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配网主动抢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配网主动抢修管理

刘兴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及用户需求提升,配网抢修需将“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抢修”,以解决配电“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优质服务。基于此,文章以配网主动抢修概述为切入点,分析配网主动抢修概念及要求,以此为基础,提出配网主动抢修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抢修;主动抢修;优质服务

配电作为供电最后环节,供电可靠性与电力用户生活、生产方方面面具有直接关系。在供电服务中,主要面临配电网停电长、抢修速度慢等问题,需突破传统思维,结合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从“被动抢修”转变为“主动抢修”,以此提高配网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三集五大”改革,数据自动分析技术成熟,采取信息集中、远程采集方式,打通专业壁垒,为配网故障转变抢修模式奠定基础。


1.配网主动抢修概述

配网主动抢修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以广义而言,主动抢修是采取“三段式”抢修模式,来源于中医的“治已疾、控欲疾、防未疾”理论,及时抢修故障,对异常提前处理,控制配网态势。以狭义而言,主动抢修是设备故障后,用户无需报修电话,管理人员全过程监控,即刻安排人员至现场抢修。

配网主动抢修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主要趋势,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户从“有电用”要求向“用好电”转变,对于故障抢修、电力供应质量等提出更高要求。配网作为“最后一公里”,是实现优质服务的“生命线”,应当接轨国际,以供电可靠性为指标,探索主动抢修配网运行决策应用,转变“封闭式”设备管理的方式,做到配网抢修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跟踪,提高服务质量。

2.配网主动抢修管理措施

2.1变革组织架构

在配网供电中,应以客户为中心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建设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推进业务融合与信息融合,建立配网抢修新模式。在此过程中,供电企业可在地级市建立抢修指挥中心,下设抢修指挥班、远程工作站与配网调控班,采取7*24h值班方式,要求智慧中心全天执行配网抢修智慧,承担配网抢修监控预警、配网运行、服务诉求、跟踪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形成统一对外事务受理,统一对内服务管理的指挥架构。

2.2建立指挥平台

供电企业可继承专业信息系统,建设营销管理、调度管理、调度自动化、生产管理、配电自动化、生产实施管控、用电信息采集等专业的接口,组织专业骨干集中整改办公数据,将原本分散的调控、运检、营销等信息系统加以对接,采取“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用户”的方式,将设备信息与用户信息互相关联,保证用户信息确认后,即可将故障信息反馈至所属供电线路,提高研判故障响应速度,开发配网决策、运行分析功能,预判设备异常,利用GIS定位故障地理信息,为主动抢修提供信息支持。并且,企业建立准确“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用户”的对应关系,加强营配调信息融合,建立动态管理数据机制,规范调控、营销、生产业务的流程,做到应配数据动态匹配与联动管理,保证营配增量与变量数据能够贯穿始终。组织工作人员以配网线路为单元,终端为节点建设用户库,按照《停电区域与停电范围定义》要求,完善数据库资料,补充敏感用户、重要用户信息,保证有效分析故障停电信息,增强故障研判有效性。

2.3加强设备抢修

(1)主动抢修。按照电网拓扑,研判计划停电与故障停电,分析停电范围、高低压电网拓扑、停电用户等,将配网在线监测与配电自动化故障信息、总保闭锁、公变停电信息推动至抢修智慧平台,保证全用户开展停电分析,自动生成故障工单,为一线抢修人员派工,缩短抢修时间,以提高抢修效率。

(2)提前抢修。在设备抢修中,将负荷过载、过电压、单相过载、欠电压、电流不平衡、湿度越线等预警信息推送至抢修指挥平台,对预警信息进行信息实时查询及GIS定位,指挥人员按照用户特性、异常数据情况,生成异常工单,将事中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3)指导抢修。在营配调数据整合后,可为生产单元高效、安全组织抢修提供指导,根据地理信息,图像化展示停电范围,保证地理图中能够将故障停电、计划停电等区域构面展示出来,实现抢修定位,通过对比地址或户号告知用户停电范围,以此自动区分低高压故障,合并工单,掌握停电范围中重要用户、敏感用户及高危用户清单,提醒用户采取对策,提高服务品质。

(4)预判抢修。设备故障抢修中,分析故障几率,统计工单明确设备运行情况,查找设备薄弱环节,以责任区为单位,安排责任人检修设备运行质量,保证各个环节流程有效落实,跟踪各节点完成情况。

2.4制定长效机制

在配网主动抢修中,为实现长效化管理,需优化抢修流程,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1)风险管控机制。严格执行配网设备管理规定,保证配网接线图完整率、准确率达到100%,为设备抢修提供技术支持。此过程中,应制定科学配网检修计划,保证配网检修计划能够刚性执行,以满足用户用电需求,降低停电概率,并完善处理故障预案,确保设备故障后能够迅速恢复用户供电,将停电时间缩短,严格配网抢修工单派单、接单、研判故障及抢修监控等工作流程,以提高供电质量。

(2)服务监督机制。在配网主动抢修中,制定纵向(市、县、队)、横向(14项专业指标)服务监督机制,对客户故障报修、配网故障抢修进行实时分析与监控,统一在抢修中心展示设备运行、营配调管理、主动服务情况。并且,设置多层督办流程,抢修中心下发督办单,采取“1+1”专业管理模式,即1名低压赢取服务人员与1名设备主人合作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主动抢修模式可解决配网抢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转变传统思维,加强基础建设,实现管理创新,提高配网抢修服务及时性与主动性。因此,配网主动抢修管理中,可通过变革组织架构、建立指挥平台、加强设备抢修、制定长效机制的方式,从而全面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银,朱皓,孙佳宁,方明利,张永超,孙勇,杨林峰.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停电主动服务管理新机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05):201-202+205.

[2]陈震宇.调控新业务模式下的配网故障研判及主动抢修业务管理[J].智库时代,2018(50):150-151.

[3]揭一鸣.配网主动抢修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