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信训练途径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学生自信训练途径和方法

瑞贞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圭峰小学 广东省 江门市 529100

摘 要:自信是促进学生有效进取的积极动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自信进行有效训练,是辅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自信的内涵出发,通过简要分析学生自信的影响因素与意义,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几种训练学生自信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自信;训练途径;训练方法


1 引言

自信,能够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建立积极的心态,形成稳定的体验与评价,更容易获取成功,这是内在素质的一种基本内容,通常受到学生能力、品德、外形以及体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在学习中需要自信,在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中,也需要自信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信的有效训练,能够帮助其提高学习成效,建立稳定的性格特点,获取自我认同,以更强的内驱力,开着呢稳定的行为活动,对于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信的有效训练,在教学中,积极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建立“我能行“的心态,实现健康成长。

2 影响学生自信的主要因素分析

学生自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态度以及自身对自己的评价等,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对其自信最直接最基本的影响要素。受到当前教育环境影响,由于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学生关注度较高,使其逐渐成为了影响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评价内容。为此,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重视度日益增加,也就成为了学生自信影响的最关键的要素。其次,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对于其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态度,在日常的陪伴过程中,逐渐对学生的自信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但如果对学生的态度持以悲观或否定等影响,将会潜移默化促使学生产生悲观想法,将减弱其自信。最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对其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自己的评估客观度,自尊心等影响,一旦自我评价不够客观,不够恰当,将会造成学生产生自卑或自负等心理,只有自我的评价较为客观,正确认知自我,才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建立学生的基本自信,更好地保障学生内在素质的更好提升。

3 对学生自信开展训练的重要意义

自信是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内在基础,对学生的自信进行有效培育,对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情感培养层面而言,有效训练学生的自信,能够使其在面对学习活动的时候,建立良好的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压力,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分析,逐个击破学习的困难点,从学习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良性的学习循环模式。如果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将会导致面对困难时,丧失信念,甚至放弃学习。其次,对学生的自信进行有效培育,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学习的效果,学生的自信越强,越愿意在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学习障碍,坚定自己的信念。若丧失自信,将会对自己的学习持以怀疑态度,在学习面对困难时,无法坚持,学习效率极大降低。最后,有效训练学生的自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自信,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挑战,学会尝试运用适当的方式,有效解决问题,是内在的精神支柱。

4 有效训练学生自信的基本途径

4.1突出教学特色,利用拓展课程建立学生自信

有效训练学生的自信,可以立足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学生大多的学习时间多停留在学校,为此,教师应该有效突出教学的特色,以课教学课程为主要镇渠道,积极利用拓展等多样化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尽可能从多个方面有效开展训练,使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感知内在的成功,建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建立学习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将具有互动性的拓展课程作为主要抓手,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通过将学校的教师、课程、学生等重要因素相互结合,更好地发挥熏陶作用,积极引入具有趣味性的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在和谐的互动中,增强交流,从而为训练自信打下较好的情绪基础。同时,可以尽可能的丰富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有效打开视野,例如,在“去远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中和地理知识、旅游知识相互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小剧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编、自导,以及现场表演等内容,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表达、表演等多种能力,在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摒弃以分数进行评价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获取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树立自信,有效地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拓展课程中,可以设计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将写作、表演、思考等不同层次的活动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当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采用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立足原有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去挑战自我,并使每个学生均能在活动当中发挥自身的长处,形成良好的参与体验,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获得教师与其他同学的肯定,进而建立自信心。

4.2持以尊重态度,在学习生活中强化学生自信

对学生的自信进行有效训练,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在日常的言行中,有效践行自己的自尊与自信,为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秉持尊重的态度,将日常行为作为有效的训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抬头走路等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用行为影响心态,帮助其优化内在素质,帮助学生有效强化自信。

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尊重学生,建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关系,并将对学生尊重,有效体现在行为细节中。当在校园中遇到学生时,可以礼貌地与学生进行有效问候,当学生进行向老师敬礼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做好回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反馈中,建立自信。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自我反思,践行以礼相待,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学习用品,应当有借有还,保持尊重的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反馈。另外,可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分数并不是唯一的定义,应当全面、多维度地看待自己,及时肯定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此外,教师可以以包容的心态,更好地去对待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做好沟通,引导学生改正错误,严禁使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等方式对待学生,避免对学生的人格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通过建立得体、干净的外表,从而增强自信,并且在头走路时,鼓励学生要目视前方,昂首挺胸,从而进一步强化自信心,并且在学习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锻炼,有效塑造健美的身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自信。

4.3运用语言鼓励,以欣赏的眼光提升学生自信

学生总是在经历中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心态,获得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在开展学生自信训练时,应当积极地运用语言鼓励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有效发掘学生的优秀点与闪光点,在对学生的鼓励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更好地找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在不断的扬长避短中,建立自己的发展自信。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迎接挑战,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借助总结与反思,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更为宽广的心态,有效接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错误和缺点,尽可能的在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有效发掘其优势和长处,并在开展班会等集体活动中,运用鼓励的语言,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相互分享日常当中彼此身上的亮点,使学生在彼此的肯定中,更好地建立自信心,获得行为的成就感。从而建立内在的自信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教师还可以时常采用名人名言或榜样的示范力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行为典范,通过有效的表扬,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激励式的语言进行正确引导,坚决杜绝出现暴躁、叱喝等错误行为,不能运用负面的贬低性评价语言进行说教,尽可能以耐心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感知教师的温暖与关怀,进而建立更强的内在自信。当然,教师也不能仅仅对学生持与表扬或欣赏的态度,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也应当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适当的给予学生提醒。针对学生表现不好的行为,可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心态,更好地参与学习与交流。在对学生开展引导时,可以积极运用心理学的引导方法与正确的语言,更恰当地给予学生帮助,对学生的赞美时,可以抱以真诚的态度,对于学生迷茫时,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提点,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导向,使学生提升内在自信心。

5结论

自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目标、坚定信念的重要品质,是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品格的内在体现,而教师在学生自信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从教学、日常行为引导以及语言运用等多个层面出发,有效地训练学生自信,借助突出教学特特色,积极采用拓展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自信,帮助学生建立基础自信心,并在日常与学生交往过程当中,运用尊重的态度,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学生从日常的行为中获取内在力量,从而有效强化自信。同时,积极运用鼓励性语言,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其在肯定声中更好的提升自信心,建立稳定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状态,以自信作为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基石,更好的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锐端;浅析学生自信训练途径和方法[C].2018.

[2] 邵桂钿.培养小学生自信的途径和方法[J].师道:教研,2019:16-17.

[3] 张丽霞;方永锋.让评价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J],教育现代化,2018(2):253-254.

[4] 张素愫;张新炼.学生自信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7(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