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3

1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王小辉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新时代,随着建筑工业化改革与产业化转型,房建工程获得了较好发展。一方面,在房建项目产品生产建设过程中,创建了以项目产品研发设计、物料采购运输、招投标管理、施工生产建设、订单多元处理、市场渠道营销、售后运维管理等为基本环节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商业化运作模式、系统性管理方法,实现了针对房建项目产品设计施工全过程的指标化管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探讨作为研究题目,概述了房建施工防渗漏部位与发生原因,剖析了防渗漏施工技术。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某具体工程项目,分别从工程概况、渗漏问题、系统化与配套性相结合防渗漏的方面,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

0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房建工程项目而言,伴随着其规模化、功能化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做好对建筑体本身的质量控制。渗漏问题作为其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既需要结合当前的数据化管理,对常见渗漏部位、渗漏原因进行解析,也需要结合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发现的新材料、发明的新工艺、创造的新技术等,更为科学、合理的,对其实施综合化防治。由于现代房建设计施工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因而在新时期的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时,十分有必要扩大视野,对其开展更为全面的研究。

1、房建工程渗漏部位与原因概述

从渗漏部位方面看,房建工程项目施工中任何一个部位均可能发生渗漏现象。但是,常见的部位主要集中于五个分部项目之中,一是门窗;二是卫生间;三是厨房;四是外墙;五是地下室。其中,由于房建工程设计方案的差异,外墙分部项目中也包括玻璃幕墙方面的渗漏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房建工程中的防渗漏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在方案设计、材料、技术、工艺、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均能够保障对渗漏现象的有效防治。因此,一般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现象的部位主要集中到了厨房与卫生间。

导致上述渗漏现象的原因具有综合性特征,常见原因包括: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各分部项目协同合作效果差等。以混凝土产品为例,当混凝土产品材料不过关、配比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时,容易出现裂缝导致渗漏。再如,当防水层卷材质量较差时,施工诸环节的控制不严格,极容易产生小孔、掺入杂质等,一旦雨季来临就会发生屋面缝隙渗漏的现象。结合实践经验看,主要原因集中于三个方面:(1)材料不过关;(2)设计不合理;(3)施工水平有限。材料不过关,除了质量问题外,主要是应用环境与材料的适用性对匹配;而设计不合理则主要来自对导致雨水侵蚀、渗水现象、漏水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全面。至于施工水平的不高的情况,除了房建工程本身的转型升级外,主要是防水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意识差、管理制度不健全。

2、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现代房建工程生产建设时,引入了工业设计思想中的产业链思维,创建了关于在建项目产品生产建设产业链条。在实际的防渗漏施工中,主要是从系统化防渗漏与配套性防渗漏相结合的思路出发,进行有效实践。由于系统性防渗漏中以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种措施联用方式,因而,在系统化防渗漏实践中,通常会根据房建工程总项目、分部项目、子项目、构成要素等,开展针对施工全过程的指标化管理。简单讲,在系统化防渗实践中,主要以产业链诸环节为准,研发设计具有系统性特征的防渗漏施工方案。旨在使该方案与生产建设方案形成一个明确的对应关系,进而保障防渗漏施工技术贯彻到诸环节。

其次,实践层面的系统性与配套性防渗漏相结合方法如下:(1)将了防渗漏看人一个独立的项目,然后运用项目管理法。(2)针对总项目生产建设诸环节,制作渗漏要素清单,并对照该清单,检验防渗漏施工技术指标、完善防渗漏施工技术指标体系。(3)按照厨卫、门窗、外墙、屋面、地下室等分部项目,完成针对各个分部项目的“渗漏要素清单——防渗漏技术指标”数据库建设。(4)以项目管理中的质量专项管理为主导,将它与进度、安全、环境、资源、文档、成本等专项管理,通过协同机制联合起来,共同保障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施工全过程的有效应用。(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应用了BIM技术的房建工程而言,可以通过将平面防渗漏施工图导入3DRevit软件而生成BIM模型。然后,将BIM模型再导入到4DNavisworks软件,对防渗漏施工进地线上模拟,并找到其中潜在的问题,进而提前制作出预防性方案,保障整个防渗漏施工方案与施工实践的一致性。最终,达到对渗漏现象的有效控制。

3、房建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以某房建工程项目为例,总建筑面积为97121.6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9259.00平方米,其余为地上建筑面积。该项目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共包括5栋高层建筑,其中2栋采用精装修方案。该项目招投标中中标的施工单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分析,认为在该地块所处的地区,受到气候、地质、水文、材料、工艺、技术等综合因素影响,不能排除渗漏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控制渗漏问题,研发设计了针对各类渗漏现象的防渗漏方案。

