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的临床分析

李磊

湖南省郴州市中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6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97.5%高于对照组88.75%义(P<0.05),在不良症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低于对照组13.75%(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75%低于对照组11.2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治疗效果佳,降低临床不良症状和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中西医结合;肝胃不和型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多发疾病,可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病。发生溃疡的部位可在胃部、食管以及十二指肠等,在临床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1]。在中医范畴内对消化道溃疡进行治疗主要就是疏通胃部经络和虚寒热燥等方面。而根据临床需求,中西医结合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得到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认可,因为有中西医治疗消化道溃疡有着多靶点而且不良症状少等优势,符合现代患者的要求和临床需求。因此,本文针对16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共16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80例。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0至67岁,平均年龄(40.4±2.1)岁。病情:胃部泛酸30例,腹痛22例,大便发黑23例,腹部灼热18例;观察组:男性46例,34例;年龄21至68岁,平均年龄(41.7±2.3)岁。病情:胃部泛酸32例,腹痛21例,大便发黑22例,腹部灼热16例;在一般资料方法进行对比,两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差异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2]

①腹部有压痛感;②胃部反复疼痛;⑧确诊为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④通过检查,患者均有溃疡的情况;⑤非哺乳和妊娠、月经期女性;⑥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西药治疗。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剂量为15mg/2次/日。果胶铋胶囊,剂量100mg/2次/日。阿莫西林,剂量为250mg/3次/日。服用每次药物间隔15分钟,用水送服。

观察组: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选用白芍15g、柴胡25g、白及25g、甘草15g、香附15g、陈皮15g、海螵蛸15g药物,用水熬制,剂量100ml/2次/日。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对患者均进行20天的治疗。

1.4观察指标[3]

评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基本体征指标正常,腹痛、胃部反酸等症状消失,溃疡部位恢复正常;有效:基本体征指标正常,腹痛、胃部反酸等症状偶尔发展,溃疡部位明显好转;无效:基本体征指标不正常,腹痛、胃部反酸等症状无好转甚至严重,溃疡部位无好转趋势。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情况,若有不良症状的情况发生马上通知医师进行处理。记录在临床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97.5%高于对照组88.75%,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80

32(40)

39(48.75)

9(11.25)

88.75

观察组

80

38(47.5)

40(50)

2(25)

97.5

X2


5.895

5.585

7.475

6.686

P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

在不良症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低于对照组13.75%,两组相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过敏

头疼

血压升高

心率异常

皮肤红肿

总发生第

对照组

80

5(6.25)

2(2.5)

1(1.25)

1(1.25)

2(2.5)

13.75

观察组

80

2(2.5)

1(1.25)

0(0)

0(0)

1(1.25)

5

X2


4.767

4.875

4.684

4.064

4.977

5.34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75%低于对照组0.25%,两组相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n,%)

组别

例数

胃穿孔

胃出血

癌症病变

幽门梗阻

总发生率

对照组

80

3(3.75)

4(5)

1(1.25)

1(1.25)

11.25

观察组

80

1(1.25)

1(1.25)

0(0)

1(1.25)

3.75

X2


4.435

4.786

4.536

4.567

5.424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诱发消化道溃疡的因素尚不明确,通过其他文献研究得知发病多于幽门螺杆菌、环境的变化、生活饮食不规律、遗传因素以及脾气暴躁等有直接关系,是胃粘膜受到损伤而引发消化道溃疡[4]。很多患者初期不及时进行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发展逐步恶化,导致严重的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消化道溃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酸情况和消化不良情况,所以,可根据这一病情特点进行抑酸治疗。在抑酸的过程中联合胃粘膜保护剂更有利于病情恢复,对于消化不良症状可以采用能提高胃动力的药物,使胃部尽快排空,最终达到溃疡快速治愈的目的。

在中医方面认为消化性溃疡是胃疡、胃脘痛范围,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因素有寒气过重,饮食不规律,肝气犯胃、血液循环缓慢以及肝脏和胃部过于虚寒和燥热等有直接关系。在临床症状方法,中医方面可分为主次之分,胃部反酸,胃胀胃痛、嗳气为主要症状;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以及胃脘嘈杂为次要症状。肝气犯胃,使胃部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了嗳气和反酸的情况[5]

对于消化道溃疡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治疗目的就是对胃粘膜进行保护,控制胃酸的形成,消除Hp。而中医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缓解胃部疼痛,化瘀理气,达到调节肝脏和脾胃功能的目的。本次中医治疗中的汤剂成分有:柴胡可以疏通肝脏瘀堵的地方;白芍有着止痛补血的效果,对肝脏有着保护效果;陈皮可以疏通气血,提高脾脏功能;海螵蛸可以抑制反酸的情况,同时有着止血祛湿的优势;白及可以消肿止血;甘草有着止痛止咳、清除体内热毒,补脾祛痰的效果;而且都是中药材,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性更高。西药治疗的劣势就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良症状和并发症较多,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期间停药容易造成复发的情况

[6]。中西医结合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协作,增加药效,减少不良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目前患者服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求英语对机体损伤较小的药物,而中西医治疗完善符合,同时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效果显著,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更高,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浩亮,崔永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7):23-24.

[2]严仕梦,胡啸明,韩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13):1001-1006+1011.

[3]拉扎提·巴合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5):32.

[4]郑丽玲,黄志昂.四六煮散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3):9-12.

[5]刘利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3):40.

[6]付扬.消化性溃疡经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256-2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