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方法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3

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方法之研究

杨萍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贴近学生生活、赞颂祖国伟大的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本身所具备的教育和审美功能与语文教学目标相契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借助现代诗歌优美的语句、和谐的韵律开展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文章从诵读体会、背诵积累、感悟意境和诗词创作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小学语文现代诗的教学方法,期望对提高现代诗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方法

  对于现代诗教学而言,由于现代诗具备意境优美、语言精练、情感真挚、贴近生活、朗朗上口等特点,所以一直是学生乐于学习的语文内容。在倡导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现代诗教学作为切入点,结合现代诗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体会,要求学生背诵积累,为学生营造感悟意境以及指导学生创作现代诗,确保语文教学中始终以学生能力与素养发展为核心点,从而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语言建构、语文思维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发展。

  一、诵读体会,欣赏语言之美

  现代诗具有极为丰富的意涵,诗文的形式并没有过于严格的约束,语言优美、结构巧妙,诗中的感情充沛而强烈,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很多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现代诗。作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诗的教学优势,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的语言之美中。在现代诗教学中,诵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诵读,除了能够使学生流利地读出诗文,还能使他们初步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明确诵读目标

  为提高现代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对具体的诵读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可将诵读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三个层次,即判读、对接和抒发。在三个层次中,判读需要发挥出学生语言逻辑能力,理清诗文脉络,理解诗文大致含义;对接需要学生将诗文的内容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对接,以完成情感内化的全过程;抒发是将从诗文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以朗诵或是吟咏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长江之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通诗文,确保正确、通顺,如果一遍达不到目标,就应多读几遍,随后要求学生读懂诗文的内容,理解其中写了什么,并让学生说出诗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长江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默读并思考以下问题:长江为何是无穷的源泉,其母亲的情怀体现在何处。当学生对诗文的内容初步了解之后,可让学生读出诗文的节奏感、情感及韵味,感受长江的慈母情怀。最后要让学生领悟作者在诗文创作时运用的艺术手法,了解诗文的思想内涵,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熟读成诵来实现。

  2.指导诵读技巧

  苏教版教材中编入的现代诗蕴含着充沛强烈的情感,教师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诵读现代诗,通过一遍一遍地诵读,感受现代诗中的美感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并熟练运用,以利于在抑扬顿挫、情感注入诵读的同时,体会到现代诗的美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也可让学生模仿范读的录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朗读技巧,促进小学生诵读能力快速发展。如在教学《归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诗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词汇,对这些语句和词汇增加诵读情感的投入。以“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一句为例,“满眼春天”中的“春天”不是单纯指季节,而是深切表达着作者对故土的殷切期盼,感覺故土就像春天一般温暖人心,给作者带来了无比舒畅、明媚的心情。通过让学生领悟到这一层含义,学生在诵读现代诗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加重对“满眼春天”的诵读情感。

  二、背诵积累,培养语言建构能力

  语文学习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小学教材中的现代诗具有语言和意境优美、质朴易懂等特点,并且诗文中基本没有成人化的语言,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学生也都愿意对现代诗进行阅读。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很多适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儿歌、现代诗,这些现代诗的语言质朴,相比古诗文而言,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且现代诗中的语言习惯与学生生活中的语言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十分适合学生背诵,有助于学生不断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如在教学《我爱你呀,中国》时,教师要让学生背诵这首现代诗,向学生推荐类似情感的现代诗,如《爱我中华》等经典的现代诗,并给学生布置背诵课外诗文的作业。之后,在课堂上举办爱国主义现代诗歌背诵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鼓励学生踊跃到讲台上有感情地背诵现代诗,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积累现代诗的兴趣。由此可见,现代诗教学不仅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围绕教材内容的核心要义进行拓展,建立起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现代诗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三、感悟意境,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诗的形式比较自由,既不需要刻意地进行押韵,也不需要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却非常讲求意境。所以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并感悟诗文中描写的意境,借此来促进学生内心深处对诗文中场景的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对诗文进行理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现代诗都有着深邃的意境,从诗文表征到诗文内里都透露出文学之美,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对现代诗意境的感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创建多媒体情境

  现代诗教学的情境创设离不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师要以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为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现代诗情境,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烘托音乐,进而营造出与现代诗意境相同的情境,将现代诗中抽象的内容描述转变为形象的画面表达,使学生能够获取直接的情感体验,深入体会现代诗的含义。如在教学《秋姑娘》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田野、果实、红叶等真实的图片,配上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秋季丰收的喜悦之中,进而奠定这首现代诗的情感基调。又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播放学生在“六一”运动会上的活动视频,让学生融入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快乐的节日气氛,使学生在“乐”的情感主线下理解这首现代诗的意境,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畅谈诗歌感悟

  教师在现代诗的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对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品味,借此来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在品味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学生审美情感会得到触发,进而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让学生沉浸在诗文营造的美感和情感之中,想象诗文描述的画面情景,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诗文中选取自己喜爱的诗句,想象其中的情境,使文字形象化,随后可让学生谈一谈对诗句的感悟,最后教师可针对诗句进行分析点评。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诗歌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让学生说出从这句诗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及喜欢这句诗文的哪个字或词。有的学生说:“喜欢‘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当读到这句时,我仿佛看到长江之水流过祖国的土地,滋润着花草树木,促进它们的生长。”还有的学生说:“喜欢‘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读到这句时,我联想到长江之水来自雪山,其中的‘你’用得非常好,是对长江的拟人化,将它比喻成母亲,使人感到无比亲切。”在现代诗教学中,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能够使他们感悟到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这对后续教学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四、诗词创作,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运用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诗词创作的方法,建立起阅读与习作之间的紧密联系,以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将积累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代诗的创作中。现代诗的语言具有新颖和凝练的特点,为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作者在写作时一般不会受语法的约束。教师在教学中可对现代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运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诗文中语言的奥妙,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于这些语言写出生活感悟,从而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在进行仿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容量会随之不断增大。如在《长江之歌》教学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任务:对整篇诗文进行通读,找出结构特点,即你从、你向、你用。然后仿照这种类型的句式,写出你心中的长江。由于很多小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长江,所以他们对长江的感悟可能并不十分深刻,但小学生独有的思維方式和看事物的独特视角却能够使他们对长江有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尽管写出的文章结构并不清晰,章法也比较凌乱,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在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长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又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梅花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掌握诗文的人格化描写方法,并让学生理解梅花的特点、品质,之后鼓励学生用优美的现代诗句写出自己心中的梅花形象。有的学生写出“梅花是冰雪世界的精灵,有着纯洁的品格,艳丽清幽而又淡雅”。教师要及时表扬这名学生,其将梅花比喻成冰雪世界的精灵,十分符合梅花的特质,同时教师还要指出学生在语言人格化、语言押韵、品格描写上的不足,引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改进完善。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你是来自冰雪世界的精灵,冰雪般洁净的品格,艳丽而不妖,清幽而淡雅”。

  结 语

  现代诗教学值得语文教师重视,教师应充分发挥出现代诗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将其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突破口,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师要运用诵读体会、背诵积累、感悟意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现代诗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习借鉴现代诗的写作技巧,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缑爱淑.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小议[J].甘肃教育,2018(6):84-86.

  [2]谢传刚.走进小学现代诗教学的从容境界[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92-93.

  [3]李银花.现代诗歌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7(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