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

李晓兰

泸州王氏骨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我院开展创伤性骨折后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疼痛感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d开始疼痛评分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预后水平,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明显,同时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创伤性骨折;膝关节功能;护理影响


创伤性骨折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创伤类型,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能量冲击而导致损伤,手术治疗属于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式[1]。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因为对手术、疾病等方面的知识认知不成熟,再加上疾病的影响,导致疼痛感强烈,此时疾病对于患者舒适性影响比较明显,很容易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手术开展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2]。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我院开展创伤性骨折后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基于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5例,男女患者分别31例、14例,年龄区间23岁至66岁,年龄(42.34±6.25)岁,损伤类型中高空坠落13例、交通事故23、其他9例;常规组患者45例,男女患者分别28例、17例,年龄区间24岁至63岁,年龄(43.57±5.82)岁,损伤类型中高空坠落14例、交通事故23、其他8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以病情监测、血压监测以及肢体固定等护理服务。

实验组采取疼痛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护理期间做好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判断,强化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并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与需求,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安抚与鼓励,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尽可能获得患者的配合。在生活角度上为患者提供照顾与帮助,促使患者可以安心接受治疗,并基于近期优质案例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2、疼痛护理。帮助患者做好舒适题为的调整,适当抬高肢体并规避肢体肿胀疼痛问题,维持病房环境安静并在诊疗期间保持操作集中性,操作过程中动作应当轻柔并尽可能规避负面刺激。对于疼痛过于明显的患者可以提供相应的暗示、分散注意力等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改善手术环境,例如注重无菌单的铺设、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在手术时间较长时做好对受压部位的皮肤处理,手术期间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如术中应用加温气腹机,维持压力,术中尽可能减少对膈肌的刺激,降低术后疼痛风险。另外,采用自控镇痛泵实现对患者疼痛感的控制,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间隔4小时开展一次疼痛评估,按照患者的具体疼痛感受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在术后1天对于发生肿痛的患者采用冰敷方式处理,针对神经细胞活性进行有效抑制,同时降低患者的患肢皮肤神经敏感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3、功能训练。在病房开展低负荷活动,应用心理疏导结合自我控制的心理行为护理方式,及时消除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促使患者可以积极构建康复信心。按照患者的实际活动反应明确治疗进程,溶栓治疗结束后当天需要卧床休息,期间帮助转换更换体位,做好肢体与关节的活动,每天2次,帮助患者在床上排便并协助饮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疼痛感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疼痛感采用VAS量表,分数与疼痛感负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应用SPSS22.0软件开展数据分析,P=0.05为标准数据对比结果低于该数据证明满足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1d开始疼痛评分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后6h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9d

实验组

45

6.34±1.64

3.13±1.24

2.10±0.34

0.64±0.11

常规组

45

6.38±1.59

4.81±1.11

3.51±1.13

2.13±0.64

P

-

-

<0.05

<0.05

<0.05

2.2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45

21

22

2

95.56%

常规组

45

19

16

10

77.78%

P值

-

-

-

-

<0.05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局部疼痛、肿胀与皮下瘀斑等[3]-[4]。大多数创伤性骨折患者都会带有多种合并伤,在临床中如果干预不及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疼痛属于骨折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骨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一定程度阻碍临床医护工作的开展。对此,在临床护理期间应用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护理的相关问题与不足,可以基于患者个体化、整体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提供护理,减轻患者在围术期的疼痛感,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从而保障患者的整体预后水平[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1d开始疼痛评分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创伤性骨折患者可以采用疼痛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服务整体价值更加明显,特别是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可以作为常规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预后水平,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明显,同时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鹿旭.疼痛控制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对其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027(008):86-87.

[2]郑艳.小儿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作用评价[J].健康必读,2020,000(004):235-235.

[3]闫康康.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04):253-253.

[4]尹丛林,王立江,程安琪,等.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实施疼痛控制护理的分析[J].饮食保健,2019,006(035):123-124.

[5]郭丽丽,孟芳芳,李红艳.疼痛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029(0z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