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意义的五个维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意义的五个维度

何皎月,赵佳佳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人类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为塑造国家形象发出了中国声音,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了外在动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意义



  1. 贡献中国智慧:合作共赢新思维

当今世界,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发展大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1]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都将会阻碍全球化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要想改善人类现实生存境遇, 就必须勇于迈出开放发展的战略步伐, 要让世界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为各国人民所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为世界各国应对多样化的全球性问题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视角、新思路、新途径,主张合作而非对抗,提倡共商而非霸权,强调共赢而非独享。总之,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动体现了我国的外交路线和政策方向,推动了国际社会旧思维的转变,为世界各国和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1. 注入中国力量:和平发展稳定锚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但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困扰着人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独善其身。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日益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定锚。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积极发起并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红利。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我国积极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坚决履行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为《巴黎气候协定》的最终达成起到建设性作用;在维护共同安全方面,我国多次参与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推动伊朗核问题有效解决,针对朝鲜半岛核危机,阿富汗、叙利亚等问题,我国始终致力于推进各方通过对话谈判化解冲突矛盾,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建设性努力。中国通过务实可行的举措搭建了开放、多元、共赢的合作平台,在促进发展繁荣的实践中发挥了表率作用,为实现和平发展的世界梦注入了中国力量。

(三)提出中国方案:共商共享新理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难民危机,保护主义等问题成为阻碍世界发展的桎梏,治理赤字问题凸显,亟待解决。由于西方国家长期占据全球治理体系主导地位,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甚至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私属物品, 缺乏代表性、民主性和合法性,致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合理利益诉求和发展机会得不到保证。因此,革新全球治理理念, 重塑全球治理秩序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球治理赤字的国际形势,以大国担当适时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应对全球性问题开出了中国药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超越了一己之私,一国之利, 充分契合了世界人民对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期待与渴望, 表达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谋幸福、求发展、享和平的意愿与需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作为一种全新治理理念, 强调实现包容、互惠与可持续发展, 以兼顾、维护、实现共同利益, 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伙伴关系作为治理目标, 不仅为推动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更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中国方案。

(四)发出中国声音:回应质疑新话语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等级秩序,西方社会长时间垄断国际话语霸权,竭力遏制与自身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相对立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与之相伴随的是诸如“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抹黑中国的论调,致使中国国际形象受损。为了回应种种质疑,消解国强必霸的旧思维,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引经据典,强调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2]并且,我国积极利用主场外交平台阐述中国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积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正从理念阐释和实际行动双重发力去回应国际舆论质疑,以独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话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逐步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进一步塑造爱好和平、敢于担当、致力于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1. 助力中国发展:营造发展新环境

经过建国七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关键时期,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要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高远,坚守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致力于推动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准则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向着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能好。目前,我国已经同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1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层级的伙伴关系,形成了助力世界和平稳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广大“朋友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将继续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为世界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在与世界交互中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 人民日报,2013-03-24(2).

2[]习近平.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3-29(2).

[3]金灿荣,刘丹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延续性与开创性[J].求知,2021(08):17-20.

[4]刘雪莲,杨雪.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道路选择[J].探索与争鸣,2021(05):35-46+2+177.

[5]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J].学术探索,2021(03):40-51.

[6]张亚东,张鑫.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05):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