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坝址右岸下游场平临河侧边坡设计及稳定计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3

某水电站坝址右岸下游场平临河侧边坡设计及稳定计算

李 义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该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临河侧边坡设计及稳定计算。临河侧边坡稳定受河水影响,边坡设计时下部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护面,坡内型式为混凝土面板加筋土挡土墙,筋带为钢带。这种处理方式经过稳定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边坡安全稳定,设计合理可行。

关键词:临河侧边坡;水流冲刷;加筋土挡土墙;稳定计算;简化毕肖普法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位于溇水干流上游河段,上距江坪河水电站约22.60km,下距江垭水电站约74.00km。该水电站正常蓄水位293.00m,死水位291.00m。根据GB 50201-2014《防洪标准》[1]及SL 252-201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2]的规定,该水电站为III等中型工程。该水电站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及左岸地下厂房等组成。

该水电站坝址河段为峡谷地形,山高坡陡,无布置施工场地的条件。在坝址右岸下游约1.20km的淋溪河中心学校下游侧有部分阶地和缓坡洼地,该场地大部分在下游梯级江垭水库正常蓄水位236.00m以下,根据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该处水流速度较大,冲刷较严重。该场地地形坡度5.00~25.00,呈条带状,顺河流方向长约880m,宽100.00m~150.00m,面积约8.5万m2。根据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3],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该水电站2#场平位于溇水大桥下游至水文站上游右岸之间,场平回填至江垭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2#场平设计顶部高程为240.00m,沿河水面高程约为222.60m。2#场平现状临河侧没有挡墙。

2 场平设计

2.1 场平边坡结构

2#场平临河侧边坡初步设计如下:

2#场平边坡下部为C20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砌筑至墙顶高程230.00m,该挡土墙沿河侧边坡坡比为1:0.05;边坡上部为混凝土面板加筋土挡土墙,筋材为钢带[6],长度为9.00m、锚固长度为6.00m[4],边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护面板,防止水流冲刷,挡土墙边坡坡比为1:0.75,直接砌筑至墙顶高程240.00m。场平边坡结构设计见图2.1-1。

61dfd273181bd_html_49ef653bdd6e3e0.png

图2.1-1 场平边坡结构设计图

2.2 场平级别及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根据NB/T 35111-2018《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范》[5]中表5.1.1,确定本场平规模为小(1)型,场平级别为4级。

根据NB/T 35111-2018《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范》[5]中表5.2.4,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时,持久状况(正常运用工况)边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20,短暂状况(暴雨或久雨工况)边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10,偶然状况(地震工况)边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为1.05。

3 稳定计算

3.1 计算软件

采用理正岩土系列软件5.11版中的“边坡稳定分析”模块进行场平边坡稳定计算。

3.2 边坡稳定计算

3.2.1 计算工况

持久状况1: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22.60m。

持久状况2: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36.00m。

短暂状况: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22.60m,边坡填料均为湿润状态。

偶然状况1:计算地震工况时,地震烈度取7度,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22.60m。

偶然状况2:计算地震工况时,地震烈度取7度,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36.00m。

3.2.2 2#场平稳定计算

3.2.2.1 选取典型剖面

2#场平选取4个典型剖面,对其边坡进行稳定计算。典型剖面位置见图3.2.2-1。

61dfd273181bd_html_a1244f6f4922e430.png

图3.2.2-1 2#场平典型剖面位置图

3.2.2.2 边坡稳定计算

a)4-4剖面

1)持久状况1

持久状况1: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22.60m。4-4剖面地质填图见图3.2.2-2,其计算简图见图3.2.2-3。

