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透光灯片多次包胶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厚透光灯片多次包胶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李晶

身份证号码: 42230219820721****


摘要:文章对汽车车灯透光片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大厚度注塑件的堆积成型与多次包胶注塑成型技术,依照PMMA材料的基本属性,设计此车灯透光片利用一次注塑、二次包胶的注塑成型技术,并完成注塑模型的设计优化。通过实践证实,多次包胶注塑成型工艺制作而成的厚透光灯片质量效果良好,厚度较大,成型时间比较长,值得生产应用。

关键词:厚透光灯片;包胶注塑工艺;模具设计


现如今,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汽车灯中零部件常用玻璃材质、PMMA,尤其是汽车灯中透光片。然而,车灯中的透光片,由于对其透光性能、尺寸精准度、应用环境等有较高要求,尤其对于大厚度透光片来讲,国内只有少数汽车生产企业拥有此项技术,主要依托于进口。可见,探索厚透光灯片多次包胶注塑工艺和模具设计十分关键。

  1. 塑件结构和成型概述

  1. 塑件结构概述

汽车车灯透光灯片的厚度达到26.5毫米,重量达到150克,平均厚度约为25毫米,材料缩水概率为5/1000的PMMA[1],要求塑件不能存在气泡、留痕、缩水变形,尽量在一套模具注塑成型。

  1. 成型概述

基于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由于汽车车灯透光灯片厚度约为26.5毫米,利用普通注塑成型往往满足不了质量要求,且注射成型时间相对较长。长时间注塑加热,容易使产品出现变色。根据实践研究发现[2],透光片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堆积注塑成型技术,主要原理作用是把产品划分为厚度方向的五层,每层厚度约为5毫米,对每一层展开注塑处理,从而达到材料堆积的效果。(2)多次包胶注塑成型技术,主要原理是把产品从内向外展开分层处理,应用注塑料流把前一次的注塑“产品”加以包裹,通过多次“包裹”之后,形成产品塑件。

  1. PMMA材料的分析

PMMA也被称作为有机玻璃,有着较高透明度,白光透光率达到92%,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PMMA材料属性与注塑工艺有以下几点要求:(1)有着良好吸水性能,吸水率处于0.3%-0.4%之间[3],注塑过程中应保持0.1%,否则会在塑料熔体表面出现气泡、气纹现象,使透明度降低。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在注塑之前利用温度为80℃-90℃对原材料展开干燥处理。(2)由于PMMA熔体粘度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差,熔体粘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性较高,原材料熔化温度超过160℃,分解温度达到270℃。在成型期间,主要通过调节注射温度的方式,使熔体粘度发生变化,并在注塑机的选取方面,应用比较深的螺槽、比较大的射嘴孔直径的注塑机。

  1. 模具结构设计优化

  1. 主诉形成技术分析

  1. 浇口设计概括

依照透光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要求,不能将浇口直接设计于产品表明,还要在每次注塑过程中,设定一段进胶延伸段,详情见图一。基本作用包括以下几点:(1)主要用于开设浇口;(2)主要用于下一次注射成型固定支撑。进胶延伸段在最后成型之后,利用激光技术,把其切割去除,以便获得透光片产品。

61c4105b4aab0_html_40a8228c4e9f9aeb.png

图一:产品胶进胶工艺

  1. 包胶成型设计

结合透光片结构和进胶位置的设定情况,在生产期间也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二次包胶注塑成型,三次冷却固化,从而获得相应模具结构工位模型。在模具中设置3个热流道注射口,主要运作原理是[4]:每次注胶完成后,模具顶出装置一次,分度装置使“产品”旋转60°,顶出装置缩回,使模具处于闭合状态,展开下一次注塑,如若动模旋转一圈,也就等同于完成一个产品的包胶注塑成型。

  1. 浇注系统设定

依照一次注塑成型、二次包胶注塑成型的成型工艺设计方案,选取双炮头注塑机设备,便于对不同注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一次注塑成型和第一次包胶注塑成型形成的产品属于半成产[5],此时对注塑条件的要求比较低。但是为了便于模具调试,在流道设计过程中,应用相同浇注系统完成,详情见图二的浇筑系统。此浇筑系统通过注射剂的一号炮头进行注射,第二次包胶注射成型生产的产品作为塑件成品,且对注射条件有较高要求,在流道设计过程中,利用单独浇注系统B形成。模具当中,各个浇注系统均运用针阀式流道喷嘴,以便试模时对各个喷嘴顺序加以管控,确保各个喷嘴按照顺序要求完成有关动作,注射质量合格的产品。

