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污染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兰 瑞

昌吉玛纳斯县环境监测站 新疆 昌吉玛纳斯县 832200

:污染源监测是生态环境部门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的多元化对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也就对监测管理人员和企业环保专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文就主要分析污染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污染源监测;存在问题;对策

一、加强污染源监测的意义

1、污染源在线监测为排污单位治理设备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为工艺控制提供指导。在线监测本身就是自动化监测设备,通过对治理设施进出口污染物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合理调整治理设施运行参数,保证治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通过在线监测可以使排污单位做到节能、减排,同时也是排污单位对治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的量化。

2、污染源在线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环境执法部门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测远程实时监控污染源排放情况,降低执法中手工监测的工作强度,增加了监测批频次,同时经过审核的数据可以作为执法的依据,为污染源超标排放进行实时预警。

3、污染源在线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为环保税的征收提供数据。大气污染治理中通过分析各个污染源排放量结合气象等参数,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削弱污染程度,环保、税务机关通过在线监测数据核算排污单位环保税额。

二、污染源监测存在问题

1、部分监督性监测工作不规范。污染物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内有关监测技术规范执行。首先,污水出口设置不规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排放重金属等污染物时,不论行业、污水排放方法、受水区功能类别,都应在车间或车间加工设施的采样点进行采样,但在某些地区,由于多年前的环境影响评估批准的原因,重金属企业没有在车间设置排污口,也没有建立单独的处理设施。相反,一些企业集中在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统一处理,共用一个排放口,而检测单位尽在排污口进行采样,导致无论检测多少污染物,监测数据永远是一个。因此存在监测结果全部一边倒,有稀释排放、无法溯源等问题。国家监测工作计划明确要求对污水流量和废气流量进行对比监测,以收集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有一些企业的污染排放口不规范,导致污染物没有办法没有得到监测。此外,由于季节性停产,企业监测频率仍然不足,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不规范,不利于应用监测结果。

2、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不完善。公开主要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公开重大污染源监测数据是目前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重点工作,而同时,作为检测机构并没有对数据质量的监测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市环境监测机构的衍生品---污染物监测,其组织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监测机构给予的支持,在“十三五”期间,污染物的监测机构是县级检测机构,市政环境监测机构有效补充了监测污染源的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县级监测站的监测人员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检测人员在监测数据方面的经验也很缺乏,管理方面操作缺乏、检测系统方面知识掌握不够等原因也致使监测人员能力欠缺。同时,关于公司的自我监控方面,自我监控和信息披露工作随着自身监控系统的进步而大大发展,但还是有公众的意识仍然较低,公司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对于监测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监测数据不尽完善,第三方监控机构也让人难以信服,公共平台的建设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完善。

3、处理污染源软件系统不完善。报告污染源数据的软件系统太多,导致工作重复,增加了当地监测站和污染源企业的工作量。自2007年起,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开始进行,就通过终端开发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软件,最终报告污染源监测数据。随着2013年颁布的两项关于企业污染源信息公开基企业污染源控制的试行法案中要求,通过监测部门开发的信息披露管理系统软件,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和重点企业自我监测数据进行报告。根据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联网相关规定的要求,企业通过国家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在线平台输入已颁发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目前,这三个系统共存,同一组监测数据需要记录二到三次,这大大增加了基层环境监测站和污水处理公司的工作量。

三、加强污染源监测的对策探究

1、认真做好污染源监督检测工作。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按照辖区内企业实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所有污染物进行监测。对于尚未具备监测数据能力的项目,可以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上级环境监测部门或单位进行监测。同时,积极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强人员、资金、用房、设备及设备保护完善力度,继续扩大监测能力,特别是对于完成环境监测任务,满足环境管理需要,力争实现污染源监测100%完成率。对于污染源的在线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监测部门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明确已安装并通过验收的所有国家监测源自动监测设备清单,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等颁布的法规,要对所有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对比监测,列出未比较的自动监测设备,并按季度进行监测,说明原因,附上相关认证材料,加强对污水流量等参数的监测速率和废气流量的对比检测,并为计算总量提供依据。

2、加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应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进行加强,针对污染源的数据要尽快建立一个相关的评估系统来对污染源监测数据进行评估,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还需对污染源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并且提高监测站人员的整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监测管理服务,这样才能确保监测站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政府对于监测站的支持也很有必要,需加大支持力度,对于监测站的建设应该更好更快地完成。对于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以及检查工作,环保部门应该勤加督促,要求企业用户要尽快更新企业内部数据,并对企业原始数据进行加密保存,对于设备也要定期检查,使系统能够更好运作,要鼓励那些没有监控能力的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的监控。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社会检测机构进行规范,以确保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3、加强对污染源的动态管理。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监管和数据应用方面存在问题,各地陆续开始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采样处安装视频监控,同时对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通过后端平台对在线监测数据、运行状态、参数设置、污染源排放特征、运维事件和视频监控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俗称“动态管控系统或智能管控系统”,最大程度降低在线监测设备运行中的人为因素,做到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运行过程和参数的全程监控,提高了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应用的可靠性。

结束语

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防治、减排、污染物排放许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各种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各种监测技术规范的引入,污染源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污染源监测的实际问题也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行,当下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做好污染源监督检测工作、加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以及加强基础软件的建设,从而使污染源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俊华.新形势下污染源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8(23):143-144.

  2. 刘敏.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比对监测技术要求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30):264-266.

  3. 周新荣.我国污染源监测制度改革探讨[J].环境保护.2020(18):304-305.

  4. 赵斌.新形势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环境科技.2019(25):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