不会第一时间选择语言的方式来表达,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1 绘画艺术疗法

1.1绘画艺术疗法的概念

绘画艺术疗法是心理学中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即让咨询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将混乱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转化为清晰、有序的状态。可以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表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情绪获得纾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1.2绘画艺术疗法的方法

绘画艺术治疗的形式多样,常见的主要形式有3种。一是自由绘画,指对创作者不作任何要求的自由涂鸦。二是主题绘画,给创作者规定一个具体的绘画主题。普通的主题绘画有自画像、房子、树木、人等,特殊的主题绘画有童话故事、动物、烦恼及梦等。三是完型绘画,给一些确定的点、线条、画面等,让创作者进行补充绘画,如增添人物、绘画接力等。

1.3绘画艺术疗法的原理

1.3.1理论基础

投射技术:绘画艺术疗法主要采用的是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投射是无意识的主动表达,是意识中自由意志的反映。心理投射的产物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艺术表达,也可以是梦境、幻想等。在艺术心理学看来,绘画本来就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可以通过创作表达潜意识的内容,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投射的技术。

1.3.2作用机制

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可以反映人潜意识的内容,并将信息视觉化。人们对于非语言类型的表述,抵触心理较低,会不经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情绪、动机、心愿等反映在创作的绘画作品中,也可能会将内心压抑或记忆模糊的信息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心理辅导人员进行分析和治疗。而且在绘画过程中,咨询者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潜意识中的内容具体化,可以为心理辅导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

1.4绘画艺术疗法的优势

1.4.1获得的信息更具真实性

绘画艺术疗法是对咨询者潜意识的行为投射,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了解其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咨询者不会感觉面谈、网络或者热线咨询等方式直接面对陌生人的压力,阻抗较小,容易接受,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咨询者可以根据意愿自由表达自我,而这些会比经过组织的语言或者文字反应的信息更加真实。

1.4.2增加了咨询者表达的可能性

绘画艺术疗法不限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而且不被空间所限制,可以在一幅作品或系列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把不可调和的情感合成在一起。绘画疗法不受患者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有表达的机会。

1.4.3提高了咨询过程的便捷性

绘画艺术治疗是灵活的、多面性的,治疗的实施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并且可以灵活采取单独或集体进行的方式。绘画艺术疗法可以使心理治疗常态化,即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只要是不影响创作,咨询者可以选择安静的教室,也可以选择湖边、草地、课堂等任意场所创作,还能表现出更加多面的信息。

2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

2.1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在通过专业训练后,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对年龄相近、有心理方面困扰的求助者,提供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倾听、咨询服务与帮助。

在高校中,教师或辅导员应该主动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与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并积极保持友好的沟通,推进学生间互相关怀、共同成长。朋辈辅导者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可以在自愿报名的学生群体中筛选,把具备心理学专业素养且人格品质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经考核合格后,可以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参与朋辈心理辅导。

2.2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心理辅导不可避免以谈话交流为主要沟通途径,而朋辈心理辅导与传统的心理辅导或者专业的心理治疗方式有一定差异,这种新型的辅导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2.1友谊性

专业的心理辅导为了保证客观性,只会理性的对求助者心理进行分析,并给出专业建议,会避免参与熟悉的人或者亲人朋友的咨询服务,一般只接受陌生人的咨询需求。而朋辈心理辅导没有对求助者亲疏方面的要求,同辈的人乃至亲属、同学、朋友都可以成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

2.2.2义务性

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最大的地方是义务性。专业辅导因为咨询师经过系统的培训且作为其职业普遍都是收费的,对咨询者的经济能力有一定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负担的起。而朋辈辅导人员范围较广范,且不需要经过长期复杂的培训,是自愿参加到心理辅导活动中的,没有费用方面的问题。

2.2.3直接性

朋辈心理辅导人员与咨询者是同龄人,对咨询者的处境、所遇到的困扰、情绪等更容易产生共情,能够迅速、直接的了解到咨询者的需求,借助同龄人的桥梁,有助于为咨询者提供更加适合的鼓励与支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妥善的建议。这种心理辅导模式效果直接且明显。

