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8
/ 2

DNA分析技术在法医物证检测中的应用

张宇

苏州华谦科技有限公司 215100

摘要:法医属于国家司法鉴定人员的一种,其需要同时具备法律知识以及医学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运用为相关案件侦办提供证据。法医物证鉴定属于证据鉴定中的一种,其在当前较多刑侦案件调查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的检测技术愈来愈多。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法医物证鉴定中DNA分析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法医物证DNA检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加强法医物证检测中相关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

关键词:法医;物证鉴定;检测技术;DNA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近年来,我国整体治安环境良好,社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刑事案件发生情况,比如凶杀案、强奸案、碎尸案等,典型的如广西住户维修水管惊现尸块,揭开护士杀害同院医生命案。较多刑侦案件在侦办中需要进行法医物证鉴定,俗称“人体物证鉴定”,具体指通过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与实践方法,利用遗传学标记系统的多态性对生物学检材种类、种属、个体来源实施鉴定,进而得到促进相关案件侦办的重要证据,比如可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在案件物证检测中,DNA分析技术素有“证据之王”的美誉,该技术的应用在法医物证鉴定行业内精确性极高,误差可控制在亿万分之一,所以,在案件处理中DNA分析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

1法医DNA技术概述

随着各种案件数量的增多,法医这项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工作质量,DNA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为法医提供有效的依据。法医DNA技术的分析基础就是现代化的DNA技术,其能够根据相关分布和规律,对DNA在群体中的遗传标记开展分析,样品在经过法医DNA技术分析后,可以通过判断其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遗传性,进而为案件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其所涉及的学科有遗传学、生物学以及分子学等,并综合了各种技术。脱氧核糖核酸是DNA的中文全称,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能够促进生物的发育和各种功能的完善。DNA碱基在不同人体细胞内的序列是不同的,其存在形式也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机体的眼睛肤色等外表形式,可以简单体现出DNA的差异性,而通过个体生理可以使DNA差异更加明确,因此需要通过对相关仪器来进行检测。法医DNA检验在实验阶段可利用特殊技术分析DNA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和遗传规律,进而为案件和司法提供了有力的侦破和判决依据。

2法医物证鉴定的DNA技术

DNA技术的发展为法医物证鉴定提供了多种技术方法,司法鉴定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DNA技术,通过对DNA分析技术的科学运用完成相关物证分析。比如DNA指纹技术可采取多位点探针,也可采取单位点探针,前者通过多位点检测,鉴定效率更高,但对法医操作、检材提取的要求也更高,而且检测耗时多;单位点探针由于只能检测单个位点,所以鉴别概率低,间接导致了DNA探针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的应用限制。

2.1VNTR-PCR分析技术

VNTR-PCR分析技术即可变串联重复序列,结合生物学研究分析,人类重复串联单位至少7个,最多包括60个碱基,且不同碱基能多次重复。VNTR-PCR分析技术使得DNA指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实际应用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引起物证鉴定失误。

2.2STR-PCR分析技术

STR在人类基因中普遍存在,这也是STR-PCR分析技术应用的基础,该技术在应用中需要少量核心序列,碱基在2个到6个,片段长度在100碱基到500碱基,碱基重复在5-40次。同早期DNA分析技术相比,STR-PCR分析技术灵敏度更高,无论是完整物证,还是不完整物证通过STR-PCR分析技术的应用都能取得较好的鉴定效果。实际检测样本的污染会对STR-PCR分析技术结果产生影响,造成实际鉴定结果出现问题,因而该技术在应用中对提取检材的要求较高。从具体应用方面分析,通过单纯指纹、皮肤碎屑等利用STR-PCR分析技术能够完成法医物证鉴定,在亲子鉴定、个体识别方面都有广泛应用,随着该技术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法医物证鉴定中的灵敏度、识别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3线粒体DNA技术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核外遗传物质,也是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线粒体DNA技术可用于母线亲属关系的鉴定。目前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对于指甲、毛发、骨骼等检测鉴定可采用线粒体DNA分析技术,从实践应用方面分析,线粒体DNA技术的应用灵敏度较高。

3法医物证DNA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3.1增强法医物证DNA监督

基于法医物证DNA检测过程,提出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方案,加快建立与完善实验室处理体系,保证监督系统落到实处。监督方案要兼顾全面性和多样性,如应用司法机关监督、见证人监督、专家辅助人监督等多种手段,高质量监督与管理DNA检材,详细分析DNA判断、保管、提取和样本处理的各个环节,保证DNA检验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为鉴定结果提供有力的保证。

3.2法医物证DNA检体标准化处理

为提升法医物证DN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首先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操作全过程做到标准化,从DNA检体收集、整理、保管、输送和送检等多个环节着手,确保每项环节的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就提取DNA技术而言,可选择应用毛发提取法、骨骼提取法、血液提取法和精液提取法等等,严格按照提取生物检材的操作规程展开,保证法医物证DNA检验结果最优化。从保管法医物证DNA角度看来,需要加快完善相应的保管链条和管理制度,秉承着环环相扣的原则、环境安全管理原则、备份原则和见证监督原则,有效保管法医物证DNA。从送检法医物证DNA环节看来,尤其要注重DNA证据的启封、移交和登记,严控中间各环节,避免DNA样本受到污染。

3.3加快建设标准化法医物证DNA检验技术

首先,根据法医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法医物证DNA检验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对DNA检验标准作出系统化制定与控制,同时要实现检测制度、评估体系的优化完善,深度管控DNA检测鉴定质量。其次,还需要严格要求鉴定人员必需具备鉴定资质,针对鉴定人员的准入制度、资质条件实施统一化、标准化评价。最后,从DNA检验的操作流程、技术方法、DNA分型标准化等多个角度着手,规范处理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结论表述,从而为法医物证DNA检验结果质量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法医物证DNA检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故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与提出更多有效和高质量的DNA检测控制方案,保证法医物证DNA检测技术的优化升级,获取更为可靠、准确的DNA检测结果,进而为法医物证DNA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法医DNA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三种法医物证鉴定DNA技术,并提出了法医物证DNA检测质量控制措施,以增强法医物证DNA监督、法医物证DNA检体标准化处理、加快建设标准化法医物证DNA检验技术三个维度,从而实现DNA检测结果准确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二伟,何军,桑志明,等.浅谈法医物证DNA自动化检验技术的有效运用[J].法制博览,2020,(27):112-113.

[2]王若湛.探讨DNA鉴定技术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85):238+240.

[3]魏金叶,许欣,高智伟,等.被害人身体上掐痕及可疑呕吐物DNA检验1例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v.35;No.185(02):99+101.

[4]徐志成,杨晓波,陈新星,等.福尔马林浸泡过且被污染的绒毛组织的DNA检验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4(01):84-85.

[5]张俊涛.法医鉴定意见审查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检察官,2019(17):29-32.

[6]王福江.法医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卫生法制,2018,26(4):89-91.

[7]吴育庆,陈厚杰.DNA技术在法医学鉴定方面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61-62.

[8]高海东,高峰.法医病理数字化新技术在鉴定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法制博览,2017(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