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皮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4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皮肤专科护士培训 中的应用

储丹凤 姚文悦 倪丹丹 顾彩云 王秀林 褚楚 张敏 谢明晖 *

( 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市 200433)

[摘要]目的 观察皮肤专科护士培训中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皮肤科60名规培护士,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综合成绩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案例分析、整体护理、基础知识、专科操作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在主动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带教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激发护士临床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护士的综合分析技能,在教学满意度方面也有显著增高的效果,可供皮肤专科护士培训中选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皮肤科;专科护士;临床路径;教学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linical path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 Methods: A total of 60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with 30 people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tradition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clinical path teaching method. We compar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metho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cores of case analysis, overall nursing, basic knowledge, and specialty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active learning interest, teamwork ability,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can stimulate nurses’ interest in clinical learning, enhance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improve nurses’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skills, and hav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aching satisfaction. It can be used as a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raining of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Keywords]dermatological department; specialized nurses;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标准化治疗模式与程序,它依托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针对某一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和疾病管理[1]。其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资源成本,提高临床质量[2-3]。临床路径教学法是指把临床路径理念与护理带教相结合,应用临床路径平台进行教学[4-6]。笔者在皮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带入临床路径教学法,取得很好的带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皮肤科轮转的60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人,轮转时间均为2周。观察组:男2名,女28名;平均年龄(21.46±0.57)岁。对照组:男1名,女29名;平均年龄(22.24±0.27)岁。两组规培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带教老师均为皮肤科高年资护师。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即入科后由护士长先介绍科室人员情况及环境,再分配给各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老师按照实习大纲实行“一对一”护理教学。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按照皮肤科制定并应用的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如湿疹、带状疱疹、寻常型银屑病、丹毒、大疱性类天疱疮、蜂窝织炎、过敏性紫癜、药物疹等实行。患者在首次入院后,医生进行查房并诊断,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以湿疹为例,护理临床路径时间分别为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6天、住院第7-21天(出院日)。护理内容有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治疗措施和心理护理)、瘙痒及疼痛评估、辅助检查、药物使用观察、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出院指导等。临床路径中每个阶段中的每一项均以医疗的临床路径及该疾病的护理规范为依照,并将之逐一细化。带教老师将该疾病的护理临床路径提供给护士,让其提前熟悉。患者入院后,护士跟随医生及带教老师查房,了解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后,根据护理临床路径内容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带教老师在护士执行完相应护理项目后,进行严格检查并在已完成的项目前打勾签名。在整个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不仅对护士所做护理项目进行督查跟踪,同时组织讨论,指导规培护士剖析在护理临床路径实施中所遇疑点难点。

1.3 观察指标

两组规培护士均在完成2周轮转实习后,进行整体护理、基础知识、专科操作、案例分析四个方面的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同时收集规培护士对临床护理带教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规培护士培训效果比较

观察组案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护理、基础知识、专科操作三个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均数±标准差)

分组

整体护理

基础知识

专科操作

案例分析

观察组

89.54±3.25

83.51±5.84

85.31±4.25

89.99±3.28*

对照组

87.63±4.26

82.37±4.75

82.51±4.73

83.77±4.23

注:*P<0.05

2.2 对两种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在主动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带教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培养自学能力、个性化护理方面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问卷调查

评价项目

组别

非常

有效

有效

一般

无效

平均

秩次

P值

主动学习兴趣

对照组

6

12

12

0

25.10

0.011*

观察组

16

8

6

0

35.90

培养自学能力

对照组

16

14

0

0

38.33

<0.001*

观察组

5

15

10

0

22.67

团队协作能力

对照组

6

12

12

0

18.50

<0.001*

观察组

30

0

0

0

42.50

护患沟通能力

对照组

8

12

10

0

25.50

0.015*

观察组

12

18

0

0

35.50

个性化护理

对照组

16

8

6

0

36.83

0.003*

观察组

6

8

16

0

24.17

评判性思维

对照组

10

12

8

0

29.10

0.043*

观察组

16

12

2

0

31.90

带教满意度

对照组

6

18

6

0

36.63

0.001*

观察组

16

14

0

0

34.37

注:*P<0.05

3 讨论

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带教方法是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高效教学模式,在很多发达国家中早已广泛应用,根据相关数据和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0%的医院都采用这种模式来培养护士,美国哈佛医学院首先将临床路径纳入了教学计划[7]。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带教方式也从单病种带教向复杂、多样的疑难病症带教过渡,同时有了更加成熟完善的评价方法[8-9]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通过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的对照该疾病临床路径各阶段进展采取相应护理[10],开展讨论与思考,循序渐进帮助护士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按照标准程序有计划地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对患者的护理出现遗漏现象,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11]。同时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与学生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护理小组,为了共同完成护理临床路径规定的工作相互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护士可以按照临床路径学习针对不同的皮肤科疾病以及不同的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案例分析能力。

对照组规培护士被动式获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稍有欠缺,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的自学能力,同时没有固定程序的束缚,护士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但是以上这两点对于护士的自身护理素质要求过高,对于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大部分护士来说,并不能做到。

对于带教老师而言,在实施临床路径式教学时,需要其自身不断学习提高,才能更好地引导规培护士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提高规培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有显著提升。观察组规培护士在案例分析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带教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

由于皮肤科疾病的特殊性,病程长、治疗反复、皮疹多样等可能会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双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成为皮肤科护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13]。综上所述,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到护理带教培训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是可供皮肤专科护士护理临床教学优先选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韦文浩.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求知导刊,2019(13):119-120.

[2]肖坤,解立新.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3):170-173

[3]赵媛媛.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9,(1):106-107.

[4]张景熙,石荟,夏阳,等.临床路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呼吸内科轮转教学中的应用与评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6):580-584

[5]林月梅,林惠玉.呼吸内科教学中的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1):2557-2559

[6]Holroyd-Leduc Jayna M,Steinke Vanessa,Elliott Debbie,Mullin Katherine,Elder Kevin,Callender Stella,Hildebrand Kevin A.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older adults using evidence-informed clinical care pathways.[J]. Canadian geriatrics journal : CGJ,2013,16(3):111-113.

[7]Pearson S D,Goulart-Fisher D,Lee T H. Critical pathway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are: problems and potential.[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5,123(12):941-948.

[8]宋丹丹,李静,张晓娇,李维娜,梁爽,樊桂莲.临床路径式联合PBL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132-134.

[9]季敏.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2):150-151.

[10]丁昱.临床路径在皮肤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中国医药科学,2012,2(6):116-116.

[11]黄晓静,莫愈君,许广换.临床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杂志,2011,6(6):403.

[12]付强,朴元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20):4475-4476.

[13]蒲静,黄国惠,秦小英,王永会.皮肤科护理中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究.医学信息,2018,31(A01):73-74.



作者简介:储丹凤(1977-),女,湖南衡阳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皮肤临床护理工作。


*谢明晖: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CHJG2020026长海医院教改项目(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