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

蒙国艳

铜仁市万山特区仁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儿童预防接种案例为对象,在整个过程中给予的是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后分析结果。结果:以满意率作为衡量指标,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后20例家属中19例满意,满意几率是95%,整体的满意几率比较高(P<0.05)。不良反应率的对比结果显示了整体护理情况,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护理前,分别是10%和35%,数据资料分析可知,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比较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案例采取护理安全管理,优势明显,能提升预防接种的成功几率,案例家属对其满意度高,值得借鉴实施。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儿童预防接种对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及时的进行干预防治很重要。儿童预防接种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的政策之一,在预防接种的阶段,存在一定的隐患,导致接种不良事件的出现。其中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效果,选择20例儿童预防接种案例为对象,对大家采取的是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护理后总结效果。数据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例儿童预防接种案例为对象,对基本资料分析后可知,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6岁,平均(3.91±0.25)岁。所有案例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于所有案例均符合研究指标,因此对所有资料研究和分析。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案例采取的是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如下:

(1)健康宣传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指导,在实施中预防接种健康知识,专业的护士在接种之前进行对应的宣传和讲解。例如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和接种方式等,需要明确疫苗接种后的工作流程,让家属对儿童接种的疫苗知识和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1]

(2)定期普及对应知识

在安全管理中,对医护人员普及相关的知识,开展技能指导工作,明确其中的操作规章制度,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持证上岗[2]

(3)心理沟通

在预防接种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互动,接种人员在疫苗接种的时候,如果出现不配合的现象,耐心的引导和交流,通过动画的方式让患者转移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4)安全接种

在接种的阶段需要提前进行检查,对儿童相关信息和疫苗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进行接种。在实际注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活动变化,避免出现乱动的现象,疫苗注射之后观察半小时。

1.3指标分析

(1)分析护理后家属的满意度情况;

(2)分析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χ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护理后家属的满意度情况

以满意率作为衡量指标,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后20例家属中19例满意,满意几率是95%,整体的满意几率比较高。

2.2分析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情况

不良反应率的对比结果显示了整体护理情况,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护理前,分别是10%和35%,数据资料分析可知,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比较低,数据分析如下:

表1: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安全性评价(n,%)

时间

例数

皮疹

发热

腹泻

并发率

护理前

20

2

2

35.0%

护理后

20

0

10.0%

P值

-

-

-

-

0.00

χ2

-

-

-

-

6.78

3.讨论

儿童预防接种是个重要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好接种处理工作。由于体内会产生对应的病毒抗体,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体系,随着经济医疗的不断发展,儿童接种疫苗成为基本国策,在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处理,不断的提升儿童免疫力,避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疾病的侵扰,影响到自身身体健康

[3]

在注射的时候儿童会出现应激反应,导致疫苗接种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家长自身也比较紧张,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提升综合素质,强化对预防接种的了解,对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对儿童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吸引注意力,从而确保预防接种有序进行[4]。在进行预防接种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能做到设备的专人专用,对各种仪器进行消毒处理,由于整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消毒不合格的现象,产生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加上不同疫苗有不同的适应对象和禁忌症等,如果达不到这些理想的指标,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对儿童自身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我国的疫苗接中,针对各种隐患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减少不良事故的出现。要提升接种人自身的资格,对其可以开展岗前培训指导,主要是疫苗种类和疫苗接种适应人群等,在通过各项指标的落实,能提升接种人员的接种知识水平。

以满意率作为衡量指标,护理后20例家属中19例满意,满意几率是95%,整体的满意几率比较高。不良反应率的对比结果显示了整体护理情况,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护理前,分别是10%和35%,数据资料分析可知,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比较低。数据分析得知,提供接种安全管理优势更为明显[5]

说明在临床上针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突出的作用,能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建玲,李晓侠.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8):183-185.

[2]李双娟.儿童预防接种期间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价值[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9):130-132.

[3]何斌.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70-70.

[4]苏静.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25+227.

[5]徐桃香.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165+182.

作者简介:蒙国艳(1984.05-),女,汉族,贵州湄潭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及公共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