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浅谈 如何 加强农村中学 班级管理的 策略 研究

陆天珍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 广西, 桂林 541600

【内容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阵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好学科知识,更要注重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农村中学 班级 管理 策略

一、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1.农村家庭教育造成的缺陷。

农村初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缺失。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大部分都是有他们的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照顾,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缺乏父母爱,再加上爷爷奶奶对他们的溺爱或是放任不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帮助,部分孩子心理就会出现问题,他们缺乏自信、生活懒散、学习习惯差,性格逐渐内向,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忧郁症或是自闭症。

2.班级管理教育合力缺失。

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有效的教育合力,需要教师、家长、社会三方面努力。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欠缺,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管理压力。调查发现,许多学校没有做好家长培训工作,不注重家校联系,没有保证在教育学生方面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跟家长联系沟通欠缺;很少利用家访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同时,大多数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沟通协调较少,忽略了社区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往往孤立的看待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而忽视社会对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提高农村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对策。

1.班主任的自我提高。

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班主任适应当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要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更有效管理好班级。要树立新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管理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有了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才能保证顺利进行班级和谐管理。当前班主任应该确立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即树立全面发展观、学生观、平等观、质量观、班级观等,并用它来指导班级的和谐管理。素质教育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性和发展性。教育质量的全面性是依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对全体学生的发展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

2.深入到学生当中,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需求要了如指掌,可以经常谈心聊天和学生做朋友。对于班级中厌学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学习基础较差,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加强对其学习自信心的疏导,从学习习惯的改变和打好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心理教育,班主任可以采取结对子,帮助后进生的学习,还要对他们的任何一点小的进步都能及时发现和适时肯定,培养学习的兴趣。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要满怀热情,对学生要有耐心和信心,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入手,班主任一有空就到学生中间,启发引导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等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大胆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3.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 。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的选择对于班风和学风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最好要选择一些品学优良以及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学生来担任,也要秉承公平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教育,使班干部树立班级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班干部为集体服务的意识,要求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团结同学、努力学习,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班干部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

4.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就必须让孩子觉得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受到老师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

5.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应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起到感染的作用。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能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课后不注意生活细节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些不良的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老师在批改作业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在课后坚持讲普通话,每天都能坚持早到校,同时教师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并多加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力量征服,乐于向老师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6.多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管理。

要想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得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力合作。但因为许多家长工作比较忙,或者是未能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忽略了与老师的沟通。为了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班主任老师要在平时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并且还要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用情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一教育资源,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孩子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和家长联络感情,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长。这样既可以让家长觉得老师亲切、好交往,还可以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其次,对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家长的群体中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知识层次的,不同性格层次的。老师应做到分类管理,见到不同的家长讲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事实上,很多家长都非常尊重老师,体谅老师的工作,但有些家长会提出很无理的要求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时我们老师要冷静地处理问题,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首先要稳住家长的情绪,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和来龙去脉。只有班主任和家长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共同管理。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总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新课改中的一项重点。管理工作的优劣,与学生学习效果好坏和能力的高低息息相关。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认真贯彻和落实每一项工作,通过民主性、激励性管理,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责任感,为学生营造优质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以确保管理工作符合新课改要求。当然当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有很多钻不完的学问,同时与学生接触多,会得到很多感触,也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总会有相应的回报,而这种回报是爱的回报,是一分满足感、成就感的回报,它比任何物质的回报还要来的珍贵。用爱心去播种,用沟通去滋润,用方法艺术去浇灌,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吉.用爱唤醒心灵让后进生爱上学习[J].考试周刊,2017,(A3).

[2]陈少碧.班级管理的艺术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