61dfd273181bd_html_b46ed1740cea12ad.png

图3.2.2-2 4-4剖面地质填图

61dfd273181bd_html_e50726009b8a1a9e.png

图3.2.2-3 4-4剖面持久状况1计算简图

图3.2.2-3中①区为回填渣料,参数取用地质资料中压实度为0.85的相应数据,图3.2.2-3中各区输入参数见表3.2.2-1。

表3.2.2-1 各区输入参数

区号

重度

饱和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水下粘聚力

水下内摩擦角

kN/m3

kN/m3

kPa

°

kPa

°

19.000

20.500

3.000

30.000

3.000

27.000

24.000

25.000

1000.000

45.000

1000.000

45.000

19.110

20.090

25.000

21.000

21.000

19.000

24.500

24.990

200.000

26.570

150.000

24.230

19.000

20.500

3.000

30.000

3.000

27.000

24.990

25.480

250.000

28.810

200.000

26.570

24.990

25.480

300.000

28.810

250.000

26.570

24.990

25.480

300.000

28.810

250.000

26.570

25.480

25.970

350.000

30.960

300.000

28.810

25.480

25.970

350.000

30.960

300.000

28.810

20.090

21.070

2.500

26.000

0.000

24.000

20.090

21.070

2.500

26.000

0.000

24.000

4-4剖面计算成果见图3.2.2-4。

61dfd273181bd_html_e8a40eafcfdd0ac3.png

图3.2.2-4 4-4剖面持久状况1计算成果图

持久状况1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443,大于1.20,满足规范要求。

2)持久状况2

持久状况2: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36.00m。同理可得其安全系数为1.628,大于1.20,满足规范要求。

3)短暂状况

短暂状况:临河侧溇水水面高程为222.60m,边坡填料均为湿润状态。同理可得短暂状况的安全系数为1.298,大于1.10,满足规范要求。

4)偶然状况1

计算地震工况时,地震烈度取7度。同理可得偶然状况1的安全系数为1.380,大于1.05,满足规范要求。

5)偶然状况2

计算地震工况时,地震烈度取7度。同理可得偶然状况2的安全系数为1.549,大于1.05,满足规范要求。

b)3-3剖面、5-5剖面、6-6剖面

同理可得3-3剖面、5-5剖面、6-6剖面各工况的安全系数。

c)2#场平各剖面各工况安全系数汇总

2#场平各剖面各工况安全系数汇总见表3.2.2-2。

表3.2.2-2 2#场平各剖面各工况安全系数汇总

场平

剖面

安全系数

持久状况

短暂状况

偶然状况

持久状况1

持久状况2

最不利情况

偶然状况1

偶然状况2

222.60m水位

236.00m水位

222.60m水位

236.00m水位

2#场平

3-3

1.448

1.628

1.303

1.385

1.552

4-4

1.443

1.628

1.298

1.380

1.549

5-5

1.440

1.635

1.292

1.379

1.559

6-6

1.413

1.637

1.270

1.353

1.560

注:2#场平钢带长度为9.00m,锚固长度为6.00m。

由表3.2.2-2可知,按场平临河侧边坡初步设计参数,2#场平所有典型剖面所有工况稳定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的要求,即2#场平整体趋于稳定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但2#场平各典型剖面短暂状况安全系数与规范允许值相比有点偏大,需要调整边坡支护措施再试算一遍。采取的措施为调整2#场平边坡筋带的总长度(调整后长8.00m)及锚固长度[4](调整后长5.00m),调整后2#场平的所有典型剖面所有工况均需重新计算安全系数。经计算,2#场平各典型剖面各工况安全系数汇总见表3.2.2-3。

表3.2.2-3 2#场平各典型剖面各工况安全系数汇总

场平

剖面

安全系数

持久状况

短暂状况

偶然状况

持久状况1

持久状况2

最不利情况

偶然状况1

偶然状况2

222.60m水位

236.00m水位

222.60m水位

236.00m水位

2#场平

3-3

1.330

1.547

1.192

1.274

1.475

4-4

1.363

1.579

1.223

1.302

1.501

5-5

1.329

1.545

1.196

1.274

1.475

6-6

1.334

1.549

1.196

1.276

1.477

注:2#场平钢带长度为8.00m,锚固长度为5.00m。

由表3.2.2-3可知,调整筋带参数后,2#场平所有典型剖面所有工况稳定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但与规范允值相差不大,即2#场平整体趋于稳定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边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以原设计方案为最终方案,即:

2#场平边坡下部为C20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砌筑至墙顶高程230.00m,该挡土墙沿河侧边坡坡比为1:0.05;边坡上部为混凝土面板加筋土挡土墙,筋材为钢带[6],长度为9.00m、锚固长度为6.00m[4],边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护面板,防止水流冲刷,挡土墙边坡坡比为1:0.75,直接砌筑至墙顶高程240.00m。场平边坡结构设计见图2.1-1。

参考文献:

[1] GB 50201-2014 防洪标准[S].

[2] SL 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

[3]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

[4]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5] NB/T 35111-2018 水电工程渣场设计规范[S].

[6] 陈忠达. 公路挡土墙设计[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