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探讨

赵倩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因为一旦工程造价上爆发风险,会导致建筑企业承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面临纠纷或其他负面影响,所以如何做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是值得施工企业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中主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上针对性地探索各类风险、成因对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0.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即工程造价风险体现于各个方面,如业主、资金运作模式、承包关系、施工水平、安全防护等,只要这些方面中有任意一方发生变故,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造价风险。而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体系,某些时候无法做到全面、妥善防护,而本课题研究可以给相关企业提供一条较为明确的思路,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表现与成因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表现、成因较多,所以考虑到篇幅问题,下文仅列举了部分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深入分析。

1.1 市场行情波动风险

市场行情波动是指工程材料、设备市场的价格波动。这种波动在建筑行业非常常见,因此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风险。从机制上来分析,因为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立时设定好的,且设定的最终造价来源于工程材料、设备需求与市场当前单价,这种造价设定方式在表面上可以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在项目成立后市场上的材料、设备向上波动较大,则工程造价就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这样就导致了造价风险爆发。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遵循基本原则对市场材料单价进行了统计,并精确核算了工程所需材料的总量,通过计算确认造价为三百万元左右,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材料单价上涨了10元,超过了约定幅度,且施工过程中未向建设单位提交书面认质认价报告。这时该工程核算出的三百万元造价与当前实际造价相差了约三十万元,而这三十万元根据合同条款需要由施工企业承担。

1.2 工期造价风险

在任何工程项目成立之后,业主会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总工期要求,即工程必须在指定时间完工,如果拖延则有权拒绝支付总工期以外的资金,且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赔偿业主损失。因此,在总工期要求下,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会根据每日工程量规划出工程进度方案,并结合方案来开展工程进度。但是,事实上不少工程在工程进度管理上都有所欠缺,不能完全保障工程能在指定时间完工,这时在业主拒绝支付额外资金的条件下,剩余资金依旧由施工企业承担,由此爆发工程造价风险。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根据业主总工期要求进行了工程进度规划工作,得出了精确的进度管理方案,但是在方案实施中,因为企业错误估计了每日可实现工程量,导致施工进度无法满足总工期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为此“倒贴”了三十万元左右造价资金。

1.3 意外造价风险

在工程造价设立、项目成立的基础上,施工企业就会尽快开工,过程中通过严谨的调查、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工程造价安全,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遭遇了某些意外,则会导致工程实际造价上涨,随之爆发造价风险。意外风险是指工程建造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结构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被破坏,迫使施工企业必须出资进行修复,这样一来不但直接使施工企业承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工期造价风险。例如,某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时遭遇了大风天气,导致企业自有施工设备损坏,根据统计这一意外使得施工企业承受了十万元左右的经济损失,同时依照当前工程进度方案,企业还可能面对近二十万元左右的工期造价损失。

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2.1市场历史行情信息分析

因为市场行情波动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风险管理上无法完全消除,只能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概率。这一条件下,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在造价设定之前,先对市场历史行情进行调查,此举可知市场各类产品的单价在近期的波幅,随后选取波幅最大值与最低值,从中找到均值作为造价核算标准,并且在签订施工合同时约定材料价格风险承担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当物价变化超过合同约定幅度时,采购材料和工程设备前,向业主提交一份能阐明采购材料和工程设备数量和新单价的书面报告,核实后采购,能够保障工程造价的风险抵抗能力增强,不容易因市场行情波动而爆发风险。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通过相关调查工作了解到,近两年以来市场混凝土材料单价的最大值、最小值,从中选择了中间值(均值)进行了造价核算,待项目成立后当地市场材料价格依旧发生了向上波动,由于合同约定明确且材料认质认价工作及时有效,使工程实际造价依旧保持在合理造价范围内。

2.2工期盈余规划

工期盈余规划策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分别为总工期调节、工程进度把控。首先,在总工期调节上,虽然业主是总工期设定的主导者,但如果业主设定总工期过紧,建筑施工企业就应当考虑到工期造价风险问题,要与业主商讨对总工期进行调节,确保总工期有盈余来承担可能爆发的工期造价风险。其次,在工程进度把控上,根据有盈余的总工期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量来合理设定工程进度方案,且针对某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步骤,尽可能多地延长其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进度方案合理性,这样即可避免工期造价风险爆发。

2.3施工安全防控

意外造价风险同样不可避免,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角度上,应当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爆发。策略有三大要点:①关注施工现场环境,排除一些对工程有害的因素;②关注近期气候变化,如果存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当做好相关防护工作;③考虑到某些意外因素的突发性,每次施工完成后都要做好支护、遮挡工作,以起到预防作用。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针对高层工程结构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完成后,采用“临时支护”手段来进行支撑,以免高层结构被高空风力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管理”课题进行了分析,可知工程造价风险表现与成因较多,且任意风险都可能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做到提前防护。文中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中各类风险与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策略相互之间互不冲突,可以叠合使用,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做到风险防护全覆盖。


参考文献:

[1] 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措施[J].万欣欣.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3)

[2] 分析工程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刘桂云.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

[6] 试论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措施[J].黄福生.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8)

[4]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丁宝成,沈玉志.中国科技奖励.2006(04)

[5] 建设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咨询——为业内推广风险管理服务而作[J].孙占国.建设监理.2011(08)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