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及卒中后焦虑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4C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 Barthel 指数及卒中后焦虑的 影响

居月、吉莉、方芸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省 22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4C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及卒中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4C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变化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4C延续性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效用显著,且有效降低卒中后焦虑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4C延续性护理;脑卒中;Barthel;卒中后焦虑


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如若不能及时正确治疗将会引发脑功能损伤,失去自理能力[1],是当今社会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显示[2],发病者约有30%死亡,70%的幸存者带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回到社区和家庭继续康复,穿衣、进食、如厕等行为都需要他人照顾,其沉重的生理负担继而可能导致卒中后焦虑,研究表明[3]脑卒中后焦虑障碍发生率为40%~50%,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应对能力成为一大社会难题。传统的护理只能在院内给予患者有限的生活和康复指导,无法为患者回归家庭后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不能保证护理的延续性。4C延续性护理按照全面性、协调性、延续性、协作性的原则[4],通过系统化的随访路径,着重于日常生活活动指导及心理疏导,使得卒中患者在家庭和社区能够得到持续性康复护理,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5—82岁;病程1—15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意识清楚;均经头颅CT及MRI确诊为脑卒中;入院24小时内HAMA评分小于7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其他疾病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住院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指导、用药指导、在出院前一天由责任护士到床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实验组患者在住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前一天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加入我科病友群及关注“苏北护脑之家”公众号。由神经内科牵头成立MDT联合诊疗小组[5],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主任担任顾问,组员包括专科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5~8名,神经科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2名,心理医师2名。在患者出院后的一年内将进行持续的动态评价Barthel指数和HAMA,评价时机为出院后第一周,方式为医护电话随访;出院后第一个月,方式为康复师介入的微信群内沟通和小组成员电话随访;出院后第三个月及第六个月,方式为病友会面访并在第六个月提供免费的血液筛查。期间,我们将通过微信群及公众号定期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材料,就近安排患者参加“社区大讲堂”。患者可将其居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随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进行维度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6]。卒中后焦虑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价,包含14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重。患者出院第 1周,第1、3、6个月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和HAMA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来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非参数检验用于等级资料的比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分

分组

出院时

干预后一周

干预后1

干预后3

干预后6

实验组

55.65±4.72

58.76±5.65

68.15±5.24

68.60±4.34

72.65±3.53

对照组

54.79±4.65

55.05±4.32

59.85±5.72

60.65±3.98

63.63±4.97

t

1.2155

1.0812

1.6442

2.2988

1.9082

P

0.0098

0.0043

0.0059

0.0053

0.0032


2

两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前后HAMA评分结果 例

组别

评价时机

7

>7

>14

>21

>29

实验组

入院24小时内

40

0

0

0

0

出院1

33

4

2

1

0

出院1

32

3

3

1

1

出院3

33

3

2

2

0

出院6

37

2

1

0

0

对照组

入院24小时内

40

0

0

0

0

出院1

33

5

1

0

1

出院1

29

6

2

1

2

出院3

28

6

3

1

2

出院6

28

8

2

1

1

3 讨论

4C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其改善实验组Barthel指数效果高于对照组,有效降低卒中后焦虑的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延续性护理按照全面性、协调性、延续性、协作性的原则,通过系统化的随访路径,即医院-互联网-家(病友群、每季度病友会、公众号-护脑之家、电话随访、面访),使得卒中患者在家庭和社区能够得到持续性康复护理[7],消除医院-家之间的护理断层,能极大程度的促进医患、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患者后续康复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卒中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其重返社会。


[1]杨杰妹,潘成艳,叶爱素,等.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1430- 1433.

[2]魏岗之.应重视脑卒中的综合预防[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5):4-5.

[3]安中平,王艳,王景华,等.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56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