3.2渗漏问题

(1)以地下室渗漏为例,在该项目中的地下室分部项目中,受到排水措施使用不当、地下水直接侵蚀、构造防水层施工技术不足、地基沉降不均、结构混凝土自防水不足等综合因素影响,地下室容易发生渗漏现象。(2)以屋面渗漏为例,该项目屋面工程浇筑时振捣、养护环节的管理不严格,加上防水材料质量等问题,共同导致了空鼓开裂诱发的渗漏现象。

(3)以厨卫渗漏为例,楼板与管道预留接口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在后补处理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在楼板砼、砼反梁的连接方面,受到一次浇筑、二次浇筑期间,清洗不到位、振捣不密实、防水层处理不到位的影响,引发了后续的渗漏现象。(4)以外墙渗漏为例,当外墙止水螺杆、施工洞封堵处理不到位,结构梁柱与墙充墙结合部位处理不当时,连接位置、封堵位置、嵌缝位置等均容易发生渗漏现象。所以,整体上看,地下室、厨卫、屋面、外墙均可能发生渗漏现象,而且,由于导致渗漏的原因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防渗漏施工中,需要采用系统性与配套性防渗漏相结合的方案。

3.3系统化防渗漏方案

3.3.1引入项目管理方法

首先,以该项目为准,应用了项目管理办法,在总则上包括:(1)项目管理五大机制;(2)项目分类分有及群组管理;(3)项目管理组织方式;(4)项目管理四个层次职责;(5)项目与运行环境、其它体系之间的关系。其次,主要按照项目获取——项目启动——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项目收尾——运营维保等项目生产建设基本环节开展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及其管理。第三,在该项目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方面,除了设置渗漏数据库、防渗漏施工指标库之外,配套的设置了进度、资源、成本、QHSE、变更、合同、分包、文档、信息沟通、风险、界面等11项目专项管理方案。其中,以项目QHSE管理为主导,与其它专项管理方案进行协同应用,共同保障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第四,由于在该项目中施工中的防渗漏工程有一定的施工顺序,所以按照“地下室——外墙——屋面——厨卫”的操作流程设置了针对分部项目承包商施工全过程的专项化管控流程。具

3.3.2科学组织施工机构

首先,根据防渗漏需求,成立了项目组织机构、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质量管理工作协调会议,能够通过对防渗漏项目分工明确度的判断,更好的编制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制度规范、做好精准化的施工现场勘察、开展有效的组织培训、并根据编制的测量计划对防渗漏部位进行精准测定,确保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其次,为了创新房建施工防渗漏水施工技术应用的专业度,在本项目中设计了以项目经理主导的地下室、厨卫、屋面、外墙等分部项目防渗漏专项施工技术小组,较好的实现了对防渗漏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等各个方面的全过程技术指标化管控。


3.4配套性防渗漏施工技术

3.4.1地下室防渗漏

首先,该项目中的地下室防渗漏分部项目以自防水、构造防水为准。选用了一级防水等级的C35P8防水抗渗结构混凝土材料。构造防水方面选择了外防外贴法,结合无胎体、厚度为+1.5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厚度为+4的SBS改性沥青耐极穿刺防水卷材。处理对象包括:(1)外墙螺杆;(2)后浇带位置;(3)施工缝。

其次,在具体施工中,对于外墙螺杆的防水处理:(1)主要选择了外墙螺纹孔处理方法,利用型号为14的止水螺纹进行穿墙。(2)结合地下室墙体浇筑、拆除模板后的情况,对螺纹伸出部位进行氧气乙炔切割处理。(3)外侧设置防水砂浆进行堵牢,本项目中应用的防水砂浆中膨胀剂内掺量为10%,待砂浆干燥后可以将PET(厚度为1.5的贴必定)粘于外侧形成防水层。对后浇带位置的防水处理则主要是以设计图纸为准,确定其800毫米宽度后,于底板预留后浇带位置,浇筑完成后选择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满处理,补浇时要求一次性完工。至于施工缝的处理主要是腰身安装钢板止水带的方法:(1)安装钢板止水带。(2)沿外墙进行贯通处理并将其设置至墙身之中。(3)选择电焊机按照5厘米以上搭接方式进行焊接处理。

3.4.2外墙工程防渗漏

在该项目中的5栋建筑中外墙工程防渗漏施工量相对较大,为了保障施工效用,以施工设计方案与规范要求为准,加强了外墙及其节点的全面处理。首先,在外墙体剪力墙部位浇筑混凝土施工时,选择了分层振捣的方法,增强了振捣的密实度。具体操作中,按照浇筑时每层厚度控制在50厘米到70厘米的要求,将振捣棒垂直插入约30厘米位置进行均匀振捣。对于靠近模板边缘的振捣,除了将模板与振捣棒距离控制在10厘米以外,主要是按照平移振捣的方式,未对模板造成振捣损害。对于外墙墙身混凝密实度的控制方面,主要是增加了止水螺杆。

