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4

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魏博雯 1 柳振宇 2李明今 3许金星 4


(1延边大学医学院 2018级中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 133000 ;2延边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针灸骨伤教研室133000 ;3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人文护理教研室133000 ;4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吉林 延吉 133002 )

摘要:目的:了解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明确其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建构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干预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法,于2020年8月~12月,便利抽取延边地区327名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运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8%的社区老年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得分为(74.75±10.82)分,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得分最高为(29.32±5.24)分、养生保健内容维度得分最低为(17.00±4.97)分。年龄在65~69岁之间、女性、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过医疗工作、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无慢性病、有配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相对较高(P<0.05);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分为(114.14±13.13)分;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183, P<0.05)。结论: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从事医疗工作等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产生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越高,其健康状况越好。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状况;社区老年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的健康问题。人群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有效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病发病率,提高其生命质量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维持健康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中国2030”实施纲要[1]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保障全民健康日常生活的重大战略任务目标中。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健康素养和中医药的完美结合,也是健康素养的本土化新概念。我国开展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素养大样本现况调查结果显示,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仅为8.55%。处于较低水平[2]。目前,我国人群健康素养研究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但对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尚不明确,而且,缺少民族地区相关研究数据。因此,本研究通过了解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分析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明确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建构社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20年8月~12月,在延边地区简单随机抽取2个县市,然后分别在2个县市各便利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社区老年人。共发放350份,回收332份,剔除缺失条目超过10%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327份,问卷有效率为93.4%。327名社区老年人中,男性124人(占37.9%),女性203人(占62.1%);平均年龄为(65.31±2.08)岁;汉族167(51.1%),少数民族160(48.9%);已婚280(87.5%),离异及其他47(12.5%);慢性病患病率为54.7%。具体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327,%)

项目

组别

频数

构成比

年龄(岁)

60~

139

42.5

65~

117

35.8

70~

71

21.7

性别

124

37.9

203

62.1

民族

汉族

167

51.1

少数民族

160

48.9

婚姻状况

已婚

280

87.5

离异

19

5.8

其他

28

6.7

文化程度

小学

16

4.9


初中

54

16.5


高中/职高/中专

130

39.8


大专/本科

114

34.9


硕士及以上

13

3.9

职业

公务员

41

12.5

教师

56

17.1


商业及服务业工作人员

43

13.1


工人

89

27.2


其他

60

18.3


医务人员

38

11.8

从事过医疗卫生工作

59

268

18.0

82.0

家庭常住人口数

1~2人

182

55.7


3~5人

145

44.3

家庭月收入

1000~

25

7.7

(元)

2000~

110

33.6


5000~

132

40.4


10000~

60

18.3

是否有慢性病

179

148

54.7

45.3


1.2研究工具 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以前所从事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月均收入、是否从事医疗工作、是否患有慢性病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周萍等[3]人编制的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问卷》,内容包括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基本理念和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养生保健内容素养及养生保健方法素养等4个维度,共计38个条目。评分方法采用 1~4 分评分制,总分范围为38~152分,得分越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越高;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采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院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汉化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4],内容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健康概念,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3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由3名经过严格培训的,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员,在取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人员同意,并得到支持下,对辖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老年人在征得老年人的知情同意后,便利发放纸质问卷。在发放问卷前,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详细讲解填写要求。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调査者协助社区老年人当场填写完成。问卷填写完毕后,现场查缺补漏,当场收回,确保问卷完整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双人双机录入,在EXCEL中建立基础数据库。运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值与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分析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状况水平在一般资料中方面的差异性。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2结果

2.1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标准化得分为(74.75±10.82)分,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得分最高为(29.32±5.24)分、养生保健内容维度得分最低为(17.00±4.97)分。以问卷总得分达到70%及以上为判定是否具备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标准[5],53.8%的老年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得分情况(n=327,61b1b6fdadc54_html_58b0aaf0391379fe.gif)

维度 条目数 取值范围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化得分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37

37~128

125

62

74.75±10.82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0

10~40

41

11

29.32±5.24


保健素养基本知识理念

10

10~30

30

12

26.46±2.30


养生保健方法

10

10~30

29

19

19.22±3.66


养生保健内容

7

7~28

29

7

17.00±4.97



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患有慢性病、从事过医疗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 65周岁以上、丧偶、硕士及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大于1万元、无慢性病、从事过医疗工作的社区老年人,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较高。

2.2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水平 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总体健康、生理机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3。

表3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n=327,61b1b6fdadc54_html_58b0aaf0391379fe.gif )

维度 条目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总得分 国内常模

t

P

生理机能(PF)

10

107

15

77.81±18.56

87.92±16.98

﹣7.750

0.000

精神健康(MH)

5

102

28

67.11±13.56

68.47±16.90

﹣1.330

0.134

总体健康(GH)

