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精神科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

李春梅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目的 探讨、分析精神科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类型,能更好的、有效的提高科室护理安全与质量,让科室护理人员认识到落实护理规范、制度的重要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 将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不良时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及改进措施,结论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慎独的工作作风,工作要严谨并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能早发现、早处理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让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不良事件;增强风险意识;预见能力;改进措施;安全隐患

精神科患者疾病存在特殊性,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不良事件,如:自伤自杀、冲动伤人、跌倒、噎食、出走等。而诸多不良事件是诱发医疗纠纷的隐患,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1],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使其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如何提升精神科的安全管理质量,成为目前医疗卫生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本文主要针对我科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临床资料

我科实际床位320张,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自愿处罚原则共上报不良事件上报共计81例,不良时事件的分级与构比:不良事件1例(占1.23%)不良事件48例(占59.26%)不良事件26例(占32.1%)不良事件6例(占4.41%),全科人员参与讨论、分析的结论进行整改、改进。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因素:患者受病情的影响,常表现出不良的精神状态,病情严重者,甚至伴有自杀、自杀、出走、伤人等不良事件,不仅不利于保证自身的健康,还易危害他人的健康安全。而由于患者在病情的影响下,精神不能够很好的受自身的支配,导致其经常表现出异常表现,且配合度较差,对健康宣教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使得管理质量的提升加大难度[2]

2.2 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经验不充足,较为年轻,不能及时、准确的应对精神科患者的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年轻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经验不充足,难以对患者的异常举动进行评估,导致难以发现患者的临床需求,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缺乏预见性,存在侥幸心理,评经验办事[3],对精神类患者的特殊情况认知不够,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护理人员的缺乏,使得医院本身在管理方面也偏向护理管理者年轻化,导致安全管理水平有限,难以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2.3家属方面因素:家属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对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时刻陪伴,给予患者关爱,甚至不理解患者的异常行为,将危险物品带至病房等,从而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3 采取的措施

3 1 强化患者安全意识:科室为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连续性的安全宣教,将我科发生率高的不良事件跌倒坠床、冲动伤人作为主要宣教,责任护士每日对管床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冲动伤人安全知识宣教并利用文字、图片、案例展示、视频等多方面开展,科室并根据患者每天的作息时间设立温馨安全提示语音(如上下楼梯,服药、开饭、康复活动等),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通过每日开展安全教育同时也强化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及预见能力,有效减少我科跌倒/坠床、冲动伤人不良事件的发生;

3 2 康复病人参与职业定岗,设立一对一帮扶对象:患者因精神症状、躯体疾病的影响,护理风险评估存在中度风险以上的患者设立一对一帮扶对象,帮扶对象由科室康复病员承担,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协助护理人员看管患者,防止患者因精神症状或身体疾病出现不良行为,有利于科室不良事件的防范;

3 3 培训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教育,使其能够主动评估患者的病情,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预见性的理念来对潜在的风险做出准确、及时、系统的评估,从而对应制定出解决措施,并且在培训中,需要以提升安全管理防范意识为主,重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以往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诱因,并结合专科的特点,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暴力防范技巧的培训,使其具备暴力防范和应对能力,以便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也保证自身的安全。

3 4结合精神科患者特殊性,合理的配备人力资源,避免长期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同时充分利用监控等设备,将患者控制在自己可见的范围内,对于精神异常严重的患者,需要重点检查和监控,以免不良事件发生,而在进行相关药物干预和护理操作时,应该提升警惕性,做好适当的约束,避免患者藏药,避免带刀、针类的操作工具,如必须使用,需要由多个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约束操作,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此外,地面及时擦干,门窗定期维修,实施24h定位管理,床旁按时交班等,保证患者的安全。

4结语

精神科是专门收治精神类疾病的主要场所,患者多表现为心理活动和行为上的紊乱,患者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经常在妄想和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自杀、伤人等不良事件,因此,就这一特殊的科室来讲,临床更应该注重护理的质量,及时发现精神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日常工作中分析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时分析,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职业操守、规范护理操作等[4],并使安全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安全管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体体征医院和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龙洁,居丽晶,胡龙,刘凤亮. 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1):247-251.

[2]郑玉侠,张家美,席金荣,花月红. 根本原因分析在预防精神病患者逃跑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4):169-170.

[3]叶南燕. 品管圈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对精神科患者意外风险因素的预防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76-77+80.

[4]汪芳. 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分析和防护措施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