其次,外墙施工中设置有诸多预埋件,其中牵涉到脚手架眼、空调洞、排水管洞、消防管洞,以及强电、弱电管件等孔洞。在具体的防渗漏处理中,除了对其进行巨细无遗的封堵之外,还对其进行了凿毛清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孔洞的处理中要做好边浇灌封堵、边捣实的办法,确保膨胀细石砼可以有效凹进砖墙体10毫米到15毫米位置。在细石砼强度增加后,可以在其选择10%的防水剂,将其与水泥砂浆按照1比3的比例进行混合,并用于墙面的抹平处理之中。

第三,外墙抹灰涉及到多种材料,其中,基底材料包括两层,为了保障交接位置产生较好的处理效果。本项目中设置了钢丝网(选用规格为200mm*100mm的材料,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裁剪),利用801胶水、水泥保温钉等完成紧实性的固定处理后,于交界位置进行粉刷处理,不仅能够对收缩裂缝进行有效预防,也能够控制空鼓现象的发生。

第四,外墙防渗漏工程中还包括了门窗防渗漏子项目,本项目中以铝合金门窗为准,以了后塞法施工。具体操作时主要按照墙体、门窗交接的左、右、上、下位置,运用发泡剂进行嵌填处理。同时,利用粘贴玻纤网格布的方式,配合抗裂砂浆与抹灰方式,对外墙进行嵌缝处理。为了保障打胶时有足够的空间,要求在抹灰处理时预留一个深凹槽。本项目中通过比较设计值与经验值 ,将其控制在1厘米到2厘米之间。

3.4.3厨卫防渗漏

厨房防渗漏比较重要,然而由于面积相对较小,也比较容易控制。首先,需要在地面防水处理时,需要做好水平线测量与定位,然后按照高出水平线以上10厘米或者更高的距离对其进行防水层设置。墙体方面的防水坎主要以200mm为准(高砼导墙),并做好相应的砌筑处理。对于厨房内墙防水的处理,需要上翻并使其达到梁底位置,并对厨房与卫生间中的管线洞口进行封堵处理。至于落地管的处理要以水泥砂浆为准,以地面以上3厘米为准进行防渗漏处理。

3.4.4屋面工程防渗漏

首先,在屋面防渗漏施工中,主要以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作为基本材料。本项目中选择了“聚氨酯防水涂料+无胎体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在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按照进场质量验收、入库登记、存库盘点、出库记录、加工使用、废料回收的基本环节进行管控。其次,施工中以设计方案为准先对结构板进行了淋水试验,经检验确定无渗漏现象后,铺设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由于屋面的防渗漏施工面积较大,所以,在铺卷材的过程中,采用了附加层插接连接、封边处理等。在女儿墙附近的收头施工中,先设置了凹槽,然后在铺完防水卷材后,用金属条进行了固定处理。对于上下口的封堵处理选用了密封材料处理。该项目中对于烟道、井道、顶管相关的防渗漏处理,应用了柔性防水材料、实施了返水处理等。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之后,对房建工程项目产品设计施工质量的系统性控制水平获得了较好提升。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房建施工项目中,应该引入数据化思维,从渗漏问题精准化分析角度出发,探寻导致上此类渗漏现象发生的因素,进而结合针对施工全过程的指标化管理方案,制作在建项目渗漏要素清单,并对照要素清单检验、完善防渗漏技术指标体系,进而在专项化、指标化的管理途径下,实现对屋面、外墙、地下室、厨卫等分部项目渗漏问题的有效防治。从当前的实践经验出发,建议在建筑行业整体向高质量阶段发展时期,尽可能将数字化管理与防渗漏技术应用结合起来,为后续房建施工防渗漏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奠定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荣军.论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J].现代盐化工,2020,47(1):60-61.

[2]李鹏.浅析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19):37,41.

[3]彭水莲.房建工程防渗漏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20,19(24):146-147.

[4]杨雄.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之浅析[J].江西建材,2021,10(4):188-199.

[5]王帅.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创新[J].砖瓦世界,2021,8(9):67-68.

[6]班兴亮.钢板屋面防渗漏与防腐蚀问题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6):92-93.

[7]肖建军.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21,11(11):75-76.

[8]崔俊廷.铝合金门窗防渗漏安装节点分析与改进[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7(23):211.

1 作者简介:王小辉(1983—),男,陕西长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