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2
/ 2

对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研究

吴锐基

深圳新视达视讯工程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脉,为社会经济活动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实现了新型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各区域之间的交通要素进行全面优化,可以有效解决交通压力,保证城市的聚集能力全面增强。在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提高智能化水平,建立人车道数据平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体系,最终实现智能交通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点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为了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主动推进城市智能交通问题的解决,通过数据信息管理技术构建智慧交通管理体系,真正满足城市交通的全面发展。

1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的主要概念

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必须要以技术为核心。确保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新形态、新功能的方向发展,推动交通网、运输网、能源网和信息网的融合,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目前受到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大多数的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规模化、体系化程度低等问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5G的应用场景比较少,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要求。在新时期交通运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想取得显著成效,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提升精准感知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通过实时感知传输网络和北斗时空服务体系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全面覆盖,可以为智能汽车、智能铁路、智能船舶等多个方面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增强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效果。

2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2.1构建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服务区

在长途跋涉中司机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服务区能够为广大司机和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要积极推动服务区的旅游化发展,将公路沿线以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快速整合,既保留传统的服务区功能,又能够建立一条具备旅游特色产业的服务集散基地,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新型服务区建设中需要增强游客交通集散,旅游交易推广,旅游咨询服务和旅游综合服务等,其中游客交通集散是服务区的核心功能,通过与旅行社密切合作对游客进行正向引导,为游客提供需求的相关信息。综合服务则是服务区的重点功能,能够为游客提供居住、餐饮、休闲等一系列服务。在服务区综合布局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因为建筑和广场区域人员车辆活动较多,在整体布局时要与主线保持距离,保证人行安全[1]

2.2智能客运中转以及智轨

在客运中转中由于人流和车辆混杂,所以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出入口必须做到合理优化,通常情况下客运中转的目标是换乘,方便人们的出行,所以必须靠近服务区出口,避免因为车流线而对进入的车辆或行人造成干扰。可以进行智能化中转体系建设,以及进行智轨建设,智轨列车无需轨道,单独设置运行单元,可以避免外部交通对乘坐人员可能造成的威胁。

2.3处理好交通新基建的安全与效率关系

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要保障安全和高效,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交通运输要求也显著提高,只有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才能够推动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信息系统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样化的服务体验,但是也需要注意各种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避免电子文件被截获复制或者被他人监听等。在我国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增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尤其是对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领域,要积极增强安全管理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建立面向全国的综合一体化大交通格局,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就越突出,网络安全非常地关键[2]。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关键信息的防护,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从技术上创新和优化,在管理上不断深入落实,保证运输效率和水平全面提升。随着建设档次的提升,选用的技术标准、配套设施和绿化标准也不断提高。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逐步运用,如沥青路面采用sma、水泥路面采用铣缝和聚氨脂灌缝料。环保要求在提高,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航道普遍建设绿色通道,追求行车安全舒适[3]

2.4新型基建增强交通产业的竞争力

在新基建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模效应。首先,要高度重视5G宽带通信技术在车辆运输交通枢纽中的应用,保证各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其次,要重视北斗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的应用,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装备数字化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增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应急保障水平。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和运算中心,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标准和体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转型升级,能够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还能够为基础设施监测控制与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综合运输网络的积极作用。在交通运输与新基建建设中未来需要实现智能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的建设。智慧公路要求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全数字化发展,主动推进智能养护平台的构建,使智能公路具备感知能力,保障车路协同发展。建设智慧网联云控平台,推动一体化门架系统的深度应用,构建智慧服务区。在智能铁路建设中要增强铁路运输的指挥调度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对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监测,实现智能供电、智能检测,对铁路系统的智能构造能力全面增强。在智慧航道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建设满足智慧船舶岸基设施的要求,积极打造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交通保障运输体系。在智慧码头建设中要实现码头集装箱的自动化升级,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合理应用,构建完善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4]。要加快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的智能机场,开发新一代的空管系统。在邮政管理中需要建设自动分拣设施和智能收投终端末端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无人机配送智慧服务网络,要建立完整的智慧冷链服务设施。在智慧枢纽建设中要实现客运一体化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构建绿色智慧货运枢纽等多元多联运维模式,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全面升级。在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主动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技术,推动北斗功能的成熟与发展,提高卫星定位导航的质量。

结语

在道路交通新型基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构建深层次全方位的优化与改革,通过新基建能够为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促使道路规划与城市扩建有机协调,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新时期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与各类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协调,统一确保道路交通设计达到最优,满足智慧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兵兵.哈尔滨市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11):4-6.

[2]王霞,黄芳.新型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智慧城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7,(6):312,319.

[3]张强.西部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000 (006):P.92-93.

[4]张强.西部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