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李尚伟

云南地矿工程勘察集团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地质勘察技术的发展为地质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但是,随着现阶段对能源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由于资源能源所分布环境相对复杂且恶劣,为促进开采工作的高效、有序实施,应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科学应用。鉴于此,本文就新形势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

1.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

(1)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勘测方案,任何勘测方案的制定都应该在现场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2)地下水的初步检测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做好检测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尤其要保障地下水深度、顶板深度的检测的准确性。(3)设计工作中,利用电法技术来勘探现场的基岩裂缝、地下水流流速、流向等信息,并将所勘测到的全部数据和信息整合起来,做好记录并保存。(4)加强先进勘探设备和勘测技术的应用,保障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和设备优势[1]

2.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流程分析

(1)钻孔静水位检测。这一检测工作是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最为基础性的环节,但为提高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应做好钻孔静水位检测中的技术选择和过程管理,获得准确的水位数据,具体的检测工作开展中,第一小时阶段,每间隔6min就要对水位加以检测并记录,一个小时的检测作业完成后,间隔一小时再进入下一小时的循环检测作业。(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条件观测。这一观测工作进行时,检测结果的获取对最终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参与这一检测任务的相关人员,必须对每个钻孔加以实时监测、准确记录,这一观测进行时往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一旦观测中断,后续要重新进行钻孔水位的检测。(3)岩芯项目地质编录。岩芯项目地质编录时,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始终坚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始终坚守在钻孔作业现场,密切跟踪岩芯编录,尽量避免岩芯长时间放置失水而引起的状态变化,及时针对钻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处理[2]。(4)实时观测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流向、流速和水位等均是地质勘察的重点内容,相关人员在勘探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流量等基本水文情况的变化,每间隔10d就进行相应的数据记录,当处于雨季时,水位检测更是关键,以掌握最大的水流量和水位值。

3.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

3.1TEM技术的实际应用

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应用TEM技术时一般采用垂直磁偶源的方法。TEM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点,即无论地质状况多么恶劣、陡峻,仍然可以通过TEM技术快速完成勘察工作,并且勘察结果具备较高的精准性。通过此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数据,同时由于其较强的敏感性使得其能够在各种水工环地质条件下进行工作。此外,具备噪声较小的优点,再加上其能够进行悬空勘察,因此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工环地质条件和地形结构勘察工作中。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TE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许多难题,值得我国水工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发掘TEM技术的潜力[3]

3.2GPS技术的实际应用

GPS接收机接收到卫星数据之后,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GPS接收器将接收的信息传输到相关设备中后,工作人员使用数据处理和信息转换技术来获取基站信息,使WGS-84坐标被准确的计算出来,随后使用参数调节设置和坐标系转换技术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坐标信息。GP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中,其在环境保护和地质勘察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有识之士应当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进一步发掘出GPS技术的作用。

3.3GPR技术的实际应用

GPR技术作为一种物理方法,其分辨率和精度都比较高,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该技术使用的过程中,雷达采集处理电磁波以后,将其转化成图像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具备操作简便的优点,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使用范围比较广。例如:厚度较大的断层区域、起伏明显的覆盖层以及岩石地段均可使用,通过采用GPR技术都能够有效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通过应用GPR技术采集的图像不仅具备较高的清晰度,也具备较强的灵敏度。从应用原理来说,GPR技术在采集水工环地质信息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在地面上布设电磁波发射设备,电磁波通过仪器设备向地面发射信息数据,通过声呐原理来采集勘察地区的地质数据[4]。在采用GPR技术进行工作时,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勘察的深度要在其技术能力范围之内,否则会在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最终勘察结果的精准度不足。

3.4PTK技术的实际应用

PTK技术主要是采用差分法降低卫星传输的数据误差,改正数据之中的误差、载波相位测量数据的误差,该技术使载波相位测量数据误差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在开展数据误差差分工作时,PTK技术表现出的所有应用方法都与地面基站的作用密切相关,数据的接收、调整、修改和发送等操作需要借助地面基站方可完成。在采用PTK技术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时,一颗卫星传输的所有信号被流动基站接收设备和基站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做好已有数据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对比工作,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再使用无线设备把所有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流动基站里,使流动基站的坐标位置被准确的获取。

3.5RS技术的实际应用

通过RS技术中的多元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察时,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勘察工作之中的多元模型建立有着促进作用,通过该技术可以得到详细、清晰以及全面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图像。通过直接观察便可以掌握勘察地区的地质状况和环境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

4.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建议

4.1全面部署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全面部署,明确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立足勘察项目本身,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相应的实施规划,确保勘察方案的全面实施,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4.2完善相关的标准与规范

逐步完善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后续工作得到准确指导。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保护当地自然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

4.3重视水文环境的测绘分析

水文环境测绘是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水文环境测绘主要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的测绘分析,通过观察周围地区的径流分布情况推测实际的矿产资源分布结构,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帮助。为了保证整个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技术人员需要对暗河、地下水等进行研究,掌握具体的水文环境测绘点。水文环境测绘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掌控矿产资源,减少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5]

结语

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发展迅猛,且水工环勘察效果明显提升,给资源、能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和政府每年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实现了技术创新和改进,水工环地质勘察成效明显,未来势必会带动行业的总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岳耀武,魏昕.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探究[J].决策探索(中),2019,(01):42-43.

[2]谢斌.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02.

[3]李丽平.论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1):63-64.

[4]汪鹏.解析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智能城市,2018,4(24):49-50.

[5]张军.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