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

李彭

上海市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 上海 201205


摘要:近些年,我国各地区时常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带来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防火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防火工作一直都是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更需重视防火监督工作,但因种种原因影响,如今其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尽快结合现实状况,详实明确工作问题,探究针对性改进方案,以此推进防火监督工作的完善,促进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防火监督工作;困难;解决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对于消防防火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阶段消防监督执法检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实现“防在前”的工作目标,需强化对消防防火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分析研判当前防火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切实提升消防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

1消防监督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困难

1.1基层监督执法力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基层消防执法部门面临的现状是人员少、任务重。 一是监管对象和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与双随机抽查任务仍然存在较大供需矛盾,且短期内无法通过增加编制的办法缓解。二是监督执法任务繁重。个别基层单位监督干部少但社会单位数量多,加之各类会议、联合检查、宣传教育及信访举报等工作,导致基层监督执法任务繁重。三是防火监督员业务水平不高。一些基层消防执法部门防火监督人员不仅工作思路不明朗,实际的业务水平也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环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监管力度不足。

1.2消防监管执法边界不明晰

一是双随机抽查责任边界不清晰。消防执法抽查内容涉及管理责任、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疏散演练、用火用电等各个方面,抽查任务量巨大,现场抽查过程中具体抽查消防设施的数量、检查到什么程度,这些比例和数量,没有标准规范。 这种模糊的范围界定,不利于理清双随机抽查工作中的责任边界,导致基层监督员现场检查有顾虑。二是对消防执法人员的追究范围过宽。从近些年全国发生的有一定影响的火灾事故问责情况来看,消防机构及其消防执法人员被责任追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就会追究包括事故单位、地方政府、消防机构等相当一批人的责任,具有株连的特征,视乎变成了只要发生事故就应当被追究责任。

1.3职能部门相互间沟通协作不畅

火灾防控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因此,防火监督理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单纯依靠防火监督部门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从目前来看,政府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协调不善、交流不畅、任务完成进度不一致的现象,无论是日常的巡检、监督还是火灾出现后的消防救援,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仍未有明显改变,这样就难以形成整体的合力,单部门作战不仅难以带来理想的工作效果,还可能造成火灾事故后的一系列其他问题的发生。

1.4防火监督资金投入不足

从当前政府部门在灭火救援方面的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在灭火救援方面极为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但单从防火监督工作的资金投入来看,无论是政策上还是成本预算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我国现行的《消防法》内容当中,对于消防机构防火监督部门的规定包括每年需要进行辖区内社会单位的全面检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关检测设施的配备,但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辖区单位的不断增加,消防设施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导致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且检查工作任务也越发繁重,但相关设施和设备的配备却有所不足,很多防火监督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深入和细致的检查,工作范围也无法做到全面的覆盖。

2针对防火监督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1强化力量配备,提升业务能力

中办、国办在印发的《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消防干部、消防员必须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方可从事执法活动,这就意味着取得执法资格的消防员也可以参与双随机抽查工作,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这一政策,通过定期举行培训和考核,全面掌握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力争缓解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少事多的矛盾。同时,要积极完善消防文员辅助执法制度,充分发挥其消防宣传、社会培训、档案管理等辅助性工作和协助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切实缓解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2.2细化完善消防执法责任边界

按照国办印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消防部门首先要厘清自身的法定职权边界,进一步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把本该属于社会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归还”社会单位,消防部门不能只做会查隐患的“安全员”,而应当成为培养安全员的“辅导员”和监督社会单位是否履职的“裁判员”。消防部门应当按照“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的原则,细化完善监督检查的责任边界,建议在明确现场抽查的内容、程序的同时,也要对现场检查的标准进行界定,明确对检查的部位、数量及抽查的方式,并合理界定抽查比例问题,为消防监督员现场检查提供制度依据。同时,还需从制度层面建立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保护体系,科学设定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不能笼罩在“给社会,给老百性一个交待”的魔咒之下,实事求是地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在一线执法的消防监督员安心履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3科学分配任务,强化部门协作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已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和配合,消防救援机构作为火灾防控工作的主力军,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对接政府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好消安委、安委会等平台,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及行业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各职能部门要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管理范畴,有效落实行业系统监管责任。要推行消防安全信息沟通和消防工作对口联系制度,做到信息资源在部门之间的共享,同时,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需加大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比重,以此倒逼推动政府及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真抓实干,最终形成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2.4合理增加防火监督专项资金

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需对各区域防火监督工作进行实地的调研,准确地把握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实际存在的困难,制定合理的防火监督所需资金预算方案,另一方面有关的消防部门也要合理利用好资金,积极引入先进的消防设备及技术,将当前的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融入到防火监督工作当中,提高数据的共享能力以及整合能力,方便消防监督员及时动态掌握消防安全情况,从而提高执法人员工作的效率。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增长,各类公共设施和建筑项目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防火监督工作难度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增多,因此,必须要正确面对现行防火监督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推进和解决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大力发展防火监督人才的专业水平培训力度,合理地进行防火监督专项资金的增加和科学使用,努力地进行防火监督管理体制的优化,如此才能够确保我国防火监督工作的长远发展,降低对经济建设发展的威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显,张文涛.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6):311-312.

[2]杜小雨.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05):167,171.

[3] 李华阳,于永 . 关于我国防火监督体制建设的思考[J].防火技术,

[4]卢婷,杨晨. 现行消防行政主体法律责任制度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5):59-61

[5]李 京,雷晓燕. “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武警学院学报,2020(04):21-24

[6]张永南.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分析及具体措施探究[J].理论研究.2020(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