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李娜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02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越来越多。国内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给出了定义,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中的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积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定义为:“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当前第一种描述更为大家所接受,但不管从哪一种定义都可以看出,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水化热较高,容易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甚至引起开裂,严重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为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本文以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质量管控的方法。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筑物施工技术愈加趋向成熟,大量的先进设备和长期的实践经验有效促进了建筑物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今多数建筑物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要点的精准控制,且必须要在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才能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构件厚度较大,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相比,表面上是构件厚度上的差异,但实质上的区别是两者产生的水化热有极大的不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内部温度降低较慢,表面温度降低较快,就会产生里表温差,如果里表温差大于25℃,那么在构件表面极容易产生拉应力,理论上来讲,当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则会导致构件表面产生温度裂缝。根据实际工程经验,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在保证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往往还有抗渗等要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裂缝的控制要求定位也比较高。

2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障措施

2.1材料控制

制作混凝土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因此影响程度会被进一步扩大。要想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每种材料质量都能满足建筑需求。混凝土的组成主要有水泥、砂、骨料这三个方面,因此需对这三方面加强控制;水泥的质量控制关键是强度等级,水泥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选择硅酸盐水泥,其水化热3天热量低于250kJ/kg;控制砂质量的关键的粗细程度,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应使用中砂,同时在使用前需完成二次筛沙,能够保障骨料发挥出自身效用,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在控制骨料质量上需使用大粒径骨料,细骨料则应选择级配好砂并控制砂子含泥量,以降低孔隙率。施工人员要保证骨料满足混凝土的要求,保证在混凝土生产中能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和建筑质量。除此之外,对原材料的温度也要加以控制,避免因原材料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浆液温度升高。商品混凝土则需实施实验室试配;各种材料到场后必须检查水泥的品种、强度、出厂日期、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性能等指标。

2.2温度监测点的布置方法

在钢筋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将调试好的温度传感器进行预埋,温度传感器应附着于钢筋上但应与钢筋隔离,尽量选择不会因浇筑混凝土而导致探头移动的位置,安装好之后应保护好外露的接头不受损坏和污染。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每个测点应保证能够准确反映出混凝土主要点的温度数变化情况,传感器可放入导管内,也可直接埋入混凝土内,每个测点位应在上、中、下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中部温度和底部温度。严格来说,埋入传感器之前,应提前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现场施工情况,并对模型进行分析,避免传感器遗漏或重叠,影响监测数据。

2.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减少内层与外层的温度差,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的原因,需技术人员全程进行内部与外部温度的数据记录,并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对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检测时,电阻型温度计是最常用的测试工具,操作方便快捷,并易精准测出测量点的温度,可以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更需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混凝土的养护即是通过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使混凝土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保温保湿覆盖法、淋水保湿法、喷雾保湿法和电热保温法等方法。对于混凝土保温保湿的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保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以减少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应力,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2.4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

运输也是导致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对振捣和搅拌均有要求,会与实际施工地分开,在混凝土搅拌地完成搅拌后运至现场,但必须确保有效运输时间,不能超过规定范围,否则可能面临混凝土报废的问题,如果混凝土报废无法使用,既延误了工期,还会增加施工成本。浇筑前,施工人员需严格检查混凝土,一旦发现有沉降问题则要在工程现场重新搅拌使其恢复原有质量。如果场地环境好可直接在现场制作混凝土,做到现用现拌,确保混凝土质量。但这需要足够大的场地来堆放材料,同时需做好防潮处理,避免混凝土受潮影响质量。如场地较小,就要使用专业运输车运输,此过程要确保车辆性能良好,避免因车辆故障而延误运输。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积混凝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水化热、裂缝、泌水等质量问题进行控制,保证浇筑技术、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做好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以确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丽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14(12):161-162.

[2]刘小青.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16(12):174-175.

[3]黄晓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20,24(12):154-155.

[4]朱玉慧.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17(11):63-64.

[5]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10):123-124.

[6]杨东辉.房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