2.3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

2.3.1朋辈心理辅导面谈

朋辈心理辅导与传统心理辅导方式一样,普遍使用的是面谈方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谈心,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咨询者的情绪及反应,给出及时的辅导反馈,促使心理辅导有效的进行。而且,因为朋辈心理辅导者人员选择范围较广,辅导时间及地点都会变得更加便捷,在确保不被打扰的情况下,校园、教室、宿舍、公园都可以进行咨询,熟悉的环境会使咨询者一定程度上放松紧张情绪,更好的敞开心扉。

2.3.2朋辈心理辅导热线

朋辈心理热线对于面谈辅导来说能够更加保护咨询者的隐私,使咨询者缓解面对面交谈的焦虑,通过电话可以更自我的表达内心想法。同时,心理辅导热线可以打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可以安静接打电话的场所均可。这样咨询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情绪突然不稳定等情况可以随时通过热线获得心理辅导。

2.3.3朋辈团体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为单位进行心理辅导的形式。朋辈心理辅导人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团体活动、互动游戏等,使参与者在交往中学习、体验、认识自我、释放情绪、调整或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收获成长与进步。团体心理辅导方便组织,参与度高,参与者不会当做一个心理辅导,不会主观抵触,更加受到欢迎。

3 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3.1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一是品性尚未成熟。大学生自我意识处于发展阶段,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迷茫,感情容易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时常会遇到困惑,希望受到正确的引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个性突出。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活跃,普遍成长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个性,与人相处中自我意识强烈。三是情绪起伏大。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内心情感丰富,因为社会物质的丰富,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内心比较敏感,需要通过一些途径舒缓情绪和压力。

3.2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价值

1)可以更好的保护大学生咨询者的隐私

大学生普遍思想尚未成熟,绘画艺术疗法是通过非语言、非文字的测试方式,对于情绪容易紧张,极度没有安全感或戒备心理较强的大学生来说更易于接受。通过绘画艺术疗法给咨询者提供了一个看似不直接表达的方式,心理上提供了一个隐蔽空间,大学生咨询者会减少戒备,更加大胆的表现自己。

2)绘画方式具有治疗性和艺术性

咨询者通过绘画方式来表达情感、情绪,这种方式本来也是一种宣泄,绘画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治疗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不善于语言表达或者语言表达有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等艺术方法安全地释放消极情绪,内心逐渐恢复平静。而且绘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3)治疗方法具有广泛性

绘画艺术疗法对客观条件的需求十分简单,可以采取单独或者集体的方式进行,而朋辈心理辅导也能以团体为单位进行组织。高校大学生人员基数大,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数量明显不足,靠单独的一对一咨询,很难关注到大多数的学生,通过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可以营造更好的团体氛围,更加广泛的关注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效率更高、范围更广。

4 结语

绘画艺术疗法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法,简单易行,成效显著。朋辈心理辅导者通过指导咨询人员创作绘画作品,克服大学生普遍的内向情绪,能够收获直接有效的信息,从而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案。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应用,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缓解紧张情绪,消除戒备,希望高校可以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基础上,更好的应用绘画艺术疗法,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适宜的心理辅导方式。


参考文献:

  1. 蔡秀娟,黄东,鲍金勇,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 丰怡,徐紫薇,宁鹏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中西差异及其本土化启示[J].教育探索,2020(2).

  3. 秦伟伟.绘画疗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7.

  4. 张振娟.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16.

  5. 陈卫平,李膺.高校艺术心理治疗研究新视野[J].甘肃科技,2017,33(17):71-73.

  6. 尹晨曦,李同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79-80.

  7. 巩丽群.绘画艺木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应用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2008.

  8. 严虎,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

  9. 王晨光.绘画治疗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7.

  10. 王春丽.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绘画艺术疗法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202012034036,立项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第一作者:李晓彤,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18级美术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