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房建项目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王怡永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5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尽管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格,但每年新增房建项目依然众多。然而建筑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长期居高不下,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日益复杂的条件下,房建工程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甚至惨剧屡现。现笔者结合自身房建项目安全管理经验及体会,剖析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房建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 前言

探析房建项目安全管理对策不仅是房建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通报显示,建筑业自2016年起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上升”,个别房建施工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破产或重组,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参天大树折腰虫蛀,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分析现阶段房建施工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2 房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3.1 房建安全管理体系未有效运行

许多企业、尤其是基层项目部缺乏全面系统、有效,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及配套措施或制度建立程序不规范,如未制定安全管理方针、目标与控制指标,缺失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安全管理权责利划分不清晰,安全责任制未有效落实,培训、教育、交底等制度欠缺,班组层、项目层、公司层未能实现内部体系自控自检。总之,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已有的安全措施以及条例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1]

3.2 项目安全管理松懈,监管体制落后

部分项目的管理者对房建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未严格落实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例会等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未及时、有效的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未对如深基坑、群塔作业等重大危险源辨识不清,亦未采取相应的预防预控措施,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甚至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以期能够降低项目成本,从而获得更高收益[2]。多数项目既未建立监、管分离体制,项目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还是没有足够重视,部委强调“领导带班生产”等方面也没有全面落实,“工会”、“职代会”等自我监督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舆论以及群众监督通常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难以挽回已造成的损失[3]

3.3 施工技术管理不善,安全审查、评价制度缺失

房建项目涉及分项、分部工程多且工序复杂,施工方案编制量大。部分项目为了图方便、省事、抢进度,有的不依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有的干脆就无方案先施工。从施工技术层面就出现安全漏洞,未建立项目内部的安全审查、评价制度,未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导致大量出现方案照搬规范、标准、审批程序流于形式、“先施工后补方案”等现象。如高支模尚未经过专家论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已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最终导致脚手架整体坍塌的重大安全事故。

所谓“安全技术交底”更是流于形式,首先,交底人变动频繁且经验欠缺,又不学习、掌握脚手架、模板、等现行标准、规范,对生产工艺一知半解,无法掌控分项工程技术环节关键点及安全管控重点。其次,交底过程只是走过场,未将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班组和一线的作业人员。项目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完整,执行危大作业施工许可、执行检查及验收程序等均无从谈起。

3.4 房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多数项目未严格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足额、优质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甚至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精简、合并或随便找人顶岗、滥竽充数致使普遍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安全专业知识匮乏,监管水平低,不能履行危险源辨识、现场事故隐患“4M(物故障、人失误、环境不良、管理欠缺)”的巡查纠错的职能及法定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一些项目领导不够重视安全,致使安全管理人员地位普遍不高,待遇收入低,甚至被认为只是应付检查而配置,这极大打击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4 提高房建项目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房建项目应依据法律法规及工程特点建立包含“人”、“机”、“环”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并有明确、具体的综合配套措施、奖罚规定,如依据房建特点的验收许可制度,另外通过建立规章起草、审核、发布、教育培训、执行、反馈、持续改进的组织管理程序,推行安全目标管理(MBO)、安全作业许可(SWP)、PDCA循环等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拓宽安全文化建设手段,组织项目体系内审等方式,做到房建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4.2 建立监、管分离体系

房建施工企业首先必须转变传统上为降低成本而控制安全管理投入的错误理念,深刻认识到保障安全投入并不会降低企业效益,安全投入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从而降低安全问题造成的不可预知损失

[4],夯实安全责任体系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的建立多级安全监督体系,实施安全监督、安全管理两条线分离,执行异体监督[5]。在落实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等生产管理人员“一岗双责”的基础上,普遍在各级组织设立安全总监,在重要的作业施工现场、关键作业项目派驻安全监督,赋予他们安全执法监督权力与职能,关键环节实施作业安全许可(SWP)制度,通过加强异体监督,能够更好的发挥安全管理和监督部门的作用,以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力度,迫使各级项目加强危险源辨识,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及时消除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4.3 构建施工方案的安全审、评制度

为有效督促施工组织方案及时编制并能够在编制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立内部安全审核、审查、评价制度,即由项目安全总监(主管)和总工对所有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评价并经其审批方可组织实施,确保方案中危险源辨识齐全、正确,安全措施符合规范、安全保证体系健全、应急救援措施切实可行,以此从方案阶段规避安全风险,运用技术手段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

4.4 配置优质安全管理人才

房建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既是直接在生产一线避免伤亡事故的工地警察和安康卫士,更是项目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和参谋,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处置隐患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工程项目配置应安要求配置安全管理人员,分别设置安全总监、区域主管、安全员呈现多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现场安全采取“网格分区”模式,夯实责任,提高执行力并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

5 结束语

房建项目安全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剖析房建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房建项目安全管理经验,提出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监、管分离体系,构建施工方案的安全审评制度,配置优质安全管理人才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确保了房建项目的施工安全。为杜绝房建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方案和对策,诸多管理经验值得其它类似项目借鉴。

参考文献:

[1] 臧兆坤.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运行及管理[J]. 科技与企业,2014,20(15):103-105.

[2] 黄世国,徐丽. 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山西建筑,2014,12(4):236-239.

[3] 黄世国,周乐,徐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 建筑经济,2013,6(1):425-426.

[4] 李亚飞.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J]. 门窗,2014,11(2):99-101.

[5] 吴苏江. HSE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304-305




作者简介:王怡永(1991-),男,主要从事房建、水工、公路、市政等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