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

包俊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背景下,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也开始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满足现阶段的行业发展需求。本文就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用大数据的基础进行研究,进而分析硬件基础、软件条件、人才储备以及政府扶持力度对其的影响,希望对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用基础


前言:在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中,随着我国制造技术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需要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传统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出现了发展困境,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发展困境,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数据应用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需要步入工业4.0时代

世界工业的发展自18世纪工业生产开始应用机械设备时进入了工业1.0时代,电气化设备的发展应用将工业带入了2.0时代,而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则将工业生产带入了3.0时代,智能化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生产进入4.0时代,现阶段人机协作的工业生产模式则象征着工业生产开始向5.0时代前进。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而工业生产技术的升级和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就当下我国政府重视发展的制造行业来看,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飞机制造行业以及高铁制造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而言,我国海洋领土中的纠纷较多,海岸线长度较大,若没有强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技术,则无法对上述环境进行保障。随着我国各种资源成本的提高,若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无法步入工业4.0时代,则会造成我国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需要积极融合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实现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智能工业制造的工业4.0时代。

二、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用的硬件基础得到了完善

我国科技发展情况一直较为迅速,在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借助国家的扶持,在十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发展寒冬期,实现了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为我国海军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船舶,形成了仅次于韩国现代重工的世界500强企业。我国中船重工企业和中国船舶企业的船舶制造订单更是成为世界首位。我国的船舶制造行业已经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识之一。

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二十年发展历程中,各地船舶制造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企业,各地船舶制造企业和研究单位也不断研发和引入新型的船舶制造技术。例如:我国制造的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进行船舶多功能制造工作的舱室焊接机器人已经于2017年在大连船舶重工企业的船舶制造工作中通过试用期,正式开始用于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日常制造工作,此项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在船舶制造行业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范围内第四个拥有此项先进船舶制造技术的国家。除此之外,我国一线的船舶制造企业在工业制造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且进一步技术研发创新的资金十分充足,为大数据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1]

三、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用的软件条件和人才储备得到了完善

由于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专业知识人才储备量一直不足,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巨大短板。但是在我国十几年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专业学科,各地船舶制造企业也开始加大对船舶制造相关领域以及相关行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了我国船舶制造行业老一辈工作人员、中年工作人员以及青年人员的合理搭配,各阶段人才应有尽有的良好金字塔阶梯结构。

并且,随着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长期向着生产智能化、产业智能化、船舶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以及数据信息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当下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行业中,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船舶制造工作,船舶制造企业都避免不了的面对一项问题,即需要对船舶制造阶段产生的大量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而处理船舶制造阶段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时,由于此类数据信息的数量较多,且大多数据信息程序为非结构化的特点,导致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集中储存介质以及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船舶制造阶段的数据信息处理要求。船舶制造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储存设备无法对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和使用。而这些船舶制造阶段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又需要专门的系统分析模块以及专业人才在计算机系统后台进行实时的分析工作,以此才能在繁杂无序的数据信息中挖掘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将此类信息在船舶制造阶段进行应用。传统船舶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使用的单一船舶制造CAM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而且由于船舶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已经使用很长时间的单一船舶制造CAM系统,不好进行改变,因此,便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新船舶制造系统的研发,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应用以及硬件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船舶制造人员在应用单一船舶制造CAM系统时都积累了丰富的软件使用经验,在新型船舶制造系统研发出来后,相关人员通过一定的培训都可以良好的适应基于大数据技术产生的智能船舶制造系统。

四、政府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扶持力度的加大

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的5月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其中对于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有着明确的部署,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则是制造强国战略中支持的十大重点方向之一。《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是水上交通、国防建设技术装备支撑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现代化综合战略产业,是我国发展高端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对我国探索海洋领域资源、海洋工程装备开发、海上作业保障以及高技术船舶制造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扶持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高技术船舶应用和制造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模块化以及集成化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实现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配套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最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科技制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2]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是我国工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之间实现完美交互的重要展现,也是计算机计算领域和传统工业制造领域发展的重要形式,需要相关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进行新型技术的开发和探索,实现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制造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推力。

参考文献:

[1]杨镇宇,石刘,赵泽学,王佳奇.海洋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J].舰船科学技术,2021,43(S1):92-100.

[2]朴文进,李明杰. 推进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3-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