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陈彩霞

福州市马尾区医院 350015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周各25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良率为6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的辅助下,经由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为手术的顺利时候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超声引导;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中常见的麻醉手段,但是因为臂丛解剖复杂,在麻醉时候需要药品准入至筋膜腔隙方可成功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采取合适的入路方式非常关键,入路方式多种多样,如肌间沟入路、腋处入路及锁骨上入路等,采取以上入路方式均可取得一定效果[1]。本次研究应用分组对照方法,探讨了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拟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2)临床资料完整。(3)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2)麻醉禁忌者。(3)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3~70岁,平均(54.12±2.26)岁。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2~71岁,平均(53.96±2.3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对照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应用神经刺激仪穿刺定位,以1m电流在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部位刺入,在肌肉收缩后电流降至0.3mA并再次出现肌肉收缩,回抽未见血流可注入0.4%罗哌卡因25-30ml。

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如下:麻醉前给药同对照组一致,在锁骨上2cm位置放置超声探头,呈现臂丛上干、中干与下干,应用体表定位干预,在大于等于2个定位处确定具体刺入位置。麻醉医生在超声引导的帮助下,对于针尖稍微偏向中线经中斜角肌的位置推送至臂丛中干背部、臂丛下干腹部间的位置,若是回抽未见血流的流出可以注入相应麻醉药物,采取分次注入药物的方式,回抽一次经局麻药物自臂丛中干及下干间隙位置充入,见臂丛下干被环形液性暗区围绕为注入满意。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麻醉后的心率与血压均保持稳定状态,未见疼痛并且术后未用镇静剂;良:麻醉后的心率及血压轻微波动并且存在轻微疼痛不适,术中需应用小剂量镇痛药干预;差:麻醉后的心率、血压明显波动,疼痛明显,需要更换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案。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

    1.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的麻醉效果上。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为(3.21±0.66)min,对照组为(5.52±1.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持续时间为(10.02±1.18)min,对照组为(13.16±1.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n(%)]

组别

n

优良

观察组

25

17(68.00)

6(24.00)

2(8.00)

23(92.00)

对照组

25

9(36.00)

7(28.00)

9(36.00)

16(64.00)

x2





5.711

P





0.017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并不少见的麻醉方案,目前在四肢骨折、创伤患者中广泛采取这一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是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同时对生理功能影响小,是上肢骨折常应用的麻醉方案[2]。而在麻醉的实施上,为了确保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还需要采取合理的入路方式,以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往往是借助神经刺激仪引导入路方式,而这一方式的时间长并且存在药物未能准确注入的情况,这样使得麻醉效果往往不佳。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方式,能够在手术实施的过程显示及调整穿刺针的合理位置,此外调节穿刺针斜角方向,让局麻药物可以注射到靶神经周围,且在局麻药物扩散的时候进行观察,这样区别常规神经刺激仪引导穿刺,超声引导的穿刺准确率高,如此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让麻醉可顺利进行[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麻醉效果上,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满意,麻醉起效时间迅速并且可以维持较长神经阻滞效果,大大提高麻醉优良率,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章启湘, 倪晶. 肌间沟超声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 2020, 3(04):33-35.

[2] 张锦芳.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15):112.

[3] 王利平, 喻红彪, 苏明萍. 超声引导下喙突旁入路与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71(0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