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应培塑的院校治理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大数据时代应培塑的院校治理理念

陈斐然 窦磊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 陕西西安 710106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数据问题,并针对存在的数据问题,提出了院校在大数据时代应培塑的治理理念,为院校在大数据时代提升院校治理能力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院校治理;数据治理。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依托大数据可以帮助院校解决内部治理的诸多问题,实现院校治理主体的精细化、多元化、多层次化,治理机制的上下贯通和多元协同。大数据改变了院校现有的治理模式,新的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离不开治理理念的革新。


二、存在的数据问题

(1)部门之间数据封闭

数据分析的关键是数据体系的完整性。当前,院校在数据信息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果,数据量、数据结构都已初具规模。但是,院校的信息化平台是由各个行政部门独自发展起来的,信息采集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平台之间难以互通,部门之间彼此数据封闭,这样的数据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2)数据信息彼此割裂

当前,院校的数据采集是由各部门按需采集的,在采集过程中其所关注的往往是某一个事物数据形态的单一侧面,而对于任何行为事物来说,其数据形态都具有多面性,这样所采集到的数据并不具备整体性。而且在采集过程中,各部门通常会对基础数据进行重复采集,关键数据则针对本部门业务进行采集,这就使得所采集的数据无法形成有效的关系型数,形成数据割裂的状态。

(3)数据隐私问题凸显

大数据时代,院校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对院校的教学、工作、科研、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隐私问题日益凸显。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采集方面,院校诸多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是全方位的,其中哪些是必须采集的,哪些是无需采集的,这点问题当前并没有答案,当前的数据采集遵循的是应采尽采,能采则采。二是数据安全方面,所采集到的信息及数据分析结果,不仅涉及个人隐私更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但对于这些信息的保护做的并不到位,信息泄露时有发生。

(4)治理过程唯数据化

数据能反应一些问题,但数据并不能决定所有问题,大数据的特点在于通过数据分析为决策带来参考。院校数据治理的目标是依托大数据进行精细化治理,以数据来辅助相关决策,来确保相关决策的正确性,活动管理的规范性,并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数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数据本身的意义是为了辅助决策,而不是来决定决策。在当前的院校治理中,以绩效、业绩、测评等数据化的评定方式普遍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唯数据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5)数据垄断问题初现

院校各级治理主体之间,由于有着不同的职能和需求,对数据的需求上也有着彼此的利益冲突,因此在数据资源的分配上很难达成统一的诉求,这也导致了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当前,院校在数据采集上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数据垄断问题也已初现。在院校的数据采集中,各职能部门对相关数据的拥有量上也有着明显的层级关系,高层级部门拥有更多的采集渠道和数据占有量,不同部门对不同类别信息有着独有的采集权。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却无法实现有效互通。高层级对低层级在数据采集的发展中会逐步出现数据垄断问题。


三、应培塑的数据治理理念


1.数据生态理念

院校在院校治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及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分析及应用等组成了院校的数据生态系统。完善的数据生态系统可以大数据在院校治理中的作用最大化,使其在管理、决策、创新、教学等多方面为院校治理提供强大助力,从而提高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大数据时代,要利用好大数据为院校治理做贡献,就需要重视院校数据生态的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解决数据封闭问题,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完善的院校数据生态。


2.精准治理理念

精准治理是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治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着眼于教学、学习、管理、保障、评估等方面,利用其数据分析结果,精准的了解院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精准治理也离不开有效的数据分析,这就需要院校所采集到的数据要形成有效的关系型数据。当前院校由于数据割裂问题,数据结构和数据采集面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所采集到的数据难以彼此融合,形成有效的关联,开展有效的数据分析自然成为空谈。解决数据封闭问题,就需要树立精准治理的理念,以理念培塑倒推治理模式改革,从而解决数据采集中的数据割裂等问题,从而为院校精准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据安全理念

院校在治理的过程中所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学生、老师的个人信息,以及教学、管理、科研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采集,被采集到的信息如何保护成为院校治理的关键。院校在治理过程中要树立数据安全的理念,强化安全管理,处理好治理过程中所产生数据的数据安全问题,保护好用户的数据隐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树立数据安全理念是一切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利用大数据做好院校治理。


4.以数辅治理念

数据治理的本意是依托大数据对院校治理予以辅助,并不是用大数据来决定院校治理,本质上来说数据是来辅助治理的。在大数据时代,院校治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利用数据分析为院校治理提供参考依据,但在治理过程中要避免唯数据化,要辩证的看待所获得的数据,避免数据独裁,数据能反映问题,但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依然是院校的治理者。建立以数辅治理念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更好的实现院校治理。


5.协同共治理念

大数据时代的院校治理应着力探索多方合作,推进多元化协同共治的新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院校内部各主体的治理能力,沟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治理需求,打造多维空间治理,形成多个决策中心,实现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育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促进其与产业资源、金融资本等的无缝对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院校必将面临院校治理模式的变革,打破内外部数据垄断的壁垒,协同共治将是未来治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湘玉.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探索[J].高校纵横,2019.

[2] 张治,李永智,游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治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联 系 人: 陈斐然

联系方式: 812729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