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观察及特异度、敏感度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CT及 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观察及特异度、敏感度影响评价

余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诊断中应用CT、MR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和特异度、敏感度分析。方法: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时段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41例,均开展CT、MR诊断,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是疾病诊断金标准,根据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MR诊断的准确率为97.56%(40/41)、CT诊断的准确率为82.93%(34/41),比对结果有差异(p<0.05);MR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CT,但比对无差异(p>0.05)。CT诊断在钙化、椎间盘积气的准确率高于MR,但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等准确率低于MR,但在钙化、椎间盘积气、脊髓变形以及椎间盘变形等方面两种方法诊断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无差异(p>0.05)。: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诊断中,应用MR诊断的安全性明显高于CT诊断,且准确率较高,可对椎管内构造情况清晰显示,利于更好的观察突出腰椎间盘部位和形态。

关键词CTMR腰椎间盘突出特异度敏感度


椎间盘受人们机体自身解剖因素、外力作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等影响,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麻醉、腰部钝痛、步态不稳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第一时间接受诊断、治疗,成为改善预后的主要方法[1]

1.一般数据与方法

1.1一般数据

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时期取4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23例(56.10%)、女性18例(43.90%),年龄值域为27~62岁,均值为(45.32±3.15)岁,病程值域1~7年,均值为(4.12±0.35)年;综合分析一般数据,结果间无差异(p>0.05)。

1.2方法

CT诊断: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以横轴位方式进行扫描,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600mA,层厚、层间距设置为0.525mm。检查中操作人员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扫描范围,主要为腰1/2、腰2/3、腰3/4、腰4/5、腰5椎间盘位置、腰骶1椎间盘的实际部位、形态、密度等进行重点分析。

MR诊断:让患者保持仰卧位,检查中操作人员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扫描范围进行控制,以矢状位对患者有无形成各椎管路径狭窄变化、椎间盘信号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以横断位实施诊断,并对患者是否形成椎间盘膨出、硬膜囊、脊髓受压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1.3判定指标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是疾病诊断金标准,根据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计算方式为SPSS25.0,计数资料以t值计算为主,计量资料以X2值计算为主,计算结果之间有差异p<0.05。

2.结果

2.1比对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

MR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方法(p<0.05),两组之间特异度、敏感度比对无差异(p>0.05),见表1。

1 比对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例(%]

组别

准确率

特异度

敏感度

MR(n=41)

40(97.56)

37(90.24)

38(92.68)

CT(n=41)

34(82.93)

35(85.37)

37(90.24)

X2

4.9865

0.4556

0.1562

p值

0.0255

0.4997

0.6926

2.2比对不同影像学诊断征象

在钙化、椎间盘积气、脊髓变形以及椎间盘变形等方面诊断中,CT和MR的诊断准确率比对有差异(p<0.05),其他诊断无差异(p>0.05),见表2。

2 比对不同影像学诊断征象

组别

钙化

椎间盘积气

脊髓变形

椎间盘变形

神经根受压

硬膜囊受压

手术病理(n=41)

38(92.68)

40(97.56)

39(95.12)

36(87.80)

34(82.93)

40(97.56)

CT(n=41)

30(73.17)

37(90.24)

26(63.41)

15(36.59)

30(73.17)

35(85.37)

MR(n=41)

23(56.10)

30(73.17)

39(95.12)

26(63.41)

32(78.05)

37(90.24)

X2

13.3118

3.9980

12.5412

5.9024

0.2645

0.4556

p值

0.0002

0.0455

0.0003

0.0151

0.6070

0.4997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因腰椎部位发生慢性劳损,因年龄逐渐增长,椎间盘变形严重,髓核逐渐干燥,最终出现碎裂情况,腰椎纤维环断裂后,且向周围膨出,椎间盘高度随之降低,导致椎间盘向后侧方、后方以及后外侧方突出[2]。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会发生多种并发症,临床双下肢不完全瘫痪、膀胱症状、直肠组织等均为多发,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尽早诊断、治疗,利于患者恢复[3]

CT、MR诊断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常用,MR检查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表现:(1)椎间盘髓核游离矢状位,脱出后髓核疝入椎管,椎间盘在分离时,分离距离>1cm,横断位可明确椎间盘层面无椎间盘组织,同时发生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真空症等[4]。(2)椎间盘突出:矢状位诊断可明确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缺乏较多水量,髓核信号不良,椎间盘逐渐变薄,向后方膨出,对硬膜囊前缘进行压迫。(3)椎间盘突出:矢状面扫描可出现椎间盘变扁,类似舌状,向椎管方向突出。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且需要与临床症状结合,才能给予准确诊断,行CT诊断具有局限性,且存在放射性,对受检人员健康的造成影响[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诊断方法明显优于CT诊断,但临床诊断中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诊断。

参考文献:

[1] 踪寒. 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170-171.

[2] 姜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价值比较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7):181-182.

[3] 王伟亮,张妍. 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6):224-225.

[4] 高婷娟.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CT与MR诊断的对比[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100-101.

[5] 梁建立. CT、MR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