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邓淑萍

成都新华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66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导管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在心导管室2020.9-2021.4期间选出72例采取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观察组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导管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导管室;人性化护理;护理价值

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内科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具有发病快、发病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这些患者均在心导管室内实施介入性诊疗,但要想有效改善其病情,缓解其临床症状,在心导管室内还需做好护理干预,以满足病人的身心诉求,进而保障各项治疗的顺利开展[1]。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价值,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心导管室2020.9-2021.4期间选出72例采取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观察组内有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3-68岁,平均(43.23±1.23)岁。而对照组内男女各有18例;年龄23-69岁,平均(43.21±1.25)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备皮工作。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并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遵医嘱做好监测,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而观察组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有:

1.2.1术前:待病人进入心导管室时,积极主动和病人进行沟通,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对于存在忧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病人,需给予人性化的心理疏导,包括鼓励、安慰等,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手术开始之前,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让其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手术进程。

1.2.2术中:手术当日,提前调整好心导管室内的光线强度、湿度、温度、仪器报警音量等,以增强病人在术中的舒适度。此外,术中还需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并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寒颤等不良事件的出现而影响手术效果。

1.2.3术后: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并做好交接班、监护等工作,以保证病人时刻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除此之外,术后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状况,并告知其日常康复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增强其自护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其并发症从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失眠等方面统计,而护理满意度用自制调查问卷分析,得分高于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在70-89分间为比较满意,得分小于6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4.0分析数据,计算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44%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78%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分析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状况 [n(%)]

组别

非常
满意

比较
满意


满意

满意度

深静脉
血栓

伤口
感染

失眠

发生率

观察组(36)

28

6

2

34

(94.44)

0

0

1

1

(2.78)

对照组(36)

19

8

9

27

(75.00)

3

2

5

10

(27.78)

X2




5.2578




8.6915

P值




0.0218




0.0032

3讨论

心导管室内具有较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且多是老年病人,其常使用心脏介入方式进行治疗,但因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与其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负性情绪,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等,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其预后康复。为此,需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应用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增强其舒适度,进而促进其预后康复。

既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是围绕疾病展开的各项护理干预,能获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也就无法获得预期的护理效果[2]。而本次试验分析时采取的人性化护理,则是围绕患者展开的各项护理服务,较注重病人的身心需求,不仅能增强患者舒适度,还能有效预防预后并发症,进而促进其身心康复[3]。据试验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4.44%,并发症发生率仅有2.78%,均比常规护理模式获得的疗效要好。说明在心导管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有利于预后身体康复。究其原因,术前的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患者做好身心准备,缓解其心理应激,让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而术中的人性化护理,能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手术过程,以减轻其躯体刺激度,让其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以保证各项手术操作顺利开展[4]。而术后的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其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失眠等并发症,可促进其预后身体康复。

综上叙述,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价值显著,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平,胡蕴伟.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2):85.

[2]苏泉妹,孙秀芳.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08):188-189.

[3]陈美俊,万喜平.人性化护理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10.

[4]欧碧英,李结源,唐少梅,何彩勤,张文英.人性化护理在心导管室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