61c4105b4aab0_html_45644aa17e62a1b1.png

图二:针阀式热射嘴分布图

  1. 模具工作具体流程

一个透光片产品的注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首次合模,经过热流道控制系统,将第一次、第二次包胶成型向对的针阀式热喷嘴2、热喷嘴3进行关闭,首次注塑成型针阀式热喷嘴1打开,注塑机实施注塑,完成首次注塑成型,形成第一件半成品Ⅰ。(2)首次开模,旋转顶出推板20促进第一次注塑成型完成件1顶出,同时利用注射机将机构上伺服系统顶出,并带动旋转顶出推板20,转动60°,把件1带动至第一次冷却固化部位。(3)第二次合模,件1在首次冷却固定部位实施冷却固化处理,并经过热流道控制洗脱液,处于原各个热喷嘴的开关状态,注塑机设备实施注塑处理,完成第二件半成品。(4)第二次开模,通过旋转顶出推板20顶出件1、件2,并在伺服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旋转顶出推板20,旋转60°,把件2旋转至第一次冷却固化部位,把件1旋转至第一次包胶成型部位。(5)第三次合模,利用热流道控制系统,将热喷嘴1、热喷嘴2启动,注塑机设备实施注塑处理,完成第一次冷却固化后件2,在位于包胶成型部位,形成半成品Ⅱ,此时件2在第一次冷却固化部位已经完成冷却处理,而在第一次注塑成型部位形成第三件半成品Ⅰ。(6)第三次开模,旋转顶出推板20,将件1、件2以及件3顶出,并旋转60°,把件1、件2、件3转到第二次冷却固化部位、第一次包胶成型位置、第一次冷却固化位置。(7)第四次合模,此时热喷嘴1、热喷嘴2持续运作,在第一次注塑成型部位得到第四件半成品Ⅰ,此时件1完成第二次冷却固化、件2完成第一次包胶成型、件3完成第一次冷却固化处理。(8)第四次开模,旋转顶出推板20,将件1、件2、件3、件4顶出,并旋转60°,把件1转到第二次包胶成型部位,件2转到第二次冷却固化部位,件3转到第一次包胶成型部位,件4转到第一次冷却固化部位。(9)第五次合模,利用热流道控制系统,将热喷嘴1、热喷嘴2、热喷嘴3相互打开,注塑机实施注塑。完成第二次冷却固化件1,在第二次包胶成型部位,形成半成品Ⅲ,此时件2处于第二次冷区固化部位完成冷却处理;然而在第一次包胶成型部位完成件3第一次包胶成型处理,形成半成品Ⅱ;件4处于第一次冷却固化位置,完成冷却处理;在第一次注塑成型部位形成第5件半成品Ⅰ。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注塑过程反复以上制作过程,即可得出完整的半成品,如图三所示。

61c4105b4aab0_html_c54fd6b2fcadb1b2.png

图三:注塑流程产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汽车车灯透光片结构、功能以及材料属性过程中,应用包胶注塑成型的注塑技术,对注塑模浇口、包胶成型于模具当中的试验过程,模具浇筑系统和模具结构展开设计优化,说明透光片注塑成型的基本流程。经实践证实,汽车车灯透光片注塑模具设计符合标准,工艺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产品质量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洪耿松,蒋海东.厚透光灯片多次包胶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J].塑料科技,2020,48(3):4.

[2] 周建安.手机背夹电池内盖包胶注射模具设计[J].中国塑料,2019,33(03):101-104.

[3] 徐新华.操控旋钮双色注射成型热流道模具设计[J].中国塑料,2020,318(09):87-92.

[4] 张春彬,范红杰,邹积洋.扫描仪双色手柄注塑模具设计[J].工程塑料应用,2020,48(4):7.

[5] 郝彦琴.体温计外壳双色成型复合抽芯机构三板模具设计[J].中国塑料,2020,034(003):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