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进展

孙旋

徐州瑞博医院眼科手术室 221005

摘要:白内障是一种由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发病迟缓,并且会造成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超声乳化吸出术作为白内障疾病治疗的关键方式,对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有显著效果。角膜水肿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常见并发症,对其手术有效性产生消极影响,针对该并发症需要积极开展应对措施,加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患者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好更快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角膜水肿;护理;进展

超声乳化吸出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到白内障患者疾病治疗中,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炎症小,以及视力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不同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其中角膜水肿则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极易出现病变。而这情况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护理研究,文章基础分析疾病发生趋势与治疗方法,重点讲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手术室护理内容,同时对未来护理发展进行说明,旨在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实现患者疾病预后。

  1. 疾病发生趋势与治疗方法

白内障通常是由于晶状体混浊进而造成视觉障碍的疾病,晶状体作为眼球内部重要的光学部件,通常情况下是处于透明状态的,但由于机体的各部分原因造成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进而造成视力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患者失明[1-2]。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内障作为全球第1位致盲性眼病,目前在世界上发病率为46%,而在不同行白内障疾病中,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通常发生在超过50岁以上的患者人群,但是随着当前人们不正确用眼,同时生活水平提升造成患者代谢性疾病发生率增多,进一步使白内障疾病发生年轻化发展。

相关学者在报道中随机抽取50岁及以上人群6059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5448例受检人群出现白内障1265例,发病率23.22%,213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0.7占28.81%,这一情况进一步说明目前我国白内障发生率较高。超声乳化吸出术作为白内障患者,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同时改善患者视力低下情况,但是由于患者体质不同,术后极易出现角膜水肿等并发症,为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需要积极加强患者围术期护理,物理过程中有效开展手术室护理,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1. 手术室护理内容

2.1术前护理

手术前为患者有效护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同时减少手术后角膜水肿发生。角膜水肿发生通常情况与患者血糖存在一定联系,如果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手术后出现角膜水肿情况概率增加[3-4]。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基础手术指标进行检查,对其存在基础性疾病进行治疗。除此之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涵盖白内障疾病原因、机制、治疗手段,为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同时积极鼓励患者安慰患者,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应激反应。

2.2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护理人员中需要密切与医生配合,做好护理服务工作。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姿势改造,同时叮嘱患者面部向上,并且保持姿势不动。当医生进行检查情况,需要保证研究能够活动配合检查。叮嘱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能咳嗽、打喷嚏,头部也不能进行晃动。手术过程由于需要时间较长,所以需要做好患者体温保持,调整手术室温度以及湿度(温度22~25℃,湿度55%~60%)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相关的手术器械,为患者手术治疗前核查患者相关信息,保证信息无误后,认真填写核查记录。手术过程中时刻对灌注液高度进行观察,保证其满足患者前房深度;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理指标以及手术指标进行观察,一旦出现指标异常,及时与主治医师反映,减少患者不良情况发生。朱明[3]在报道中以87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对比手术室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的效果。护理结果显示实施手术室护理患者康复评分(95.14±0.77)分,生活质量评分(96.14±1.22)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2%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进一步说明了手术室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2.3术后核查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结束后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术后核查,为患者使用典必殊药膏,同时使用纱布覆盖患者手术眼睛利用胶带进行固定。完成这部分操作后,核查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同时进行清点,并且做好相应的器械整理与信息记录,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出现医疗事故。而且相关研究[4]中发现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对于白内障患者手术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影响。通过手术前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叮嘱患者疗程以及疗效同时安抚患者情绪,为患者进行身份信息确认,保证手术室环境消毒,器械消毒有效进行,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对患者眼部手术后的敷料更换,指导患者手术结束后的日常生活饮食

[5-6]。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眼内感染以及角膜内皮水肿发生,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显著意义。

  1. 分级别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发生角膜水肿,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加强对其进行护理,护理模式可以进行分级干预,如果患者术后无水肿出现,表示患者术后一切正常,当患者角膜出现雾状水肿,但是虹膜纹理不存在问题,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继续进行观察[7-8]。如果患者角膜呈现浅灰色水肿,而且内部存在龟裂伴有虹膜模糊,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外用药进行缓解。药物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1%氯化钠与50%葡萄糖溶液进行眼部滴加,如果患者眼部水肿较为严重,需要病患者遵医嘱使用贝复舒滴眼液,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角膜水肿情况。相关学者在报道中进行相关内容探究,护理结果显示实施分级水肿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用药依从性均好于使用常规化术后康复护理患者,进一步说明了分级别护理在白内障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中的护理价值[9-10]

  1. 护理发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作为有创式手术,对患者心理及生理均会造成重要影响,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内膜水肿等并发症。除了该种护理方法外,需要不断进行护理内容深入,依据患者疾病手术治疗需求,积极为患者开展优质的,全面的综合的护理内容为患者开展优质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优质护理倒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实现疾病预后[11-12]。除了护理服务的横向发展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纵向深入护理,拓宽护理角度以及护理深度,重视全程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渗透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糖以及相关指标控制,护理过程中保证护理服务水平,尊重患者,护理患者,使用患者易接受语言与患者交流,进一步消除患者抵触情绪,为患者后续疾病治疗奠定有效基础[13-15]

总结

白内障在眼科中较为常见,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眩光等症状,针对该疾病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于疾病症状的改善有显著价值,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患者手术后极易出现角膜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体康复,因此积极加强手术护理可有效减少角膜水肿发生。手术室护理是常见护理方式,具有较高针对性以及全面性,对患者术后角膜水肿预防价值较高,更加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晓兰,易全勇,邬一楠,王育文,袁建树,郭文毅.宁波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J].眼科新进展,2019,39(6):564-567.

  2. 罗志强.糖尿病合并眼底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和视力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3):51-52.

  3. 朱明.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8):148-149.

  4. 黄彩云.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1,(31):229.

  5. 何星颖.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护理探析[J].家庭医药,2020,(1):335.

[6]马佳莉.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优质护理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113+118.

[7]徐荣春.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与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26.

[8]吴婉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8(14):58.

[9]刘春.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6):258.

[10]曹永潇.对行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1):245-246.

[11]陈香帆,杨大会.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研究[J].系统医学,2017,2(22):131-132+150.

[12]朱庆华.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2-23.

[13]黄晓华,王林菊,封亚玲.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189-190.

[14]孔艳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水肿护理的研究进展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6):191-192.

[15]马丽俊,张红霞.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3):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