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及发展创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浅谈 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及发展创新思考

涂云宽

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云南省 650217

摘要在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地质勘查人员掌握勘查技术应用方法,并能结合自身经验合理进行应用,以便实现勘查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加快煤炭地质勘查的效率。为达到预期的勘查目标,煤炭地质勘查人员就需要正视自身工作,并加强先进勘查技术的学习,掌握煤炭勘查要点,合理利用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与此同时,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应该适当引进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并加强勘查技术的创新研究,从而做好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推动我国新时期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方向


1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应用原则

1.1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应用原则之一,该原则主要指的是在节约成本基础上进行地质勘查。因为通常煤炭资源勘查面积较广,勘查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勘查技术进行支撑无疑会增加一些成本消耗。为此,伴随煤炭资源勘查技术的不断优化,勘查人员应当遵循经济性原则开展勘查工作,以降低这方面的成本消耗,取得良好的资源开采效益。

1.2环保性原则

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应用时,勘查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基本的环保意识,遵循环保性技术原则,避免对于周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但是,在实际矿产资源勘查中,一些勘查技术的应用会破坏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增加地质灾害以及事故发生的几率。为此,在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中,勘查人员应当遵循环保性原则,加强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等意识的转变,实施一些有效的绿色技术,从而推进地质矿产开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煤炭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探查煤矿周围的地质状况,如煤矿区域的岩土性质、水质情况等,有效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勘查煤矿周围的地质情况,并对勘查结果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煤炭开采地区周围的地形、水质等因素进行分析,明确煤矿地质性质的影响因素。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煤矿的岩土性质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避免煤炭开采中岩土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开展,更好地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当然,煤炭地质勘查的数据还可以用来分析煤矿开采过程中潜在的安全事故,从而能够提前展开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更好地确保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

3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直接的影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引起沙漠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煤炭资源保护缺乏完善的体系,使当地的地质生态环境及水源受到不利影响,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也不符合我国生态型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

3.2地质灾害事故频发

事实上,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时,也容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事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为此,针对这类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就其地质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与我国地质环境复杂有关。我国地大物博,地貌多样,而地下水文地质环境更是具有复杂性,如果开采煤炭资源,很容易影响地质平衡,进而产生一些地质灾害问题。其次,与人为操作有关。一些勘查人员具有盲目性,缺乏勘查前的评估处理环节,这就容易增加矿井事故产生的概率,出现较多突发事故问题。

4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进展及形势

4.1开展绿色煤炭资源评价

绿色煤炭资源主要是指在先进的技术应用下,煤炭资源条件适宜、生态环境良好、能够进行安全的有效开采、具有高效利用价值、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煤炭资源。我国以往的能源体系发展不够成熟,存在着发展不协调、开采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之处,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开展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理念,并且初步建立了评价标准体系。绿色资源评价技术需要考虑资源具有的特征,包括所需的环境条件、开发条件以及利用难度,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指示作用。

4.2矿井水害勘查防治与矿山灾害救援钻探技术

我国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矿区地下水勘查和矿井水害类型划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矿井水隐蔽致灾精细探测和灾害异常区块的主动改造,运用多分支水平井注浆加固煤层顶底板技术,实现了水害防治。煤矿顶板突水的预防方法目前主要以限厚开采及预疏降为主,在研究导水裂缝带高度及含水层富水性的基础上,采用防治方法预防顶板突水水害,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形成了大型地表水体下采煤防治水等关键技术。在底板水害防治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带压开采、疏水降压、底板改造等多项关键技术。矿山灾害救援钻探技术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地面快速垂直孔钻进技术、救援钻孔定向钻进技术、救援钻孔护壁技术、救援孔准确定位技术,能够在地下含水层、破碎地层、矿山采空区、松散地层及流沙层、坚硬砂砾岩层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快速、准确、安全钻进及成孔。救援钻孔分为小口径地面探测孔,主要是实现地面快速观测、信息传递及营养液的输送;大孔径救援孔则是实现井下被困人员快速提升。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勘中心在我国多起矿难中运用该技术成功实现了救援。

4.3煤矿区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采矿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及诊断技术上取得了新进展,针对煤矿区的环境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针对西部地区的高强度开采导致的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资源贫瘠等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研究出了植被筛查、选种及培育、快速进行植被恢复、维持生态稳定的技术。东部地区则针对降水丰沛而造成的积水区大面积塌陷,提出了防止洪涝灾害、控制矿区潜水位、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立体化的修复技术。这些技术的提出,为煤矿区环境的治理及修复提供了保障。

5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5.1联合互联网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新时代的大数据及共享经济前提下,互联网为各个产业提供了创新及发展的动力。煤炭地质勘查技术要想取得跨越性的进步,需要借助科技的帮助,建立一个煤炭地质服务云平台,在云平台上实现能源资料共享,远程指挥控制勘查现场的工作,使煤炭资源更加可视化、透明化、三维化。同时还需建立一个集展示、交易、合作于一体的高科技平台,面向政府及各个企业,打开矿产市场,制定更加全面的开采方案。智能化、服务化的平台更能为煤炭地质工作的发展培育新动能。

5.2适应“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与矿产地质保障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行为,矿业开发是重头戏,既对所在国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对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结构调整和稀缺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建设和矿业开发将带动测绘、勘查等许多基础性研究与建设项目。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地质特征,助力我国地质勘查技术走出去,发挥国内煤炭地质队伍的特色和优势,形成适应“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与矿产地质保障体系,服务沿线国家经济建设,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3提升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源白于国内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国内煤炭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国外也是十分常见的。而且技术本身对煤炭地质情况分析需求比其他技术都要高,即包含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等一些技术,同时还注重技术本身融入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的技术研究,完整展现煤这种资源的构成,从而有效了解其物理化学反应情况,以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6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结合诸多信息化的内容,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煤炭地质勘查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解决。为进一步提升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就需要国家、企业及个人等主体,全面认识到提升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切实从当前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实际情况出发,持续提升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整体水平,为党和国家打造出一整套现代化的煤炭地质勘查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4):223-224.

[2]王景亮.新时代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及发展方向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