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场

沈美娇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数学课堂教学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但仍然有部分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并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些教师并未在实践中落实,使其流于形式。数学的概念、公式和数量关系都要通过学生的正确思维才能做到理解和运用。而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需要长期过程。因此,数学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进行具体规划。本文主要从趣味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灵活教学,发散学生思维、系统教学,增强学生思维、合理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趣味教学;灵活教学

在之前的课堂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将分析教材内容视为关键目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单方面给学生灌输知识,直接将数学教材的公式、定理等告知学生,随后就让学生自行练习习题。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教学速度,却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得不到发展。在新时期环境中,教师开始着重关注学生的各方面成长情况。教师在给学生开展教学时,要突出他们的主导权,驱使他们自主探索教材知识,以此发展他们的学习思维。之后,在教学的环节中灵活开展教学,对学生产生启发,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场。

一、趣味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兴趣会决定了人们对某件事的投入程度,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受到兴趣的影响极大。所以,为了实现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目的,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欲是主要途径。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迎合学生的爱好,选择有趣的资源渗透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驱使他们专心探索数学教材,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融入趣味资源到教学中,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我利用现代化技术给学生呈现不同数量的物品。依次给学生呈现十个苹果、一百个梨、一千个杏,直到一亿个原子。在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中,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发现了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在课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教学,增加了课堂中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灵活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在教师落后思想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也变得单一,学生在分析数学知识时角度只有一个,导致他们的思维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鉴于此,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借用游戏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转换角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要灵活开展教学,启发学生转换角度理解知识,以此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掌握了三角形的知识。随后,我让学生进行“你比划我画”的游戏。学生之间两两一组,一个学生用手指比划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另一个学生则要准确画出来。每人画五个三角形,然后再进行互相评判,看谁画得比较准确,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有趣。学生在观察对方画的三角形过程中,也更深刻理解了三角形的特点。这样,通过在课程中灵活开展教学,以游戏的形式促使学生快速思考,使学生从三角形内部出发研究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系统教学,增强学生思维

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给学生开展教学的,而且在课堂中也没有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到的数学知识。直接减弱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也对学生系统思维的形成没有益处。对此,在当前的课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化教学的方式,在教授某一个知识点时,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发现知识脉络,使学生缓慢形成系统化思维,以此增强学生独立探索技能。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要开展系统教学,指导学生发现知识脉络,增强学生独立探索技能。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答案计算方法,我们之前也学习到了乘法知识。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回忆一下吧。”讲完后,我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到的乘法运算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的知识探究新知识,使学生顺利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也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数学知识网络。这样,通过在课程中开展系统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识探究新知识,使学生在探究中建立了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了系统化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合理教学,培养学生思维

数学中的知识复杂多样,有的数学公式或定理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划分清楚数学知识的使用情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注重帮助学生分辨公式定理,使得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这不仅会让学生浪费学习的时间,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教学,引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分情况研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情况,引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辩证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学生说:“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学生开始在课程中进行探究,我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对比两个图形的性质。学生发现长方形的性质适用于正方形,而正方形却有其独特的特点。学生思考之后发现,长方形是一般情况,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殊情况,对这两个图形有了准确的认知。这样,通过在课程中兼顾学生的情况,引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准确掌握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总之,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场,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发散,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璐,赵建华.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中国教师,2020(S1):170.

[2]李文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