5

90

23

53.17±14.17

62.51±17.88

﹣7.206

0.020

精力(VT)

4

95

17

62.33±17.10

68.17±17.63

0.191

0.756

机体疼痛(BP)

2

100

22

74.19±12.62

82.22±16.98

﹣8.625

0.001

社会功能(SF)

2

110

15

88.04±16.26

80.67±19.98

8.270

0.000

生理职能(RP)

4

102

3

71.06±13.12

77.50±34.86

1.138

0.003

情感职能(RE)

3

101

5

62.15±41.24

67.86±39.44

﹣3.003

0.037


2.3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延边地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183, P<0.01);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r=0.180, P<0.01)、保健内容维度(r=0.156, P<0.01)、保健方法维度(r=0.123, P<0.01)与健康状况呈正相关。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生理机能呈正相关(r=0.193, P<0.01);生理职能(r=0.215, P<0.01)、一般健康状况(r=0.181, P<0.01)、机体疼痛(r=0.196, P<0.01)、精力(r=0.226, P<0.01)、社会功能(r=0.173, P<0.01)。

3讨论

3.1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分析 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高,有五成以上的老年人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此结果与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相似[6],而高于周萍[3]等人研究的济南高校退休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水平,这可能与近年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电话在老年人中普及、社区广发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地区间文化差异、老年人观念及生活方式不同有关。本研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最低为养生保健内容。可能是中医药与延边地区老年人的生活关系密切,老年人有较强的保健意识。社区老年人常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手机等,获取中医相关知识,树立了健康观念。但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等中医家庭保健康复训练项目未在社区老年人中普及。

在本研究中,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从事过医疗工作、患有慢性病等因素有关。此结果与我国于2014年首次开展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大样本调查结果相近。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未患慢性病、女性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越高,这与周佳梁[7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延边地区女性家庭观念强,女性扮演着妻子、女儿、母亲的角色,为了关注家人健康,会更加主动地了解有关中医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并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因此,在开展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干预时,应根据性别不同,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度,改善慢病状况。社区老年人年龄越大,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越高[7]。尤其是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更高。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身心健康问题也增多。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护,老人需要生活自理,因而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以免给亲人带来负担。丧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最高[8];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增髙,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也随之升高,这与2016年中国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报告的结果相一致[10] 。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强,知识面广,遴选和分析信息能力较高,而且,能更快地转变健康观念,更容易接受健康相关知识,自我健康管理较好,能科学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丧偶的老年人生活需要自理,故而健康保健意识更强。因此,制定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促进策略时,应结合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宣教。曾经有固定职业的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者。究其原因,仍然是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的。有医护理工作经历的老年人,懂得更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能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取并利用中医养生保健信息。社区老年人月收入越高,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越高,这与徐喆[9]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家庭月均收入水平与老年人的职业类型、学历水平均有关。延边地区月收入低的老年人多为农民,其生活条件和村镇医疗条件有限,接触中医养生保健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较少。而且,其患病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不会主动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从而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见,建立完善的、以预防为主的社区老年人中医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迫在眉睫。

3.2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与国内常模比较,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在总体健康、生理机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6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10];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国内常模的研究对象年龄为15~5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衰老不断进展,社区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自然每况愈下,无法与年轻人比拟。

3.3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延边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存在正相关,健康状况的得分随着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得分的增加而升高,这与周萍[16]的研究结果相近。王丽[11]《延边地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研究》结果提示,健康素养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可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以及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据“知信行”理论,没有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知识的社区老年人,其在生活中的习惯和方式也会缺少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可见,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素养一样,其水平的高低对人群能否有效地预防疾病,以及对患者的健康结局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可作为社区老年人个体健康状况的有效预测工具之一。

综上,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老年人是社区重点人群之一,相对弱势,因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状况的特殊性,患病率高,较成年人其整体健康状况较差。因此,建构高效的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医疗机构,采用单一的医疗手段,而是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护理特色,拓宽网络学习途径,采取科学、有针对的措施,大力开展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宣教,提高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从而使社区老年人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R].2016.

[2]杨柳.2016年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8:104.

[3]周萍.济南高校离退休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4]张方,傅书勇,王曼,等.采用EQ-5D测量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06:5-12.

[5]周佳梁,赵欢,周令.大连市城乡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7,30(02):49-51.

[6]谭巍,郭颖,殷晓月,等.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09:848-851.

[7]康国荣.甘肃省15~69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况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8]邹思梅.深圳市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06:407-410.

[9]徐喆,杨志华,陈成笙,等.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1:123-124.

[10]潘廷芳,司超增,何慧婧,等.我国6省市人群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06):636-641.

[11]王丽.延边地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3.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第一作者:魏博雯,(1998年-),延边大学医学院2018级中医学专业在校生。

通讯作者:柳振宇,延边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朝医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