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关于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研究

李建琪

达州市文物管理所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意义,随后介绍了地方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现存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博物馆强化文物保护的具体策略,包括重点培养文物保护人员、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方式、健全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机制


引言:地方博物馆作为我国文物管理的基础单位,其在日常发展中具有重要任务,为此需要对文物的破坏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文物的修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文物中承载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我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资源财富,只有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才能助力精神文化建设。

  1. 地方博物馆相关文物保护价值意义

地方博物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保护文物,因为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宝贵文物拥有一种不可再生的特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科学性较强。也是人类研究古代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信息。国务院和党中央为了促进地方博物馆能够有效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针对文物保护提出十六字方针,分别是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抢救第一和强化管理,进而为文物保护注入思想动力支持。

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够顺利传承精神文明,打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历史文物不但是一种美丽艺术作品,同时还蕴藏着历史人民的创造性以及发展智慧,文物中记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发展。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就是对中华文明进行合理保护,促进中华民族相关优良传统得以顺利传承、弘扬下去,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博物馆中所存储的文物数量和种类十分多样,和博物馆所处区域环境、社会发展变化和历史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为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文物当成区域特色文化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文物保护工作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帮助打造良好的文化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在城市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扩大地区文化竞争力。

地方博物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方博物馆在创收方面形成了多样化渠道,普遍是针对各种展览文物收取相应的观看门票,销售和文物相关纪念品。由此能够看出博物馆中现有的文物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会影响博物馆综合竞争力和对于广大受众的吸引力,左右博物馆营业收入。针对地方某些免费开放博物馆而言,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文化娱乐空间,充实居民精神文明生活,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工作。

  1. 地方博物馆文化保护现存问题

结合地方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现状分析,专业保护管理人员相对较少,无法进一步满足文物选择要求。因为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积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持续近距离接触文物,但联系文物特殊性,无法顺利实现。为此需要结合现有资源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除此之外,地方博物馆中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无法跟随博物馆发展速度。博物馆管理者重视程度不足,在文物受损后,无法及时追责[1]

  1. 地方博物馆文化保护具体措施

  1. 重点培养文物保护人员

为了进一步迎合新时期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和保护诉求,应该重点培养地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人员,打造专业的保护队伍。在培养专业管理保护人员过程中,可以和地方高校进行积极合作,重点培养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同时为其提供基础实践训练平台。由地方博物馆按照以老带新的方法对博物馆内存储文物实施有效保护,促进文物修复技术得以顺利传承下去。此外,博物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使地方博物馆在日常保护工作中能够没有任何顾虑和担忧,和社会中其他博物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地方博物馆的安保队伍建设工作,重点培养优秀的安保人才,进一步增加安保人员总数,优化安保人员综合待遇,提升安保人员对于文物保护和文物馆工作的忠诚度,提高工作人员可靠性,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安保人员除了需要全面了解各种基础安防知识以外,还需要专门学习相应的文物保护知识,针对安保人员实施有效的法律政策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规范要求以及制度体系实施。

  1. 创新文物保护宣传方式

地方博物馆在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中还应该选择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方法,博物馆中的专业讲解员应该全面详细掌握博物馆和各种馆藏文物的详细知识,从某种角度来讲,地方博物馆中的专业讲解员担负着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文物见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内的讲解员在讲解宣传中进一步联系各种传奇故事、历史典故以及文化遗产,融合文物相关知识进行生动讲解,不但能够突出各种历史文物内涵特征,同时还能够顺利传播地方特色文化。

地方博物馆可以针对同类文物实施专题讨论以及专题展览等活动,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借助专题展览和讨论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地方群众以及高校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重视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加深学生对于家乡的归属感,提高学生荣誉感,把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融入到民间生活当中,积极招收义务传播中加入到宣传过程当中。地方博物馆在和高校进行联合创建知识竞赛活动中,可以借助知识竞赛、诗文朗读以及征文活动等方式实施,处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人们面临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整体文化素养和价值品位相继提高,对于历史文化和地域风俗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不断提升,通过对比分析地方发展特色和古今中外发展状况,促进新时代发展和历史纵横全面融合,借助先进的光影处理技术,可以借助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宣传、呈现各种代表性馆藏文物,在各种历史文物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借助问答竞赛实现寓教于乐,调动参与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博物馆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1. 健全文物保护工作机制

地方博物馆在历史文物保护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机制,合理创建并完善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针对文物形成有效保护制度,这也是指导保护行为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保障。有效的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不能流于表面,应该严格落实,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博物馆相关保护人员的制度培训和法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保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创建有效的执行队伍,针对博物馆中的日常工作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如果发现存在违规行为,需要及时严惩[2]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博物馆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威胁和挑战,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针对地方博物馆提出有效的文物保护策略,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促进博物馆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荣.关于地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研究[J].参花(下),2019(10):130.

[2]寇魏.关于安徽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知与思考——以蚌埠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04-106.