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阅读期待,领略圆融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引发阅读期待,领略圆融之美

陈巧薇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 广东 梅州 514100


【摘要】树立大语文观,促进课内与课外圆融,通过设置悬念激趣、猜读想象激趣、影视音频激趣,多法并举,引发阅读期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体验之中,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阅读的快乐。这样,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融进儿童的生活和生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生命成长,整本书阅读教学才能迎来圆融花开烂漫的绚丽多彩的春天。

【关键词】圆融语文 阅读期待 设置悬念 猜读激趣 影视音频


部编版教材注意强化阅读,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快乐读书吧”则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树立大语文观,促进课内外的融合,是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两年来,我们在广东省钟丽玲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小学“圆融语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总课题组组长钟丽玲老师的细致指导下,深入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策略研究”,我们通过制造悬念、猜读想象、创设情境等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愿望,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生命成长。我们的圆融语文也因为孩子们的快乐阅读迎来了书香满园的迷人春色!

一、设置悬念激趣

采用问题诱导法巧妙地设置悬念,构建一种阅读期待,这种期待使学生产生一种关注、好奇、牵挂的心理状态,从而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与书中人物同悲同喜,在主动阅读中,思维得以不断发展,言语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如我在教学“《爱德华的奇妙之旅》阅读导读课”时, 在“设置悬念,引读作品”这一环节故意买了个关子,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

师:老娃娃在分别的时候说:“有人会来的。有人会来接你的。不过首先你必须打开你的心扉。”老娃娃富有爱心的温情引导,让小瓷兔子颇受感动,他渐渐敞开心扉。此时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1:爱德华的主人会来找他吗?

生2:爱德华会怎样爱一个人,那个人又会怎样爱爱德华?

……

师:这些都很让人期待。那么爱德华等到了他爱的人了吗?他后来又经历了哪些奇妙之旅?最后他真正懂得爱了呢?请允许老师卖个关子,我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去书里寻找答案吧。

学生眼睛亮亮的,那跃跃欲“读”的神情,充分说明由问题设置的悬念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适时创设悬念,在许多“未定点”和“不确定性”中,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于是阅读成了发现之旅,成为学生探索和寻找答案的历险。

二、图文猜读激趣

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很喜欢猜测故事,在想象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乐不思返。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老师们都很喜欢引导学生看看图画,猜测情节,读读精彩片段,想象后面的故事。孩子们总是积极参与,他们的奇思妙想常常令老师们惊叹,有时他们的猜测显得稚气,却是真情流露,那朴素的情怀和不时闪耀着的思维火花总让老师们欣喜万分。

如一位老师在上“《大脚丫跳芭蕾》绘本阅读指导课”时,引导学生猜读:

师:仔细观察插图中的三位评委,他们的动作、神情是怎样的?大家猜猜看,此时他们正说些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互动交流。

生1:我说的是那位身材苗条的女评委,她用手遮住脸,大声说:“这个人的脚丫太大了,怎么跳得好芭蕾舞,还是不要跳了吧。”

生2:我说的是那个很胖的评委,他一边摇着手,一边说:“这么大的脚丫,还是不要再参加比赛了,一定会落选的。”

生3:那个有着一对大耳朵的评委,皱着眉头说:“哎呀,这个大脚丫肯定跳不好芭蕾舞!”

师:我们班的同学踊跃发言,真不错。猜读特别有意思,对吧。让我们看看,书里面是怎么说的……

学生一边猜测,一边比划着动作,课堂笑声朗朗,课外阅读的兴趣也被很好地“撩拨”起来了。

再如一位老师上“走进《夏洛的网》——整本书导读课”时,出示插图(弗恩抢夺爸爸手中的斧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这位老师也是在运用猜读的方式,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近角色,体验角色。学生猜读后,老师再出示原文,对比阅读。

上述两则课例,都是读到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看图,猜测人物的语言或相关的情节。有时候孩子们猜对了,与作家产生感情共鸣,初步体会到了图文中蕴含着的情感。也可能没猜对,也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其实,猜对猜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让学生一下子关注到了情节内容、语言文字和表达形式。在学生有了充分的猜测之后,再读原文,学生的阅读就会在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渐渐地对文本语言产生兴趣。长而久之,就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同时,阅读也变成富有趣味的旅程,学生徜徉其中,“沉醉不知归路”。

三、影视音频激趣

优秀的影视作品直观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欲罢不能。优秀的音频作品,那动情的朗读扣人心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蠢蠢欲动”,不读不快,于是就达到了推荐的目的。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推荐书籍的特点,用心选择影视音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书本的情趣。

如我在上“走进《狼王梦》——整本书导读课”时,在“共读片段,感受作品语言”这一环节,运用录音,巧妙地在书籍内容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设桥梁:

师:读过《狼王梦》这本书的同学,都很喜欢“蓝魂儿偷袭大熊”这个片段。这个片段有何魅力?请大家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文字,想象当时的情景,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放录音)

学生听录音后积极发言:

生1:“过去,狼群也曾猎杀过藏在树洞里冬眠的狗熊,钻进洞去探险的狼非死即残”,现在,蓝魂儿却成功地咬醒大熊,并机智逃脱。这个片段运用对比写法,突出了蓝魂儿的本领大、聪慧。这是一匹机敏的狼。

生2:我发现这个片段的动作描写特别细腻、准确。大家看,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眨巴着、爬、落、咬、搭、立、蹬、蹿,这样就把蓝魂儿的反应机敏,头脑灵活的特点刻画出来了。

师:这个片段的动作描写的确很精彩,对比手法也很明显,你们有一双慧眼。我们读课外书,要和现在一样——精彩部分我们反复咀嚼,这样,我们就能感受到作品的语言魅力,从中也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

再如一位老师上“《七色花》课外阅读导读课”时,在“珍妮要玩具”这个片段,就运用视频吊起了孩子们的阅读胃口:

师:珍妮十分想要很多很多的玩具,于是她撕下一片花瓣,把它扔出去——(老师放“珍妮要玩具”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场面。)

师: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视频,大家对这个片段很感兴趣,对吧。现在请大家看屏幕,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

听录音切入片段,拉进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学生从录音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感,感受到了这本书的语言魅力。孩子们对音像作品兴趣更浓厚,印象也更深。生动直观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书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从而对作品产生最真切的感受。这样从精彩部分入手回应全书,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树立大语文观,促进课内与课外圆融,学生才能在课内外有机衔接中扩大阅读,丰富积累,增强底蕴,提升能力!我们的圆融语文才能因为孩子们的快乐阅读迎来书香满园的迷人春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琮.我想这样教语文——阅读教学篇[M].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教育局编印,2011.

[3]侯化珍 吴忠豪.放大趣,读出乐——《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前激趣课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语文教师,2018(10):16-20.

[4]何泗忠. 悬念让语文课堂教学魅力四射[J]. 语文教学通讯, 201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