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成药使用的思考

/ 1

关于中成药使用的思考

邬瑞勇

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2450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规定处方、规定工艺制备而成的具有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临床上中成药特别多,根据剂形可以分为注射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注射剂比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固体制剂有玉叶清火片、清开灵片、北豆根胶囊等,液体制剂有急支糖浆、儿康宁、清开灵口服液等。根据中成药的性质,比如补益功效的有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等,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等。中成药特别多,举不胜举,只能是简单的介绍几种,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一、不同剂型中成药的优点
1、汤剂:吸收快,易发挥效用,并能结合辨证施治,随证组方,能全面照顾各种病证的特殊性。
2、丸剂:丸者,缓也。多药力持久,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贮存。适用于病情稳定,尤其在疾病恢复阶段或需巩固疗效者(也有用于急救)。但是不能随病情变化如汤剂般灵活加减。
3、散剂:制作简便,便于服用及携带,但是内服吸收较汤剂为慢。
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可长期应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外用膏剂,一般称为膏药,适用于外科疮疡肿疖或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疾病。
4、丹剂:是指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使之变成剂量小、作用大的一种制剂。但由于临床运用的习惯,对某些较贵重的药物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制成的其他剂型,亦称为“丹”,遂使丹剂没有固定的剂型。
酒剂:一般指用白酒或黄酒浸制药材所得的浸出液。适用于补养体虚、风湿疼痛及跌打损伤等证。
片剂:体积小,成本低,贮运方便。
针剂: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

二、中成药治疗癌症有什么优势?
1、副作用少,这也是最大的优势,利用西医治疗癌症,最容易出现副作用,例如放化疗,这些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而利用中成药治疗,不会损害到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对胃肠道也不会有太大的刺激。
2、标本兼治,中成药治疗癌症不仅是在杀死癌细胞,消除肿瘤,而且还能对正常细胞进行保护,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帮助患者从根本上彻底的治疗癌症,减少复发的几率。
3、针对性强,中成药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的种类,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
4、费用低,一般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使用方便,直接在家就可以进行治疗,不需要住院治疗。

三、中成药治疗流感最大的优势

中成药治疗流感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改善症状。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西药只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不能直接改善流感症状,所以临床上需要配合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物治疗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治疗高热等全身症状,这些药物有的会引发嗜睡等副作用,有的退烧不彻底会导致反复发热。连花清瘟胶囊中主要是植物成分,其中麻黄、薄荷可以发散外邪;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等可以治疗嗓子痛,杏仁、鱼腥草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黄可以清肺泄热,整个药方组合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既能散外邪,又能清里热,消除鼻塞、流涕、打喷嚏,解表发汗的同时不伤身体,服用也不会嗜睡,大黄更是清火的重剂,可以使体内蕴积的火毒从大便排出。发烧的内在基础消失了,体温自然下降不反弹,嗓子疼、周身酸痛等内火症状也就痊愈了,轻松祛除流感症状。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连花清瘟退热及缓解咳嗽、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优于奥司他韦。如果患者免疫力低下,流感还会继发细菌感染,或导致病毒侵入内脏,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连花清瘟胶囊的处方中含有生长在西藏高原耐寒、耐缺氧的植物红景天,红景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强身健体的作用,它可以增强感冒、流感患者的体质,提高抗病康复能力,具体体现在病程缩短,康复较快,并且对经常反复感冒的患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早服用不容易产生其他病变。目前连花清瘟已先后15次被列入各种流感推荐用药,正在进行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

四、中成药的相关问题

1、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处方来源有3个方面:历史的文献记录、民间验方、新研制。
就以上3各方面的来源做一个简要的描述;
历史的文献记录: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医药学家对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或当时用药经验及总结前人的知识而成,具有组成严谨,药效确切等优点,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民间验方:历代的记载文献中未收载而民间流传很广的有效经验处方;
新研制:近年来按《新药审批办法》或《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研制、经过政府相应部门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有一部分是按中医理论研制,也有一部分是按照现代医学理论和工艺方法研制。
2、中成药的组方特点
多数来源于医药文献的中成药,是指前人遵循中医理论,按照“主、辅、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成,“主、辅、佐、使”的配伍原则是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可以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治疗效果。新研制的中成药部分是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医传统药理论证组方。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根据药物的化学成分、动植物实验结果或有一定关联的研究报道、资料而成,但这类中成药不能单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也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中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