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分析

郭琳玲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就导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进行电力工程线路优化设计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电能需求势在必行。同时,电力工程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的经济稳定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不断进行电力工程线路优化设计也能够保证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线路路径的选择、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导电线三个方面论述了电力工程优化设计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优化

引言:近年来,电力工程建设迅速发展,电力线路设计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行电力工程线路优化设计已经成为电力工程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几点讨论:

  1. 电力工程线路优化设计综述

在电力工程系统建设过程中对线路设计进行优化,可以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供电质量与供电效率。对电力工程系统中的线路优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首先,在电力系统能够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保证电力工程线路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建设价格较低,施工环境好的路线,既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又能降低建设成本。其次,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建设地的地型地貌,并结合施工时的气候条件,设计多套线路路径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比选,尽量降低路线长度与施工工期,减少路线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另外,在电力线路施工的时候,要兼顾施工地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联系当地政府或者相关负责人,协商电力工程建设方案,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收集处理,尽量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环保的电力工程建设。

  1.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优化措施

  1. 线路路径的选择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线路路径的选择,合理选择电力工程线路路径,不仅能够降低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还能够减少在电力工程线路建设中的施工量。因此,设计人员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其他各种因素,通过不同线路方案的对比分析,选出最合理、最科学的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还应注意的是,遇到特殊的地质情况,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勘测,结合已有资料,设计出最合理的线路,保障施工安全。通过对附近的居住村民进行访问,听取村民对于线路选择的意见,在不增加成本、不影响工期的基础上,线路路径尽量选择直线,避免曲线路径。并且对线路通过区域的居住人群进行调研,统计居民的用电情况,保障电力工程线路百分百的覆盖率。同时,以居民的居住地为基点,合理设计线路,尽量使线路与居民居住地的平均距离达到最短。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线路时,要考虑建设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线路通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施工。

例如,选择电力工程线路路径的工作分为纸上定线和野外选线两步。在进行纸上定线工作时,设计人员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几个合理的线路方案,将这几个线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出一条成本低,施工安全性高的线路。初步确定线路路径的大体方案之后,设计人员需要进行野外实地勘察,对地质条件较差,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应当做出局部的线路路径调整,进一步优化纸上定线所确定的线路方案。对于穿越景区等特殊地段的线路,必要时做出改变,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而在村庄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电力工程线路,由于当地居民对附近的地质地形较为熟悉,设计人员可以向当地的居民询求意见,结合村民的建议,对电力工程线路的设计路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降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

  1. 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向和南北向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巨大,不同的季节气候也会有剧烈的变化。例如,内蒙古地区夏季天气炎热,秋季风速较大,而冬季时常有大量的降雪。气候条件是电力工程线路优化设计中无法确定的影响因素,但却对电力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无法忽视。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线路设计之前,应当收集建设地一年四季的气候条件与变化情况,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参考当地已有的电力工程线路设计,吸收经验,对线路路径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设计。除此之外,在电力工程线路建设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气候情况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避雷针等,保障施工安全,正常有序的推进施工进程。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天气寒冷,风速较大,经常出现降雪等极端天气,对电力基础设施损伤较大,电力线路上结冰或积雪过多,会增加线路负担,严重时可能会使线路断裂,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用电。因此,在进行东北地区的电力工程线路设计时,可以考虑架空光缆或者铺设相应的地线等方法,减少恶劣环境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影响。除此之外,养护人员定期对线路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清理线路上的杂物、覆冰等,确保线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台风和暴雨天气,在线路设计时尽量避免地质灾害频发地段,防止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或者电力工程完工后线路损坏。同时,施工时应增加电线杆埋深,防止因台风等不利因素导致其倾斜、倾倒。

3、选择适当的导电线

在电力工程线路建设中,导电线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依靠导电线将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形成电力网络,平衡不同地区的电力供应。因此,导电线在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导电线的成本支出也占据了整个电力工程线路建设一定比例的成本,降低导电线的支出成本能够为整个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节省开支,增加企业收益。而且电力工程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以及线路的使用寿命与导电线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设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情况等诸多因素,综合选择导电线的型号和规模。在电力系统线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到电线的型号和规模进行优化设计,再对整体线路进行调整,从而精确计算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

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导电线的选择之前,应做好施工环境与导线市场价格的调查工作。依据电力工程建设要求,合理选择导电线的型号和规模。根据施工环境选择导电线的敷设方式。最后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导电线的购买工作,用于建设施工。总之,电力工程设计尽量降低材料成本,增强经济效益。另外,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考虑长远,在满足导电线的标准承担负荷的基础上,根据建设地的实际用电情况预留出相应的负载,为日后的线路改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结论: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相应的提高等级。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今后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应该强化对电力工程线路的优化设计,认真分析目前线路设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克服影响线路设计发展的不利因素,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在确保线路质量满足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供电效率,保证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促使我国电力行业高速、稳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 卢健.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分析[J]. 环球市场, 2018, 000(034):229.
[2]曾鸣.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的优化设计探讨[J]. 电子乐园, 2019(19):1.
[3]袁慕. 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的难点分析[J]. 居舍, 201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