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吴晓娟

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800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及参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观察区别护理后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不良事件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性显示(P<0.05),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可促使患儿静脉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科输液;优质护理

普通一次性钢性头皮针在每次输液结束后必须拔除,下次输液时需要重新静脉穿刺,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患儿的静脉进行反复的穿刺[1],使得患儿身体和精神痛苦双重加重。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因为患儿年龄较小,不稳定因素较多,再加上患儿自控能力较差,会导致在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风险事件发生增多,应给予患儿科学、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来帮助其顺利完成输液治疗。本次研究开展目的是为了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来自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以随机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并开展区别护理,患儿临床资料显示,研究组:年龄范围1-5岁,年龄均值(3.63±0.24)岁,包括25例男童及15例女童;参照组:年龄范围1-5岁,年龄均值(3.31±0.33)岁,包括24例男童及16例女童;患者资料通过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显著差异,可开展本研究(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即科室基本护理,包括输液前宣教,用药说明,输液后护理等[2]。参与本次研究的参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接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为:①对患儿家长开展与穿刺相关的健康教育。将包括静脉留置针及穿刺后留置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为患儿家长进行详细讲解,做好宣教工作,以此提升其相关方面的认知度,从而使其配合度提升。鼓励并引导患儿家长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出于患儿对家长的依赖性,家长应多安抚患儿不良情绪,给予其安慰及鼓励。②操作人员在穿刺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粗而有弹性、直且柔软的静脉进行穿刺,≤2岁的患儿优先选择额部正中静脉或者颞浅静脉,次选耳后静脉等,>2岁患儿优先选择手背、足背部位静脉,次选手腕、脚腕部位静脉。无菌敷贴覆盖穿刺部位时要求光滑无卷曲,并告知患儿家长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怀疑有渗漏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更换无菌透明敷贴。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输液。③待输液结束后,严格消毒肝素帽,正压封口,注射生理盐水3-5毫升,留置针部位用弹力绷带加以固定,详细告知患儿家长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在患儿睡觉时尽量戴上手套或者弹力袜,可有效减少抓针和拔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判定标准

观察区别护理后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不良事件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对临床各项数据进行统计,以此判断应用措施的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χ2对计数资料(n%)进行检验;利用t对计量(`x±s)检验。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若无意义时,则会显示P值超过0.05。

2 结 果

通过下列三组列表可以分析出,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均值研究组较高,且具有优势性;在不良事件方面研究组2(5.00%)出现率较少,参照组10(25.00%)总发生率较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参照组30(75.00%)家长满意率低,研究组39(97.50%)家长满意率高;对组间所统计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性显示(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见表1、表2、表3。


表1 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x±s)]

组别

例数

静脉留置针时间(d)

研究组

40

5.38±1.15

参照组

40

3.89±1.16

P


<0.05


表2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脱出

渗漏

静脉炎

留置针堵塞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0

1(2.50%)

1(2.50%)

0(0.00%)

0(0.00%)

2(5.00%)

参照组

40

2(5.00%)

3(7.50%)

2(5.00%)

3(7.50%)

10(25.00%)

P






<0.05


表3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一般满意

非常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40

13(32.50%)

26(65.00%)

1(2.50%)

39(97.50%)

参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P





<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主要的输液治疗工具。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在面对护理人员穿刺操作时恐惧心理严重,表现为好动、易哭闹,自控力差,无法配合输液治疗。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更增加了患儿的痛苦,相较于普通一次性头皮针需要反复穿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即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减轻其身体疼痛感及心理恐惧感。静脉留置针管更为柔软,可以避免患儿在活动后出现液体渗出等情况发生,也能避免患儿血管出现穿破[3],因此备受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青睐。而如何尽量延长静脉留置针血管内留置时间,减少留置针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尽可能减少患儿住院期间留置针穿刺次数更值得我们去探究。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临床护理中,可促使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延长,同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愿意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故临床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龚巧,林舟佩.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4):2.

[2]马艳明.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5):3.

[3]石冬莹.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童输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